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变化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变化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消费需求论文,变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历史阶段像改革开放以来一样,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总结这一段历史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1)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2)尹世杰消费需要理论〔1〕;(3)我国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规律。

改革以来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改革开放头十年的1979—1988年消费需求扩张、膨胀下的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消费需求呈现平面数量扩张状态,城乡居民消费、社会集团购买力迅猛增长,直至形成80年代中后期的需求膨胀。1979—1984年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急剧扩大,农民购买消费品在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2%,提高到了1984年的59%,边际比重则超过了3.65%。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全面扩张。1984年,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经济高速增长,职工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几乎与城市改革同步,我国农村出现工业化高潮,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出来。城乡经济全面发展,以城镇居民消费为主体,消费需求由扩张走向膨胀。资料表明,1984—1988年间,我国消费需求平均每年增长22.4%,增幅不仅高于同期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13.7%的年均增幅,而且也高于现价国民生产总值21.9%的年均增幅。

就在消费需求总量扩张、膨胀的过程中,我国消费需求结构正经历着急剧变动,消费从“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阶段”迅速转向以追求消费品质量、档次、功能为目标的“质量充实阶段”,结构变动系数急剧上升。以城市居民为例,从1981—1983年的6.14上升到1981—1986年的13.84。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最大特征是80 年代全国性耐用消费品热和消费热点的频繁转换,其中,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对耐用品排浪式的消费构成了这次需求结构变动的主潮流。80年代以前,我国居民耐用品购买主要为黑白电视机和“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初,支出投向集中于黑白电视机、单门冰箱、单卡录音机、单缸洗衣机;80年代中期“一彩三双”成为潮流商品,彩电、双门冰箱、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走入寻常百姓家,且均为同期国际高档耐用品,1986年的拥有量已达到日、苏、南朝鲜人均GNP1000 美元时的水平;80年代末,大屏幕平面直角遥控彩电、大容积冰箱、全自动洗衣机、高级音响、录音机、空调器、电话、摩托车进入部分居民家庭……我国耐用品消费一浪高过一浪,消费热点转移频繁,档次不断更新,令人目不暇接。

这一时期我国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从正面效应看——

①促进了消费品工业的全面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消费市场从农村的启动,带动了城乡消费市场的全面扩张,从而形成了对轻工消费品的巨大需求, 使我国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3.1%上升到1984年的47.4%;城市改革的1984—198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9 %, 其中轻工业更为22.1%,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增速高达26.4%。这一时期我国消费需求以年均22.4%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的轻工业、消费品工业的全面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按198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居民消费增长1%,可带动社会总产值增长0.1%,增加123 亿元。1984—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按可比价计算为13.7%,按现行价计算达21.9%,是改革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②引发了国民经济增长格局的系列本质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战略成功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需求推动转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重推动。传统体制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注入大量投资,走的是一条封闭的、粗放型的循环发展路子。改革开放打破了这个封闭循环圈,经济增长不只是受到投资需求的推动,更有来自消费需求的推动。二是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矛盾有所缓解,重工业从长期的自我循环中摆脱出来,转向为农业和消费品工业服务。而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反过来为重工业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国民经济有序发展。三是工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跃进的第一次升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张与结构的升级,特别是1984年以来城市居民对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新一代家庭耐用品的强大需求,直接诱发了这次升级。从1984—198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日用品和文娱品所占比重从13.5%迅速提高到19.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 新一代机电消费品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8.8%,是同期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2.2倍。 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的现价年增长速度为20.9%,其中轻工业为22.1%,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增速高达26.4%,为工业各部门之最。

不容忽视的是,1979—1988年间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①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张、膨胀,对80年代中后期通货膨胀的形成与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80年代高位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很多,如货币的高投放、投资需求的高膨胀、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等等,但是消费需求的扩张、膨胀是一支重要力量,它对通货膨胀形成与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的公开发性的通货膨胀形成了居民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引起了一次次抢购商品、挤兑银行存款的浪潮。1988年1—8月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其中8月份更达38.6%。抢购、 挤兑风潮反过来又推动物价上涨,形成了“涨价——抢购、挤兑——再涨价”的恶性循环,破坏了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消费需求总量的膨胀加速了产业结构由不合理的重型化转向不合理的轻型化;而消费需求结构的频繁转换则造成了产业结构新的失衡。

改革前30 年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 自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我国工业传统的重重轻轻的不合理局面。不合理的重型结构正滑向预期的、适度的符合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轻型结构。

