当前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李莹

当前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李莹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 合肥 230071

摘 要:随着媒介发展和技术进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新媒体迅速崛起,抢占媒体市场份额,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无论对于新媒也好传统媒体也罢,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传统媒体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比如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当前环境下也需要应势而变,提高自己在广播节目主持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本文采用文献参考及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分析当前媒介环境的特点,研究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式和解决新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记专业的本质和媒体的责任。通过研究得出,主持人的“变”主要体现在了解并掌握新技术、适应碎片化时代、提高自己在播音主持专业上多样态、多元化和个性鲜明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而“不变”则体现在对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专业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数字化;互联网;传统媒体;广播节目主持人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为积极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悄然发生着的巨变,有些方面甚至是颠覆。例如曾经在传媒行业占有绝对领导地位的纸媒现已大规模萎缩,有的甚至退出历史舞台。而传统的广电媒体,与微博、微信、手机APP 等新媒体同场竞争,生存压力陡增。特别是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广电媒体的生存都显得犹为艰难,经营业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这种残酷的竞争加速了广电的变革。

当前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目前这种融合使得传统广电媒体更多地选择了市场化。以业绩考核为导向,也促使一些广电媒体和从业者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甚至是滑坡。媒体追逐利益最大化,过分看重收听率和广告吸纳量,忽略了对主持人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管理机构没有切实担负起监督的职责,对于主持人的操守管理存在漏洞。另外,一些主持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想打擦边球,拿无知当个性。

作为一名在广播一线工作的采编播一体的主持人,我理解的媒体融合在技术上是指将广播、电视、报纸等曾经相对独立的媒体进行优化整合,比如广播目前就可以实现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可能诞生出不同于以往的节目形式,然后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更广泛地进行传播。

而在本质上这种传播不能偏离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主流价值观这一宗旨。

2016 年 2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 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广电媒体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代表媒体形象的主持人应首当其冲,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职业精神、价值取向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花大力气去纠偏和重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广播电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也是广电传媒中非常关键的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持人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他们作为媒体的代表,为广电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在广大受众心里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同样,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媒体形象代表的主持人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同时又在哪些方面保持不变,这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和探讨问题,对于一线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新闻媒体以及从业人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作为媒体从业者的主持人在改变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到继承与坚守。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现有的播音主持艺术学科更是历代播音员主持人多年以来不断实践的结果。主持人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主动融入时代发展,提高语言传播质量。当前主持人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专业性和新兴媒体的实效性、互动性、便捷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质量。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当前媒介环境下,广电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有些变化令人担忧,比如忽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过多地关注节目的收听率,关注经营目标是否完成,客户是不是满意等等。把为“为听众服务”变为“为客户服务”,导致一些主持人行为失范,随波逐流,甚至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利用公众形象,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媒体更加青睐成本低、回报高的娱乐节目,一味迎合市场,浅薄“搞笑”,哗众取宠,丧失了最起码的审美。 还有一些甚至赤裸裸地抄袭别家的节目,盲目跟风模仿。主持人模仿港台腔,怪腔怪调,频繁使用不规范的网络用语。歪解主持人“个性魅力”的内涵,自毁形象。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变革是必要的,而当下的有些改变让人觉得遗憾。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也不禁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担忧。

本文研究目的就是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融媒体条件下传播方式的改变,如何更新观念应对新时期的竞争,以及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坚守的阵地。通过明确应变与坚守,提升自己的播音主持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广播一线的采编播工作。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为奋战在广播一线的采编播人员研发融媒体条件下创新广播节目提供新思路,使创新节目既符合当下传播规律,又能够传播主流价值观,体现媒体责任和使命。

2、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的发展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媒体是幸福的。独家发声,信息垄断。而融媒体条件下,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纸媒可以有声了,电视节目可以通过网络收看了,只要会说话在家里架一个话筒就可以制作广播节目了。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应对这个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显得迫切且重要。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这种变化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变单一为复杂

1、工作内容由单一变复杂。以前,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大多只需要根据稿件进行声音的二次创作。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可能更高一点,有的需要采编播一体。而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新的挑战,要一专多能。比如现在广播节目内容的传播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语音、视频来实现。作为主持人既要掌握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能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新闻的采编、策划和传播,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现在各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因此这方面的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也需要具备。这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6年,总台依托我的直播节目《嘻哈二人行》策划推出广播电子商务平台《嘻哈搜货》,由我参与执行。这是广播面对当前媒介环境改变作出的一次尝试。我们在不违背节目调性和主持风格的前提下,每天用三分钟的时间,以特卖商品信息为抓手,对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撬动整个商城的流量,打造“电台直播节目+互联网复合传播+电子商务”的广播新模式。将听众变为用户,全方位满足他们的需求,成功地从传播领域“跨界”到消费领域。作为主持人的我,面对新的工作任务,自学了大量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我每天的工作除了编辑节目稿件,还要了解商城的运行。每个月除了分析节目的收听数据,还要研究嘻哈搜货的各项指标变化。同事开玩笑地说:“你现在是广播主持人里最了解电子商务的,在电子商务界播音最好的!”的确,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仅仅具备“采编播”能力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了解互联网与广播之间的关联,不能运用互联网手段整合广播资源,可能很快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2、信息来源由单一变复杂。以前传统媒体节目的信息来源主要靠记者采访和编辑整理。而现在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网络新闻的编辑到发布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接着迅速通过网站、APP等方式传遍整个互联网,很多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转向网络。

