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唐维权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唐维权

唐维权

贵州渝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桐梓县吉源煤矿

摘要:随着矿物开采量的逐步增加,为采矿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采矿作业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确保行业稳步前进的基础。然而由于安全技术的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因此,采矿企业必须针对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及时进行设备更换,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1、采矿工程概述

1.1采矿工程开采工艺复杂

采矿工程施工主要分成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形式,均对采矿技术提出了严格要求。由于井下开采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突发性的事故,无法确保施工人员快速安全撤离,因此极容易发生人员损伤等问题,因此井下开采在采矿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方面更加复杂和严格。所以,采矿企业要明确意识到采矿技术的复杂性特征,科学恰当的应用好井下采矿技术,做好技术应用过程当中的严格监督与审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采矿工程施工注重安全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采矿是工作人员在地底下进行的一种施工活动。它的安全系数相比较其它行业来说是比较低的,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导致了矿井的崩塌,如果发生了矿井的崩塌这样的情况对于采矿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会对采矿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2、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以及优化对策

2.1技术与设备较落后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观,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采矿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还不足以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许多企业对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在购买先进设备、创新技术以及专业的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不足,原有设备已经落后甚至损坏老化,不仅使得采矿工程施工效率低下,也加大了施工的安全风险,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采矿行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中国采矿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寻求获得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设备引进的条件以及外派技术人员去海外学习的机会,引进更加先进的采矿技术,推动设备和采矿技术的与时俱进,推动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另外,采矿企业自身应该提高对采矿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业的技术设备检测与维修部门,定期检修矿井设备,并且及时更换已遭到严重损害的设备,从而提高采矿作业的效率。采矿企业要增加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仅仅是资金投入,人才的投入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持续发展。

2.2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员工素质水平是影响矿山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矿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矿业从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矿山工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对安全理论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缓慢,不能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因此采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成为了采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之一。采矿企业需要将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作为保障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安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力度,从整体上提高采矿施工安全防护能力。一方面,企业要积极组织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能够严格遵照安全施工的规范和要求保障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采矿企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工作,健全奖惩措施,督促施工人员落实安全施工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制定全方位的人才选聘制度,通过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的结合为采矿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力量支持。

2.3施工技术的安全控制

2.3.1开拓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若要从根本上杜绝开拓巷道设计问题,则应对墙体高度予以科学设计,借助现场检查的方式,模拟架线施工作业,使之能够对架线高度有着更为明确的判断,切记不可因节约成本,而出现盲目建设的行为。即施工企业应科学编排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以工程现场实时监控的方式,对施工中违法行为、违规行为加以处理,辅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或警告。而在巷道腰线设计中,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标高、坡度予以科学判定,若煤层较厚,则应采用分层开采的方式,以此降低支架压力。然而,由于采矿施工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在拐弯位置半径数据处理时,应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如弦线和切线施工作业[3]。巷道开拓过程中,预留距离不足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节约成本,施工预留距离设成1.3m,在施工中容易挤伤人员。相关部门应注意,设计审核是需对安全距离进行严格审核,根据施工情况具体确定,以此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挤伤事故出现。

2.3.2采掘工作面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以及处理措施

采煤工作面的主要考虑是三角带的垮塌,造成这一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切孔开口位置的设置不够标准,当不能达到正倾角时,三角带的稳定性非常不利。二是开口深度不符合标准,三角带的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应尽可能规范引入眼开,并在相关标准的条件下消除安全隐患。

因此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掘进工作面施工所产生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首先,在运输通道开放位置的选择和操作上要更加谨慎,特别是在正口和后港两个地点,选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尽量消除安全隐患。其次要注意改性眼和反眼的设计,例如,改型眼的设计不能放置太多的弯头,而反向眼的设计需要在斜率方面加以控制。

2.3.3曲率半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采矿井巷类项目中还存在曲率半径问题,它是引发巷道施工意外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技术角度来讲,在采矿井巷口施工环节,所采用的运输工具多为8t自重的蓄电瓶电机车,相比于其它运输工具,该电机车的运输工具曲率半径相对偏大,它也大大减小了巷道的拐弯曲度,有效降低了巷口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但是,电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控制巷道弯度,很容易发生拐弯过急,由于惯性作用易发生掉道和侧翻的情况,此时就会为采矿井巷类项目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为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上述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要合理设计并控制井巷的弯道转弯半径曲率,一般要将巷道弯道的半径曲率设计在9m~14m范围内,结合车道及使用车型的实际状况在弯道位置选取择合理的曲率半径,避免装料车在弯道发生侧翻事故。另外,为了保证后期爆破作业的顺利实施,在井巷施工中要防止积矸堆积和做好顶板管理,避免出现碎石滚落伤及施工人员。再一点就是要做到对井巷道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充分考虑在井巷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急转弯区段和光线昏暗区段,避免车辆因为未能及时发现并避开危险源而导致侧翻。所以应该设置特定的排障安全区,保证运输车辆能够在排障安全区逗留,有效规避运输车辆二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为了保证现代化矿产开采工作顺利安全进行,我们需要在事前和事后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及安全技术策略制定,进一步做好矿产开采工作,从而保证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荆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应对措施探析[J].知识经济,2014(05):79.

[2]郑志勇.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2):84-85.

[3]李武军.浅谈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61.

论文作者:唐维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唐维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