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物探究性实验参与模式的比较与思考_思维品质论文

中学生生物探究性实验参与模式的比较与思考_思维品质论文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中学生参与方式的比较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方式论文,初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材虽然设计了不少探究实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两种倾向不利于课程目标达成:一是做实验按步骤“照方抓药”,削弱了探究性,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弱化思维的灵活性,阻碍对新问题的解决;二是“讲实验”代替“做实验”,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完整地讲一遍实验,教学时间耗尽,剥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如何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参与实验活动,需要教师精心预设。下面以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实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教学案例为例(案例为课堂教学流程的缩要,3则案例分别出自3位教师),探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参与性的方式及其意义。

一、从案例看学生不同的参与方式

3则案例各有特色,都有学生实质性参与,但参与广度、深度不同,具体流程如下:

案例1(杨老师):个体责任与评价激励相结合,促进学生人人动手。

(1)教师根据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目的和要求、材料用具。

(2)师生互动,明确实验步骤和原理,教师强调关键步骤的安全。

(3)布置分组任务,6人一组,规定6种任务及小组评价规则(打印分发给各组),学生在组内自愿认领。

(4)学生分组实施实验,教师巡视评价。

(5)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学生自评、互评活动过程。

(6)课堂小结。

改善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合作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关键之一是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使每位组员都承担一份明确的任务。杨老师通过分发任务表,使每位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每个小组指定一位协调能力强的组长,同时制订明确的评价规则,调动组员的积极性,鼓励全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促使组员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效率。

由于杨老师只规定了每个组的任务,没有规定每位学生应该承担什么具体任务,这就为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提供了可能,这种选择性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能激发学生更多的责任感。

案例2(黄老师):学案导学,激活学生思维参与。

(1)上课前分发“导学案”,其中设计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等板块。

(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否产生淀粉”的问题。

(3)调动学生探究实验的经验作为分组讨论的铺垫。

(4)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生生互动,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如“怎样消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如何检验是否产生淀粉”等,主要是关于实验步骤及其原理的问题。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6)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过程,其他学生观察记录。

(7)课堂小结。

黄老师设计了导学案,重在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学习任务上,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体现了较高的学习效率。能够引领思维的“导学案”,为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认识探究的目标、步骤、方法以及探究中关键问题的解决,若教学中长期坚持使用,必将逐步引导学生从教师辅助向独立探究过渡。

本案例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思维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到位,需要更精心地协调时间分配和学习任务完成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案例3(王老师):突破思维定势,合理安排学生动手动脑。

(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小学科学知识)提问:“绿叶中真的有淀粉吗?如何验证你的假设?”

(2)提出用碘液检验,教师直接在绿叶上滴加碘液,学生发现“无法分辨颜色变化”,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3)演示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在等待脱色的时间里,教师讲解了实验材料用具、实验装置、安全注意事项等,并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质疑:“如何知道这些淀粉是叶片原有的还是制造出来的?”

(4)4人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制造”问题,鼓励各小组交流解决方案,各小组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指导。(注:小组讨论结束时,现场叶片脱色完成,教师当场演示结果。)

(5)回归教材,师生共同梳理实验步骤。

(6)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操作。在等待脱色的时间内,教师用课件介绍萨克斯实验。

(7)总结实验过程,布置课外拓展活动“叶绿素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吗”,推荐银边天竺葵。

(8)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9)课堂小结。

本例最大的特色是:突破了教材经典实验步骤的思维定势,在学生实验操作前,沿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多次制造悬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的特点,采用演示实验辅助、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和预测,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解释,使实验方案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教师的连环启发提问,提高了思维密度,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最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实验方案。

整个过程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如何选择变量、如何控制条件、如何正确操作等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了生物学科的教育功能。

此外,“课堂时间有限”一直是生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难点,王老师通过细致的预设,科学地安排了教学各环节,使课堂时间效益最大化。

二、学生的参与方式和程度不同,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不同

立足课堂开展科学探究实验,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应为学生动脑、动手留有余地,教会学生探索新知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克服思维定势,不唯师、不唯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思维和技能上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分析以上案例,不同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不同,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杨老师的案例中,学生动手操作、自评互评时间得到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动手技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在教学评价上,杨老师创造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独创性评价,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学生在评价中培养兴趣,巩固学习成果。

黄老师的案例中,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思维,教师不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地提出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的主体思维得到充分尊重和健康发展。这是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目标、步骤、方法以及探究关键问题的好思路。

王老师的案例,学生活动(包括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在教学时间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方面,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的实际,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体验了以探究性思维去探索和论证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思维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3个案例中学生主体地位最为突出的案例。

三、教师的创新设计与学生的深度参与

1.教师两项基本的创新教学能力

创造性处理教材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两项基本的创新教学能力。它要求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重组教材,统筹安排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例如思维训练点、动手操作点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学习价值。同时,它还要求教师根据创新教学的原则,正确运用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空,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

2.准确把握学生参与的契机

有了创新的设计,教师还应认真分析学生什么时候参与课堂的效果最好,即把握学生参与的契机。以王老师的案例为例,教师以悬念激发学生兴趣,环环相扣,学生的智力受到了挑战,产生了更高的自我期待,多数学生跃跃欲试,这时学生身心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而此时引入动手操作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杨老师的案例中,每位学生自主选择和承担了具体的任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通过激励性评价鼓舞学生,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完成一件重要的事,并且要把探究计划付诸实施,这时展开动手操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适合学生参与的契机还有很多,如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等等。这些契机,需要教师充分预设并根据现场实际准确把握。

3.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思维过程严密、全面、不盲从,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这种思维最适宜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是创新精神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在实验探究中,相对于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学生的思维参与,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参与更为重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独到见解。

以上3个案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不仅强调动手操作,更强调动脑思考。教师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这些做法对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都有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中学生生物探究性实验参与模式的比较与思考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