2017 年5 月,由青岛交通广播主导了一次针对患病幼儿的救援行动,非常成功。此次救援行动的信息来源、传播和互动都离不开互联网。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上完成了各个媒体传播的第一轮融合,形成了一种循环递进式的报道模式。让一则看似简单的救援新闻,在多种媒体融合报道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角度,报道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媒体之间的信息融合共享,使一档广播节目成为即时信息的收发中心。而在每个环节上节目主持人都是深度介入,并且第一时间在直播节目中进行播报和反馈。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等记者采访回来交给编辑形成节目稿件,再在节目中播报,可能黄花菜都凉了!青岛交通广播这次救援行动的模式在技术层面上全国大多数广播媒体都可以得到实现,理念和操作流程值得学习和推广。

不过,信息来源变复杂也带来一个隐患,那就是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如果缺乏甄别能力和反复核实的工作流程,很可能会以讹传讹。我们传统媒体的节目内容从采访编辑到播出有着严格的流程。拿广播节目来说,由主持人、节目监制和频率总监构成的三级审稿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精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不管新闻线索从何而来,在我们手里必须要设置关卡,保证信息的真实,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传播途径由单一变复杂。以前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渠道单一。广播节目就是依靠收音机来收听,电视节目就是依靠电视机,报刊文章就是纸质的。而新技术带来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传播。

以我的广播节目《嘻哈二人行》为例,目前除了调频收音机这一传播渠道之外,通过互联网终端下载音频APP也可以实现同步收听,甚至具备往期节目点播这样的功能。另外,我们的节目还可以实现同时视频直播和录播,并通过公号、APP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广泛地传播。应该说广播可视化是新媒体技术给我们广播人的惊喜。2016年根据我们节目的内容整理出版的《嘻哈漫游记》让转瞬即逝的广播节目有了白纸黑字的留存和回味的机会。这些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它让广播节目变得复杂、立体、直观。同时也对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用有声语言传播节目内容之外,还必须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注重自己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也必须具备相当文字的功底。

2.2 语言节奏的发展

节奏是广播电视播音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随着当前媒介环境的改变,新媒体传播技术的革新,如今的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节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以语速为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搞要》播音员的语速经历了从上世纪60年代每分钟180-220字,到70年代240字,再到90年代260字这三个时期的明显变化。而现在,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语速更快了,每分钟可达290-300字。如果按每分钟播200个字来算,在20分钟的节目里,这个语速要比每分钟播300字少播2000个字。语速加快,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增加了内容,增加了信息量,提高了传播效率。我的节目《嘻哈二人行》播出的时间是工作日下午17:00-19:00,是一档娱乐性较强的新闻脱口秀节目,主要的收听场景是驾车回家的上班族。我和我的搭档在节目中呈现的是说新闻的语态,结合收听场景的特征,我们的语速可达每分钟400-450字。

2、节奏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除了语速的加快,新闻播报的语气和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说话式”的播报风格更受欢迎。语言节奏的根本是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节奏在播音创作中是一个外部技巧,但它是由内在的思想感情来支配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节奏的改变体现了当下的时代精神,就是各行各业改革创新,加快步伐谋发展的精气神。

3、语言节奏的变化更加考验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基本功。不管是语速加快也好,风格变化也罢,这些改变都是对播音员主持人专业能力的考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和听的速度都有一个极限。语速过快容易给听众造成压力,使人紧张。特别是对于新上岗的主持人来说,片面追求 快语速容易造成口误,影响人们的理解。而且播音主持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讲究的是语言规范、吐字清晰、语音准确。尽管现在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是尽量用“说”的语态,但是吐字清晰语音准确依旧是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基本业务要求。如果一味地加快语速,压缩发音过程和时间,难免会出现发音不全的情况,让人听不清,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回顾这些年老播音员语速的变化,快而不乱,快而不慌,快而有序,这些都和他们以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新时期新事物的及时接受分不开。

3、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的传承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媒介环境如何改变,广播主持人都承担着传播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职责。因此,在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方面必须有所坚守,保持不变。

3.1 播音主持工作的责任

广播电视仍旧是现在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影响着公众生活和情绪,引导社会舆论。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任何媒介环境下都必须做到真实报道,正确引导,努力传播,热情服务。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如终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这一点也不能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他提出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积极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践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的要求。

