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吴万英

谈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吴万英

吴万英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你会更喜欢哪 类学生?一是乖顺型,老师说啥就是啥,严格 按照老师要求做且做得像模像样,绝不越雷 池半步;二是捣蛋型,不按规定来,思维天马 行空,喜欢钻牛角尖。如果你喜欢前者,想必 大家都能理解,因为省心好教嘛;但对于后 者,别烦他们,这是有“创造性”的表现。在小 学数学教学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天 真活泼的心理,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就以上认识,结合小学课堂的数学 教学,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重鼓励,创设氛围

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发散性思维的 良好氛围。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孩 子天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加之自控能力 差,很容易犯以下错误:在课堂上接话,还没 考虑成熟就举手发言,在书上乱画,作业时 不按格式,把某个教具学具给“肢解”了等 等。如果教师疾言厉色,孩子在师威面前噤 若寒蝉,其好奇心就被扼杀于无形了。这时, 教师要懂得小心呵护,注意引导:你脑袋好 灵活,可以起来大声说吗?你再想想,有没有 其他答案?还有另外的想法吗?作业为什么 这样写?可不可以写得更漂亮些?……让这 些宽容且关心的话语成为教师的习惯,学生 就会因为你板着脸、白着眼、大声呵斥而与 你产生隔阂了。同时,还要常常把像“你能这 样想,很好。”“谁还有更好的想法?”之类的 赞扬与肯定的话挂在嘴边。当然,别忘了来 点物质小奖励。这样,孩子们就会在和谐自 由的课堂氛围中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 了。

2 抓基础,稳中求活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中生奇”。这里的 “奇”就是创造能力。这就是说对“双基”的教 学要求,不仅要达到“掌握”,而且要使之转 化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达到运用自如。只有 如此,才能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 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达到发展创造 性思维能力的情境。为此,我在双基教学中 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达到理解 “深”、掌握“熟”、运用“活”的要求,能举一反

三,在合理中求灵活。

小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乘法运算及 简便运算的教学中,首先让四个学生拿着一 个乘法算式站在讲台上:5×112=?请同学 计算结果。然后让拿数字的两个同学交换位 置:112×5=?再请同学计算结果。然后请大 家想想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大声说出来。通 过这个简单的游戏,大家得出结论:两个数 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 乘法的交换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进一步引导问:“乘法交换律的作 用是什么呢?”再请出几位同学摆出以下算 式:5×115×20=?然后分小组讨论出根据 乘法交换律有几种算法,再比较,哪种最简 便。自然引出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 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 变。最后的练习巩固中,学生人人都会。 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做到稳中求活,就须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切忌教师包办代 替。

3 抓好数学复习

数学的复习就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回 顾与总结,起着查漏补缺的功效。尤其对那 些学习差的学生是一个弥补的机会。在小数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认真复习,指导学生归 纳,形成系统的复习,纠正错误,扎牢基础。

4 拓思路,发展想象

不满足于一种思维模式,展开联想与想 象,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工程问题应用题在教材中以简单的内容 呈现,学生对这类典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 较明了。

练习时,我先让学生解答基本题:一项 工程,由甲队修建,需要18 天完成;由乙队 修建,需25 天完成,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完 成?再让学生问题拓展,如:一项工程,由甲 队修建,需要18 天完成;由乙队修建,需25 天完成,两队合作修建5 天后,还剩工程的 几分之几没完成?一项工程,由甲队修建,需 要18 天完成;由乙队修建,需25 天完成,两 队合作修建5 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甲单独完 成还需要多少天?

这样练习,突出了教材内容的思维价 值,强化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学生编题有其 思维过程的取向,教师紧扣数量关系的分 析,让学生把这个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来表 述,在练习设计中注重开放题的一题多问,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从题目的变异、转化、 扩充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5 巧引导,善于总结

创造力并非天生的,更多的在于后天的 教育与培养。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 能力,使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数学教 学中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解题 技巧(最佳方法)的训练。教学圆柱体特征。 先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体小纸筒和一 把小剪刀。课上先把围成圆柱的纸沿着一条 高剪开,学生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长 方形。再要求:“如果沿着一条斜线剪开呢?” 发现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这个平 行四边形可以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又要求: “如果随意沿着一条线剪开呢?”发现可以剪 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这个不规则图形还是 可以剪拼成长方形。最后,圆柱体的侧面展 开是一个平形四边形的结论就深入学生之 心了。

总之,在课堂实践中我体会到,经常进 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基础 知识,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让学生思维的 翅膀“飞”起来。当然,小数课堂教学一定要 抓住重点教学环节,正如上述论述的:重鼓 励,抓基础,抓复习,拓思路,巧引导。只有抓 好重点环节,小数课堂教学才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 邹玉彬.如何抓好小数课堂教学.数学教 学,2012

2 吴秀君.谈小数课堂教学艺术.数学探索, 2011

作者单位:四川省丹棱县城区小学

论文作者:吴万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  ;  ;  ;  ;  ;  ;  ;  

谈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吴万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