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哮喘患者脂联素的表达论文_黄园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慢性病门诊 湖北 宜昌 443001

【摘要】 目的 比较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的表达差异,探讨脂联素在肥胖型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49例,其中肥胖型27例(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30kg/m2),非肥胖型22例(定义为体重指数<25kg/m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肥胖者24例,非肥胖者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且肥胖型哮喘患者显著降低(P<0.01);FEV1%pred也存在此类似下降趋势;各组间外周血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pred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肥胖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参与哮喘的形成。

【关键词】 哮喘 肥胖 脂联素

研究表明肥胖和哮喘存在相互关联,肥胖和超重可增加哮喘发生的风险。

肥胖可能引起慢性全身性炎症反应及激素改变进而参与哮喘的发生。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增强胰岛素功能,抑制肝糖原生成、抗炎和保护血管等作用,而在肥胖人群的血清表达水平降低。研究证实脂联素通过激活靶细胞上脂联素受体发挥效应,目前在肺组织发现三种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 adipoR)即adipoR1,adipoR2和T-钙粘素。在过敏原致敏和激发的小鼠肺组织脂联素三种受体mRNA表达均下降,表明脂联素可能在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我们假设肥胖可能通过影响机体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参与哮喘的形成过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哮喘患者49例,其中肥胖型27例(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30kg/m2),非肥胖型22例,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肥胖者24例,非肥胖者27例,其标准为既往无肺部疾病,近1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近2周内无激素及抗生素使用史。哮喘的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相关诊断标准及分型。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近4周内使用免疫制剂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近4周内有手术者;吸烟者。

1.2血清脂联素浓度的测定: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3mL,不抗凝,2500转/分 离心10分钟,留取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脂联素浓度。具体操作按照说明书方法操作。

1.3肺功能测定:采用肺功能仪(德国康讯肺功能仪,型号Powercube Body)测试基础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

1.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取外周血1ml,抗凝,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查。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正态分布资料)或Spearman(非正态分布资料)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各研究对象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患者肺功能FEV1% pred显著下降,其中肥胖型哮喘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结果见表1。

2.3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

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 pred呈正相关(r=0. 62,P<0.05),其中肥胖型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 pred相关程度更高(r=0. 74,P<0.01)。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血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 pred无相关性(r=0. 11,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重要特征,包括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参与哮喘的形成与发展。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保护性蛋白,多项研究已证实脂联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新近研究发现,气道上皮细胞也能分泌脂联素,并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对气道炎症反应起调节作用。本研究证明,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肥胖型哮喘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1);且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d也存在此类似下降趋势;各组间外周血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pred呈正相关(P<0.05),且肥胖型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 pred相关程度更高。

肥胖、哮喘导引起血清脂联素表达下降的可能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炎症因子:哮喘和肥胖患者血清TNF-α、IL- 6 和可溶性IL- 6 受体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这些细胞因子对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具有抑制作用。②脂肪细胞缺氧:肥胖患者脂肪组织高速扩张引起血供相对不足,以及哮喘反复发作引起的低氧血症,均可导致脂肪组织缺氧。缺氧不但可以直接影响脂联素mRNA 的稳定性,还引起脂肪细胞的坏死,趋化巨噬细胞、CD8+T 细胞的浸润,并促进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多种炎症因子。过度增生的脂肪组织在持续灌流不足的基础上发生间歇性动脉低氧血症以及肺源性、脂肪源性炎症因子共同表达,可能是肥胖型哮喘患者脂联素水平进一步降低的重要机制。

综上所述,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参与了肥胖型哮喘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从干预体内脂联素表达入手,使脂联素达到正常水平甚至更高,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哮喘尤其是肥胖型哮喘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1]Schatz M, Zeiger RS, Zhang F, et al. Overweight/obesity and risk of seasonal asthma exacerbat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3, 1(6):618-22.

[2]Brumpton BM, Camargo CA, Jr., Romundstad PR,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ncidence of asthma in adults: the HUNT study. Eur Respir J. 2013, 42(6):1495-502.

[3]Sideleva O, Suratt BT, Black KE, et al. Obesity and asthma: an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adipose tissue not the airwa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2, 186(7):598-605.

[4]Shore SA and Fredberg JJ. Obesity, smooth muscle,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 115(5):925-7.

[5]Miller M, Cho JY, Pham A, et al. Adiponectin and functional adiponectin receptor 1 are expressed by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Immunol. 2009, 182(1):684-91.

作者简介:黄园,女,1981-6,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慢性病门诊,湖北宜昌,443001

论文作者:黄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比较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哮喘患者脂联素的表达论文_黄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