我所在的安徽音乐广播从去年开始策划播出安徽民歌报时系列。通过声音展现安徽各地民歌之美,他们当中有的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风乡音,江淮寻根。这些旋律优美、朴实无华的民歌,唤起了听众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这一系列的新闻策划,已经在全省掀起爱民歌、唱民歌的热潮,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歌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亲和力,推动中华民歌文化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作为参与这个项目的主持人之一,通过长达一年的采访、整理,履行了自己职业的文化价值传播的责任和使命。

3.2 播音主持工作的品格

不管身处怎样的媒介环境,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都应当恪守职业品格。做到诚实公正,遵纪守法,谦虚谨慎,追求德艺双馨。《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是所有广电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铭记和遵守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意识和主持人的事业发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大众媒体影响面广,这份社会责任重大且神圣。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如果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失范,就等于自毁前程。

恪守职业品格还要坚持播出高品质和高品味的节目,不迎合低级趣味,杜绝有害于社会公德的报道。我的同行,深圳某新闻广播曾经关注过这样一条新闻。该市某公园里的一棵大树被罩上了“遮阳伞”。对于这个奇怪的举动,城管局通过微博回应,因为这棵树种下之后长势不行,采用“遮阳伞”这种方式遮荫之后,目前这棵树长势喜人。为什么全市只有这棵树有此待遇?看似是个纯林业技术活儿,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之后新闻广播派出记者到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分别进行采访,了解到那是一棵金桂树,2010年由国家领导人种植,寓意对深圳特区的美好祝愿。但是因为树种植的时候,正是深圳的酷热天,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所以长势一直不佳。所以公园的园林技术人员才会根据金桂树的习性特点,采用遮荫技术等措施,目的就是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一棵树在自然中生长本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儿,但是这棵树却受到了如此礼遇,真是非同小可。说到底,这是崇尚上级、权威的体现。而新闻广播只关注了树打伞的奇特景像,而忽视了新闻背后传递的庸俗价值观,没有进行有效地批判,缺乏媒体立场。

3.3 播音主持工作的形象

广播节目主持人直接代表电台形象,言谈举止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理应自觉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

当前媒介环境下,注意力效应明显。和那些月入千万的网红相比,一些主持人的知名度不亚于他们,然而依旧是靠工资吃饭,相比之下心态失衡。有的主持人便未经台批准从事以个人赢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商业性代言、兼职等等。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根本无法保证活动或涉及产品、服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有些甚至欺骗公众,损害公众利益和电台形象。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安徽广播电视台从2015开始成立了“金海豚”主持人经纪部,由频率代理主持人的商业活动。全面评估商业行为的社会效应,同时负责向播音员主持人发放劳务费用。从一定程度了避免了主持人职业形象和电台的公信力。

当前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播音员主持人要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播音员主持人要有公众人物的意识,接受社会公众较常人更为严格的监督,这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形象要求。

另外,也要努力提高政治素养、文化内涵、心理素质和廉洁自律等等,做到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统一。

3.4 播音主持工作的专业基本功

一、语言要规范。无数播音前辈和他们优秀的传承者在实践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学习和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经验,能够让自己在主持一线的工作中得到启发和提升。但是现在有些人则认为,吐字归音里的“字正腔圆”是“生硬呆板”,传统的语言“二度创作”是“照本宣科”。有些主持人为了追求所谓节目效果,经常使用不规范语言,粗俗、俚语、行话,甚至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片面追求低俗的主持风格和极端的主持方式,并把这些称之为个性和创新。有些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不注意和听众、嘉宾的平等交流,不尊重他们,从而失去了公众的信赖。我认为,我国的播音学传统是正确的创作之路。丢失了传统的创新,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节目要规范。广电节目的制作播出一直遵循严格的规范性要求。以我在广播媒体从业十年的经历,一档优秀的广播节目,无论稿件内容、播报方式,还是制作流程等方面都非常严谨。例如节目播出的三级审稿制作,就是对于主持人的职业规范操作的要求。当前媒介环境下,一部智能手机可以代替采访机、摄像机,甚至可以代替一名摄像记者。节目的制作播出更加方便快捷,一个人便是千军万马!当然,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对于新闻的传播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一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所谓广播节目,缺乏有效监管,内容粗俗,格调低下,以追求点击率、播放量为目的,传播非主流价值观。虽然时代在变,但很多东西是无法改变。比如说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制作播出的节目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受众感知美。新媒体技术确实能够带来节目的创新,而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始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规范性要求,不降低自己的专业水准,不一味迎合,制作播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节目。

总 结

当前媒介环境下,广播对于听众来说不再仅仅是一台收音机,而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听众可以获得更多电波之外的信息,并进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处理,再把产生的新信息通过平台进行传播。这就要求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要熟悉不同的媒体特征,掌握传播规律,提高专业素养。

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主动融入时代的发展,提高语言传播质量,了解变化,主动思考,未雨绸缪,同时也要做到坚持不变要素,清醒认识,有所坚守。不管身处哪种环境,主持人的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决定了其是否具有人格魅力去征服听众,以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态度和高雅的品位去影响听众。不管身处哪个时代,主持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在学习中丰富、提升、领悟和前行。在应变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最终成长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主持人。

论文作者: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当前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