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 健

关于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 健

摘要:对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整备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结合检修整备工作,提出建设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机车检修整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铁路机车 检修整备 信息化管理 问题探讨

1 概述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节奏发展,各铁路局间采取“长交路、大轮乘”运用模式来满足需求,进一步加大机务段的检修、整备等工作难度,同时对机务工作提出新标准和新要求。机务段传统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检修、整备方法已不能满足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车检修、整备质量信息管理思路未打开。传统的质量管理思路和重点放在“人”上, “人盯人”的模式管理效率低,无法从根本上遏制“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检测手段、作业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滞后。现有机车检修整备检测设备和质量控制手段不再适用。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工具、装备为前提,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滞后、繁琐、效率低下。

3)尽管有少数机务段在实际生产管理中采用了“机车检修整备管理系统”,但也存在各种问题,系统仅仅重视信息的来源,没有从管理思维的变革着手,未抓住制约和影响机车检修准备作业中的“过程控制”这一主要问题。

 2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现状

包头西机务段作为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力机车检修基地,承担着HXD1、HXD2、HXD3C、HXD3D型等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检修任务。大量操作高新设备的技术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补充,使得机务工作管理范围与难度持续加大,对机务段检修整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检修整备技术能力水平和进一步完善管理思路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包头西机务段检修整备信息化管理建设,对呼铁局集团公司实现安全运输、增收创效、服务用户等管理目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整备的信息化管理面临较多困扰,主要表现在:

1)检测设备、工装工具落后:现有的检测、检修试验设备在实际运用当中兼容性、稳定性不高,功能不够全面。

2)数据管理方式落后:大量的机车质量信息需要手动收集、填写汇总,而且在“长交路、大轮乘”的运用模式下,大量机车质量信息不能有效收集,收集到的数据也存在缺失、不准确的问题,难以实现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总结、分析利用。

3)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不能完全掌握,新工艺在现场不能有效执行,新材料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4)机车检修整备质量不能做到全面可控:不能完全按工艺范围和作业标准进行施修,漏检漏修现象比较突出。

为改变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整备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网络化技术实现机车检修、整备质量信息化管理,建立能满足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现行检修、整备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对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整备工作向信息化、高效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意义深远。

 3 设计思路

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是有效利用机车检修、整备的工作计划、生产安排、检修内容、车间管理等信息,通过内部局域网,实现检修整备各部门间信息的纵向、横向交换和共享,为制定、修改管理制度等重要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能对机车检修整备作业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包头西机务段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各类资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检修、整备、技术、质检、材料等各生产部门实现信息化,并通过对质量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实现机车质量的评价、预警机制,实现各类生产、质量信息的有效、准确传递。

该系统利用现有的局域网络实现机车检修、整备信息共享,立足于为检修、整备、技术管理、质量检查等部门人员进行全面质量信息反馈而设计:一是使用局域网络平台对机车的质量信息进行管理,在数据上传至系统后,通过计算机浏览器或手持终端对信息进行浏览,实现检修、整备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信息点覆盖机车检修、整备作业的流程及环节,从质量信息的产生、反馈、处理、验收等方面形成闭环管理。二是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避免了数据的流失、不准确、不详细等问题。保证了检修、整备部门在对各项检测数据、检测指标、质量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时,数据是完整、准确、详细的。分析结论可以完全真实的反应出问题的症结,最终彻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车检修、整备质量,降低了运作及管理成本,增强了机务段各部门在工作信息上的沟通。

 4 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特点

1)日常工作实现信息化:采集机车走行公里数据,编制机车检修计划;记录各类质量信息,实现机车质量控制,统计归纳生成机车走行公里数据台帐等电子档案;采集材料信息,统计单车成本。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检修整备作业过程、重要部件状态信息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机车质量状态分析、评价、预警以及机车部件质量规律、趋势分析。

2)实现全过程监控与控制:对机车各修程的检修、整备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灵活设置关键部件及其控制权限,对其实施“三检一验”制度,保证检修、整备质量;通过检修、整备网络图实现流程控制与机车作业进度和状态的实时显示,便于检修、整备管理者快速、准确掌握生产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检修、整备作业有序进行。

3)规范基础信息,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实现基础信息统一编码与信息表述方式的统一,采用机务公用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字典,囊括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集团公司文件、标准,收集、管理机车日常检修、整备信息,规范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

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系统的关联与互动:通过共享信息平台,把运用、检修、整备、配件、技术等部门相关联,实现数据互动,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数据来源的唯一性。

5)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规范存储,数据利用最大化:将各类信息进行逻辑划分,规范存储。完整的机车质量信息的产生包括:时间、地点、机型、具体故障处所、牵引重量、线路数据、天气情况、乘务员等详细信息。在质量信息产生后,第一时间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技术、质检、验收、检修、整备等部门可以实时查阅信息并根据信息各自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利用信息资源。

6)系统接口的参数化设置,适应机务系统的修程修制改革与扩展:系统采用开放性设计,并留有规范灵活的数据接口,能够适应今后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检测设备及新机型增加、机构改革等需求的变更。

 5 所要实现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机车检修、整备作业实现信息化,对机车质量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开发机车质量评价、预警机制,保证质量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流畅。实现机车检修整备信息化管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机车质量管理中的辅助决策作用,达到提高机车检修、整备工作管理水平的目的。

1)以机务段检修、整备作业为对象,对生产计划制定、过程控制、质量信息等数据的记录和积累建立数据库。依据数据库实现机车检修、整备信息化管理。

2)自动分析机车质量信息数据,对机车有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提醒检修、整备人员及时处理。

3)在“长交路、大轮乘”的运营模式下实现铁路局间各机务段机车质量信息的准确录入和共享,确保机车发生的质量问题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导致机车带病上线或重复修理问题的发生。

4)实现在特定季节对频繁出现的惯性问题进行预警,提醒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提前预防,为管理者制定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5)自动实现机车质量信息数据的汇总统计、生成报表,减轻工作人员的统计负担。

论文作者:康 健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关于机车检修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 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