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审计必须把握的几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热情与理性的关系
当前,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各地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对
此,审计机关显然不能泼冷水。但是,审计机关又必须保持独
立思考、冷静监督的理性,头脑不能发热,内心不要慌乱。不能
因为害怕被边缘化而急于建功立业,结果导致自身无所适从
或是言行失当,要坚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的法
律法规办事。审计工作不能过度跟风,片面强调自身的建设性
作用,否则会丧失独立性,导致监督的缺失、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受损。正确审视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中心,认
清地方发展的真正中心和大局,就必须坚持运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器来加以分析和辨别,从而
做到保持理性、保护热情、推动发展。
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监督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服务是审计工作的提高性
职能。我们要着眼于服务,着手于监督,通过扎扎实实的审计
监督,来实现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寓服务于监督
之中。审计机关要甘于当好地方发展大局中的“敲边鼓”角色,
做到立足本职,“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实现监督到位而不缺
位,服务到位而不越位,更不会造成审计工作本末倒置。对于
服务的内涵,审计机关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理解。建设是服务,
防护也是服务,防护本身就是在建设一种更加健全的经济社
会发展环境,二者都是为发展大局服务的。因而,审计机关不
能脱离监督讲服务、害怕讲监督会与加快发展的大局不合拍,
而是应该理直气壮地讲监督,真正地做好了监督就是做出了
最好的服务。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随着党和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机
关势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这就突出地要求我们必
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一方面,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意识,要习惯于从大处着眼,胸怀全局,从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审计目标
的确定、审计结论的作出到审计意见、建议的提出,处处体现
宏观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细致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
作风,注重微观技能的修炼和提高,扎扎实实地练好审计基本
功,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和审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不断改
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专业技术水平。这样做到宏观意
识与微观能力的统一,着眼宏观,着手微观,既能从微观的层
面准确、高效地摸清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确保审计工作的
质量,又能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有利于完善
管理、服务决策、促进发展的审计成果。
原则与变通的关系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改革开放不断
走向深入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审计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
务大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依法
审计的原则和变通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审计
工作理念,破除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善
于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区分其性质,区别对待。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现行的一
些法律条文原则性较强,法律的修改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因
此,我们在具体执行中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解决
问题,不能完全机械地执行法律条文,要把执行法律的规范性
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对审计中发现的
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分析,要从关心和保护发展的角度,分清
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执行政策上的偏差与违纪腐败问题。对
那些真心为事业、为发展敢于突破、敢冒风险而出现的差错,
要更多地从保护发展、宽容失误的角度提出完善的建议,而不
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对于违纪腐败问题,则必须坚持原则,
毫不含糊,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认真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