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家乡认同感——基于“信息意识”的课外实践活动尝试论文_吴志强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家乡认同感——基于“信息意识”的课外实践活动尝试论文_吴志强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225000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修订稿)》指出,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同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要从当地和学校实际出发,重视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地取材,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三大方面之一,“学会学习”是六大素养之一,信息意识则是其基本点之一。

烟花三月,扬州城最美的季节。慕名远道而来的游客人潮如织,徜徉在这美景中。生活在这座城市中同学们就更有必要深入了解她、热爱她、为她贡献。于是一场《增强家乡认同感》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始酝酿了。

为开展好这次活动,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我们要确定主题班会的切入点。很多同学都脱口而出“诗词”,我问:“为什么啊?”“我看的《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扬州元素有很多,展现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强烈的自豪感。”“这个切入点也可以与这次班会主题产生交集。”“这个切入点可以结合平时的‘经典诵读’活动”,同学们说得太到位了,说明平时关心这方面的报道,这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了。他们觉得这个切入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比较容易开展。主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各项事务就交给“课外实践领导小组”了。如何有效收集材料是开好班会的重要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外实践领导小组”组长,也就是文体委员号召大家集思广益,积极为主题班会出谋划策。信息技术课代表召集了会上网、会制作Word文档和PPT的十个同学们组建了“信息技术小组”,信息技术课代表任小组长。这组负责上网,将收集到有关扬州的诗词整理成Word文档并负责打印,制作PPT。这一小组具有典型的数字化生存能力,能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语文课代表不甘落后,团结了爱好看书、字迹漂亮、文学功底较好的六个同学,组建了“诗海探航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负责去扬州图书馆查资料并将有关资料摘抄,用隽秀的字体展示美妙的诗歌。历史课代表提出去扬州博物馆、扬州八怪纪念馆、朱自清故居等文博场所,摘录介绍扬州的诗词,并组建了由学校历史知识竞赛获奖的五个同学组成的“文博扬州小组”,自己担任小组长 。我班的综合实践课是“摄影”,课代表提出直接去景点,欣赏美景,顺便把有用的题词什么的拍下来,七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由课代表任组长的“美景如诗小组”。剩下的同学还在绞尽脑汁。有人提出了回“千年古镇”的老家一趟,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们决定亲自“考察”一番,于是“实地调查小组”成立了。这个组比较松散,为便于管理,由班长任召集人,并强调安全事项。

分组完毕后,各小组约定,一周之后完成主题班会定稿工作。第一组同学首先开展了工作。他们利用平时作业完成后的时间,开足马力搜索、整理,汇总编成电子文档。在这一过程中,我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这一自主学习活动,人尽其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提高,使学生在收集材料、调查走访中,了解、学习扬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各界人士对家乡真挚的热爱,培养和树立浓浓的乡情,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让活动本身诗意的栖居,充满吸引力。

一周很快过去。按照原定计划,各小组集中展示收集的成果。哇,这么多材料?如何对这些材料进行“由粗到精”的处理关系到此节实践课的成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学们在活动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由“课外实践领导小组”组长牵头,各组同学选派两位代表,利用课余时间,将各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资料、自主拍的照片、摘抄的内容等要素进行仔细比对、筛选和提炼,“去粗取精”,精简整合了重复的内容,简化了孤僻深奥的“小众”内容,剔除了不太符合这次实践活动主旨的内容,最终保留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性、正能量的材料。“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富丽繁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友人惜别;“重来修禊四经年,熟识红桥顿改前”的“古代诗歌大会”的红桥修禊;“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楼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夜景;“月映竹成千个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晚清四大名园之一的何园;“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的世界遗产瘦西湖;“茱萸湾头归路赊,歌终酒尽日西斜”的湾头古镇,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江北重镇、千年古镇”的瓜洲镇,“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正直倔强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的高风铁骨、正气德行的文坛巨匠朱自清……这些经过处理的材料又交由第一小组,由“高手们”重新制成Word文档资料发给同学们,并且他们还给PPT课件配上了扬州市歌《茉莉花》,文采好的同学为这些材料写了精美的串词,从中我已能体会他们对家乡爱得那么深、那么真。

在悠扬的《茉莉花》歌曲中,一节富有诗意、饱含乡情的课外实践活动汇报课开始了……

论文作者:吴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家乡认同感——基于“信息意识”的课外实践活动尝试论文_吴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