但是,发生在消费领域的需求总量的扩张、膨胀不可避免地与这次历史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期目标发生了冲突,并深刻地、消极地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过度轻型化。消费需求总量的迅速膨胀,在消费品市场上形成了对消费品的巨大吸纳能力,继而转化成对消费品供给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对消费品供给的数量需求,不可避免地对国家产业政策形成一定的压力。资料表明,在1979—1988年10年间,我国消费需求持续超过消费品供给, 二者差率持续在4 %以上, 差率最小的1981年达4.1%,最大的1988年高达15.4%;1983 年以前消费需求和消费品的供给差额一直低于300亿元,1983年超过400亿,此后几年差额扶摇直上,呈刚性发展态势,1987年达700亿元,1988年则突破1000 亿元大关。为了解决消费品供需失衡的总量矛盾,各地纷纷上马加工工业,国家产业政策由过去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极端滑向片面发展轻工业的另一个错误极端。特别是在中央经济管理权限过度下放的情况下,投资增量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约束大大软化,在地方、部门利益的驱动和消费品需求的巨大压力下,投资增量不可控制地滑向加工工业,产业结构过度轻型化。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消费需求结构的频繁转换则造成了产业结构新的失衡。80年代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最大特点是全国性的耐用消费品热及热点的频繁转换。为了解决这一全社会的供需矛盾,在中央权限逐步下放、地方企业权限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加之耐用品行业诱人的经济利润的刺激,耐用消费品工业得以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盲目布点。由于耐用消费品行业不仅资本密集度高于轻工业,且对原材料、能源的消耗系数也大大高于轻工业,居民耐用消费品热点的频繁转换带来了对资本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引起了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加剧。据悉,高档耐用消费品中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照像机行业资本密度分别高于轻工业32%、46%、18.4%和41%;高档耐用消费品对钢、铝、铜材的消耗系数分别是轻工业的2.85倍、3.2倍和3.24倍; 耐用消费品虽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对电力消耗系数较小,但间接消耗很大,且在消费过程中耗电较大。全社会性的对耐用消费品一浪高过一浪的需求以及因此产生的对基础工业的需要,使得基础工业不堪重负,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矛盾日益恶化了。

③城乡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同期产业结构升级时间差的一快一慢,一方面造成了消费品市场的频繁震荡、产业结构调整的陷入困境以及工业技术进步的不足,另一方面造成了现有工业生产能力的闲置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居民消费需求的质量充实阶段中,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频繁升级与更迭,使得某类产品在消费品市场上一时成为最主要的、最大量的购买对象之后不久,便被另一类指向同一的选择偏好所替代,当产业结构顺应新的需求结构而调整,提供大量的这类短缺商品之后,市场需求又奇迹般地立即接近饱和。这样,所有时兴商品的寿命周期过于短促,需求结构在较短时期内多次变换、频繁重构,造成了消费品市场的频繁阶段性震荡,那些建成不久的轻工业生产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大量“过剩”,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时期: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时期消费需求萎缩、不足下的经济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治理整顿”的历史时期,消费品市场也逐步趋于平稳,消费需求经历了一个由萎缩、不足到复苏、回升的过程。

自1988年10月份开始,消费品市场开始降温。进入1989年的8 月份,全国零售市场商品销售全面下降, 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月下降0.7%,出现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以后几个月连续负增长,8—12月份比上年同期下降0.5%。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负增长7.2%。各类主要商品销售与上年相比,几乎全面下降。

1990年的头5个月,社会商品零售额依然负增长。 尽管下降幅度逐渐缩小,并在6月份结束了持续10个月的负增长局面而上升1.4%,但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累计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减少80.3亿元, 消费市场依然处于疲软状态。

从1990年6月开始,国内消费回升,市场逐渐复苏。6—8 月份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后逐月加快。9—10 月份平均增长5.5%,11—12月份达10.3%。1991年,全国消费品市场基本全面恢复正常。1—9月,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在城市市场稳定增长的同时,农村市场从上年四季度开始扭转下降局面,且回升速度有所加快。

三年“治理整顿”期间,需求疲软构成这一时期消费需求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消费需求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正面效应看——

①消费需求的变动,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再次出现新的历史性转变。

如果说,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计划体制下单纯依靠投资需求推动而变为既有投资需求推动又有消费需求推动的增长局面,那么,80年代末期市场疲软,消费需求的变动则促使中国经济增长再次出现新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经济的增长既受到双重的推动,又受到双重的制约,即既受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重推动,又受到资源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双重制约。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约束主要来自于消费需求。正是这种来自于两方面的约束,将迫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波动逐步趋于平缓,向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靠近。

