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温芳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温芳

温芳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20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也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理念。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196-02

舒适护理是指通过采取或强化一定护理措施使患者缩短和降低不愉快程度,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这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本身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和心理反应,而手术室给患者的感觉常是恐惧、孤独、不安全感,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消极情绪,是手术室护理的重中之重,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室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意义重大,正确、恰当地实施舒适护理,需将关爱患者的行为具体化。为此,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8例,女92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4岁。普外科手术78例、泌尿外科手术37例、肛肠科手术35例、产科手术50例。在麻醉方式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59例,神经阻滞麻醉23例,椎管麻醉99例,局部浸润麻醉1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生命体征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所有患者均按护理要求做好手术室的各项常规护理。

1.2.2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1.2.2.1术前访视。收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士(尽量选择参与该台手术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及手术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查阅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询问过程中做到和蔼微笑、亲切语言,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注意交谈中多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嘱托患者术前饮食、活动与休息等准备情况,作好相关记录,据此制定护理计划,为后面具体实施打好基础。

1.2.2.2环境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不允许有喧闹声,尽量控制噪音。根据不同季节控制好室内温及相对湿度。采用全自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1.2.2.3体位护理。根据手术要求,调整好患者体位,术前准备好维持手术体位所需要的臂架、头架、布类、衬垫等,两上肢不宜过度外展,以避免损伤臂丛神经。截石位时,腿架上垫腿套,避免腓总神经的损伤。适当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1.2.2.4重视心理护理。整个围手术期都要随时了解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发现有担心、害怕、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即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针对患者特点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

1.2.2.5强化术中护理。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同时握住患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术中细致观察及询问,对患者不舒服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手术过程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对手术中发生的特殊情况,要镇静,独立、快速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增加心理负担。

1.2.2.6加强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时,帮助患者尽快麻醉苏醒,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和盖好被单,护送患者回病房过程中注意保护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液体通畅,与病房护士全面交接,术后第2天要做必要随访。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指导。

1.3 观察指标

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价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术后第3天调查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不满意0~30分,基本满意31~70分,非常满意71~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77±4.45分,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0.09±9.45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手术室护理主要是在手术间内配合进行手术,基本上是机械的、程序化式的服务,舒适护理要求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增加一些相应护理措施,而且将服务时间延伸到整个围手术期,地点从相对封闭的手术室延伸到病人床前,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互动沟通,从知识层面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作疏导护理,从生理层面追求降低不适感服务。舒适护理不是一种独立的护理方式,而是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在操作中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2]。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是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重大改变,使手术患者感到了人文关怀,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接受和配合手术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术后随访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93.77±4.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手术室中的实施舒适护理,不仅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得到很大改善,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满意度高,有利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2]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论文作者:温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温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