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仓库部队战伤救护训练工作状况分析论文_姚富军12,程玉强2,赫雪峰2,鄂凤文2

后勤仓库部队战伤救护训练工作状况分析论文_姚富军12,程玉强2,赫雪峰2,鄂凤文2

1.解放军65747部队卫生所 122000;2.解放军205医院234临床部 122000

【关键词】后勤部队;卫勤训练;战伤救护

战伤救护训练是部队官兵军事训练工作的一项最基本内容,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后送等基本医疗操作和处置,顺利的开展自救互救,是平战时伤病员得到有效救治的重要前提。有统计显示,实际战争下的伤病员救治中,约有半数为自救完成,所以,战伤救护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是关系战斗力能否持续保持的重要因素。但是,据资料表明,不同军兵种及专业的官兵对战伤救护训练的重视程度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本文主要结合部分后勤仓库分队官兵的战伤救护训练工作的特点做一总结与分析,以期给更全面的抓好战伤救护训练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1 后勤仓库部队战伤救护训练工作特点及存在不足

1.1 单位过于分散,统一组织困难

大多数后勤仓库单位设于山林地区,各分库位置分散,较远的单位,距总库距离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且多为山路、小道,单位之间交通不便。如要组织统一训练,官兵多次往返于较远距离中,不利于人员管控,相应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再加上仓库的仓房、库房多,岗位多,值班、换岗频繁,官兵休息、训练时间不一,致使统一组织训练难度加大。

1.2训练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据《军事训练大纲》共同科目规定,战伤救护训练只占科目训练的1/4,时间比重较少,加上日常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训练时间被随意挪用的情况较为常见,少数单位甚至根本就不开展训练。由此也使官兵出现可训可不训的错觉,从而进一步导致训练意识淡薄。此外,由于较长时间的和平时期,军队无战事可言,基层官兵甚至部分领导缺乏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对战伤了解仅停留在书本上,忽略了战伤自救互救的实际意义,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也是缺训、漏训的重要原因。

1.3岗位力量薄弱,组训能力有限

仓库单位相较野战部队,其卫生技术干部编制少、装备缺乏。平时预防、医疗任务靠体系医院定期巡诊指导和接诊后送尚可较顺利进行,但由于卫生力量配备薄弱,官兵卫勤相关科目的组织与训练则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此外,现有的相关技术人员技能水平有限,继续教育机会相对较少,相关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相应的岗位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也影响和制约了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

1.4训考方法机械,效果难以确保

作为现阶段我军用于战伤救护训练的主要参考资料,《战伤救治规则》及《战伤救治五项技术》等已基本涵盖了常规操作中的所有内容。但是就目前部分单位的训练效果看,与教材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在训练过程中,部分教员只是照本宣科,应付考核思想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训时,只是机械的按照考核标准教授相关科目,脱离了训练的最初目的。许多官兵也多是照猫画虎,根本不知相关操作的实际意义所在。而考核过程时,多不能很好的按照实战场景设置伤情,程序简单、机械,起不到以考促训的作用,也难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提高。

2 解决方法及取得效果

2.1加强宣教,提高认识

鉴于官兵缺乏实战条件的伤情意识,而伤病救治又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我们一边反复介绍近些年国际上局部地区战争所出现的伤亡场景,以视觉的冲击促进关注度的提高;另一边则结合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车祸、火灾、地震等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加强危机意识,不断增加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为能很好的实施训练做好其自发的思想动员,实现了参训人员的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思想转变。

2.2因材施教,多管齐下

按照不同岗位和任务为准,将人员分成几类。以卫生员为先导,要求其熟练掌握各种伤情的救护;再依卫生骨干为主体,要求其能较顺利的协助卫生员完成各项操作;最后再普及至各单位的每一名官兵,使其能在各种条件下首先保证可自救的标准。不同层次给予不同要求,逐渐加强。做到宣传不漏人,训练不漏项。同时施行责任制,由各单位负责后勤的军官负责主抓,结合训练周期等节点,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考核,逐步提高所属人员的操作能力。

2.3着眼实战,针对训练

各军兵种依据任务不同,训练重点有所差异,这是与战时所肩负的不同任务有关。而仓库单位多数在后方,除一定的前送任务外,重点还是在防御及守卫上。据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性质设计贴合实战条件下的伤情,并配合一定的背景要素,按照“练为战、保打赢”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训练,让所属人员知道训什么、了解怎么训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确保提高“战斗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2.4量化标准,提高效果

严格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详细制定计划,什么时期达到什么水平,每一阶段都要考核验收。同时,对验收标准做一量化,每种操作应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重点在哪,难点在什么地方,需要怎么注意,逐一细化;同时还应融入敌情意识、爱伤观念,让练时有参考、考时有标准,在按纲施训的前提下,更规范、更科学,也更具可操作性,最终实现质的提升。

3 讨论

战伤救治是包括系列操作的贯续过程,其出发点是为减少伤亡以求维护和保持战斗力。训练时固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逐个进行,但最基本的整体观念不能丢失。由于训练方法机械,考试模式单一,大大降低了官兵参与的热情,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该破除程序化、标准化所带来的枯燥、乏味。同时,应充分将实际应用及军事斗争需要项结合,以平时促战时、以生活促工作,将规范的自救互救技能纳入实际生活细节中,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终实现“练为战、保打赢”的强军目标。

论文作者:姚富军12,程玉强2,赫雪峰2,鄂凤文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后勤仓库部队战伤救护训练工作状况分析论文_姚富军12,程玉强2,赫雪峰2,鄂凤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