可以断言,中国经济增长单纯受资源供给约束丝毫不受需求约束的时代已经结束,代之以受到双重约束的时代开始,而这仅仅是向更高级阶段——经济增长仅仅受到需求约束而不再受供给约束的新型增长方式的过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②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给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消费需求由旺转淡,继而出现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随之滑坡,大量加工业由先前的超前发展一蹴变为停产半停产,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对基础产业的压力相应减轻。在这种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制约因素的时候,正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首先,基础产业得到加强,基础产业与客观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状况得到改善。1989—1990年,工业与农业增长速度之比由1985—1988年的4.34:1改变为1.55:1,工业与能源增长速度之比由3.36:1改变为1.95:1,工业与邮电业增长速度之比由1.32:1改变为1.19:1,经济发展的 “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其次,基础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增量调整进展较大。1991年与198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资产投资增长31.7%,年均增长9.6%, 而基础产业的投资增长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长,所占比重提高。其中,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增长79 %, 年均增长21.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3%上升到4.1%;能源工业投资增长53.4%,年均增长15.3%,所占比重由26.3%提高到30.4%;运输邮电业投资增长48.9%,年均增长14.2%,所占比重由13.5%提高到15.2%,增量结构明显优化。

由于我们不失时机地扩大了投资需求,加强了基础产业设施的建设,使其装备水平升级换代,产品质量与档次得以提高,生产能力得以扩大,为迎接我国居民下一个更高消费层次的陆续到来积蓄了能量,为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③消费需求的不足,增强了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的动力。

据1992年国家统计局对10%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问卷调查表明,有57.2%的企业对现有主要产品了重大改进,65.5%的企业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61.2%的企业通过购买国内外专利、新技术和新工艺获得了外部的新技术,80.7%的企业有新产品打入市场。

④消费需求的疲软不足,缓解了供求总量失衡的矛盾,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⑤国内消费需求的疲软,促进了我国外贸格局的重大转折,出口依赖度比进口依赖度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

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消费需求的变动前所未有地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①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滑坡与萧条。

“治理整顿”期间各种紧缩措施的实施,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滑坡,而消费需求的疲软则使之加剧。1989—199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4%、4.1%和7.7%,与1985—1988年间8.1%、10.9%、11.3%的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上,消费需求第一次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并且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

②居民消费出现“断层”,国民经济发展暂时失去增长点。

改革开放前10年消费需求(包括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巨变带来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升级,期间城市居民以家用电器为中心,农村居民以修建住房为中心的消费增长一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治理整顿”期间,社会消费需求构成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城市居民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中,其消费热点由8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向90年代的新型家电、住房、电话甚至小汽车转变,这需要一定时间的货币积累,生产结构的调整短期内还难以完成这种转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90年代的消费将向80年代的城镇看齐,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加,但这又需要相应的消费环境(如水、电、交通等)配套,也需要一定的货币积累(目前农民年人均收入700多元, 尚未达到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阶段)。这就是说,由于城市消费需求热点尚待开拓,农村消费一时难以升级,市场需求出现“断层”,国民经济的发展暂时失去增长点。

③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矛盾,如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失业人数的剧增等等。

第三时期:1992年以来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且向高级化方向变动下的经济发展

“治理整顿”结束的1991年,全国市场消费基本恢复正常,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增长13.7%,但这种增长是在上年市场疲软(上年增长2.5%)基础上带有极为明显恢复性的增长。1992年以来, 消费需求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态势,1992年、199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7.7%、26.1%,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也分别比上年增长13.2%、13.4%。

在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平稳增长的同时,我国消费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了向高级化方向变动的趋势。一是在档次上,由过去的百元级向千元级(农村)、千元级向万元级甚至10万元级(城市)消费变动;二是在性能与质量上,更强调质量的先进、功能的多样化和外形的美观等等。

从近年需求的情况看,80年代城市消费热点正逐步向农村转移,空调器、录像机、电话、家用电脑等耐用品正陆续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而在一些发达地区,住房、电话、小汽车超三大件正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需求的热点。这些产品和产业将成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世纪初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撑点。目前,我们正处在消费需求向高级化趋势变动即积蓄力量的过渡中间。

在这种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且向高级化趋势变动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应在减小。国民经济发展更主要依靠投资的带动,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比以往更显突出。 在1992年“南巡”讲话的推动下,全国出现了投资热潮,1992—199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7.6%和50.6%,据初步测算,近几年我国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均在60%以上。

投资需求总量增长固然符合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但同时,消费需求向高级化趋势的变动,对投资结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数量型快速扩张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代表的加工工业的快速扩张,加工工业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但产业的技术水平不高,而采掘工业、基础性机械工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及交通运输邮电业等基础产业发展缓慢,这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进入90年代后,“瓶颈”效应日益突出,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已取代总量矛盾而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低层次的加工工业的供给能力与供给结构已难以满足日益高级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原有的落后的基础性产业也难以满足和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强烈冲动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因消费需求高级化增长而产生的对投资品尤其是资产技术密集投资品的需求便在客观上成为拉动90年代后期乃至下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围绕消费需求平衡增长及高级化变动趋势而培植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

*本文节选自湖北省城调队课题研究成果《消费需求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杨晓梅;研究人员:叶福生),已作部分删改。该项目曾获国家统计局95年城调系统课题研究一等奖。

注释:

〔1〕参见尹世杰:《消费需要论》,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变化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