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包装设计民间艺术元素融合论文_刘艳宝

大米包装设计民间艺术元素融合论文_刘艳宝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摘要:大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产生活当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大米的销售过程中,大米包装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并没有对大米包装提起高度重视,在大米包装设计方面的发展非常缓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为大米的销售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必须关注大米包装设计。同时,注意在其中加入民间艺术元素,从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层面上提高包装质量,为大米包装设计的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大米;包装设计;民间艺术元素;融合


大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大米是日常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大米的种类繁多,因而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购买选择。但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提升。人们在选择大米时对于包装设计也就是外观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水稻的生产者能够在包装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通过优化改进包装设计的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米包装设计在讲求与时俱进和符合人类审美需要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与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整合,唤醒人们的民族情怀,促进民间艺术价值的发挥。

一、大米包装设计的现状

大米当中富含碳水化合物、水分、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大米的口感醇香,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每年在市场上流通的大米约为1.3亿吨,而人均消费大米也有所提升。通过对当前的大米销售现状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我国的大米消费量在逐步上升,由大米所带动的包装市场也显现出极大的发展潜能。但是从大米包装的发展现状上看,大米包装行业还处于滞后的发展状态。我国拥有大量的优质大米品种,比起如今在我国市场上受到热烈欢迎的东北大米不管是在品质还是种类多样性方面都不逊色,但是却没有如东北大米一样打开国外市场。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米包装技术落后,同时不注重大米包装设计,也无法进入到高端的消费市场。纵观当前的大米包装发展状况,存在着包装形式单一、结构功能陈旧、安全性和美观度差等问题,让人们对如今的大米包装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大米包装设计必须要进行改进,尤其是要立足实际融入民间艺术元素,增强包装的艺术感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我国大米产品的竞争力。

二、改进大米包装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再加上国家特别注重推进经济建设,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让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明显。人们对于大米的美观度、新鲜度、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想符合人们的饮食需要,就需要改进大米的生产与包装技术,确保大米包装高档美观,同时在味道方面更加软筋香甜。另外,为了保证大米的保质期,起到防虫、防霉、防潮等作用,企业更加需要在包装改善方面着手,通过优化大米包装设计的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在改进大米包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要点就是要加强与民间艺术元素的融合力度,在满足人们生活与审美需求的同时,唤醒人们对于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既丰富大米包装的人文内涵,又让人们受到文化熏陶,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真正实现一举多得。

三、大米包装设计中民间艺术元素的融合方法

(一)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奠定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基础。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大米包装的审美要求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大米的包装设计当中除了要考虑到大米本身的价值以及商业化的元素之外,也要适当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比方说将民族色彩、中国字、民族情感等内容融入到包装设计当中,丰富大米包装设计的人文内涵,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承载体。但是要真正将民间艺术元素与大米包装设计融为一体,其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设计者可以真正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间艺术元素的正确运用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将这些元素进行叠加,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效果呈现。大米包装的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之前进行文化的追踪溯源,也就是从所用民间艺术元素的传统文化起源方面着手,正确地理解其中的各种意象,同时加入自己的理解,保证这些民间元素能够在产品当中直观地显现出来,增强包装设计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另外,设计者在应用这些民间艺术元素时,也需要将大米的特性和产品的包装特征考虑进去,确保包装和民间艺术元素和谐一致,凸显出包装特色。(二)运用合理设计方法,保证民间艺术元素合理应用。在大米包装设计当中恰当地融合和应用民间艺术元素,除了要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加深对民间艺术元素的理解和认知之外,还必须科学地选用合理的设计方法,通过多种表现手法的整合,增强整体包装的设计感以及艺术感,同时使其能够显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艺术元素与大米包装设计的整合应该是彼此烘托和共同促进的关系,所以在运用设计方法时要保证这样的关系和谐。具体而言,可以应用到比喻、象征、联想等经典的设计方法。比喻方法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形象化、通俗化和直观化方面,借助一种形象表现和其相关的另外事物,并利用接收对象的共识让人对这一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运用比喻方法时必须恰当合理地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元素对象,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运用象征手法时需要把关注点放在意念化和某种群众共识的规范性方面。在运用联想方法时,需要引导人们从一个意象表现,想到另外的意象,让人们通过传统艺术元素和图形纹样发现整体包装的表现力。除此之外,设计者选用的设计方法和民间文化元素必须与市场相适应,尊重考虑特定区域人们的审美习惯,以便更好地打开市场,提高影响力。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包装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除了注意包装的商业性元素之外,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传统文化上,要求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整合,既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又让他们在购买商品时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将大米包装设计与民间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发展事实上就是对这样设计方案的积极响应和落实,既能够优化大米包装,提高我国大米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够弘扬国家的传统文化,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文婷,赵起,孙熠.文化与经济相融米食文化包装设计的研究[J].经济师,2018(5):73-74.

[2]李文婷,董茜,王新宇.基于经济新形势下的米食发展探究[J]经济师,2018(4):48-49.

[3]彭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14):50-52.

[4]杨刚,贾婷婷.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J].艺术科技,2014(19):96-98.

[5]王英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0.



论文作者:刘艳宝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大米包装设计民间艺术元素融合论文_刘艳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