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相应的道理技术不断改进和优化,加强路面质量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做好防护措施,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路面建设的质量,更加有利于推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科学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符合城市建设需要,为城市稳定打下提供重要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技术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1.1、交叉作业多
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是相对复杂与繁琐的,市政道路工程的线路往往很长,而且设计范围宽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地质,各种分项工程会同时进行,交叉施工大量存在,所以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控制质量存在较高的难度。
1.2、干扰因素众多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规模、工期、复杂程度等都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项目会使用到不同的材料与设备,对参与到作业中的人员的要求分为不同的层次,所以这就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不确定性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要远远多于确定性因素。
1.3、场地流动性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施工地点与施工环境是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其在城市内部开展,人流量、车流量都是很大的,施工范围不是十分宽广,加之市政道路施工的“战线”拉的较长,所以施工地点的是不确定的,施工的流动性较大,对施工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
2.1、测量工艺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和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了道路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地了解施工的设计图纸,合理地、均匀地布置重要的测量点,并且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来执行测量工作,其标高控制点的建立要结合相应的坐标测试点和水平高度,最后做好其加固工作。
2.2、土方施工工艺
在对市政道路的土方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先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障碍物,再根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做好工程定桩工作,然后执行挖掘工作,并且在其左右预留相应的保护层;其材料的回填要严格地根据设计好的回填顺序进行,此后要对其进行整平和夯实,结合土壤的含水量以及硬度来确定和调整其压实次数。
2.3、混合混合物
首先,对每种材料来源进行分类,根据材料堆放的不同来源,进行样品试验。规格为每一个集料和沥青根据其严格的要求比例的成分。严格控制矿料和沥青材料的最高温度,通过调整沥青和矿料加热温度,确保沥青混凝土在1500°~160°的温度下,温度超过200°的,不宜使用。在验证试验后的配合下,满足质量生产要求。
2.4、混合料的摊铺
在铺装前,要检查下一层的污染情况,进行路面的摊铺时,并对每辆车进行试验,对不合格的材料和水的混合料应丢弃,路面无积水的情况下,采用浮动基准面铺装层和表面层的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挥的手保持恒速摊铺,摊铺室内饲料混合均匀以确保均匀、不间断摊铺。在操作摊铺机,避免双方的混合料斗中的混合料及时清除积累,确保冷却到预定温度或更少。
2.5、压实
压实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部分,地面的压实前,对于用到不规则的地方,应及时调整,铺装辊轧制的道路上在高温后立即在初始压力检查路面度和路拱和及时维修;复压到轮胎初始压力然后碾压达到压实度满足要求的程度后采用振动碾压路面;终压的碾压路面消除轮迹的使用。在压实过程中,控制初始压力和振动速度,过快可导致热材料和接缝的通道,在高温下应保证碾压混凝土,初始压力温度不低于130°,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道路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但市政道路施工会受到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网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测量的精确度必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附和水准路线,水准点分,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在起始点,终点,和长时间监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应设置永久性水准点,高程测量精度要求不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
3.2、原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是施工中最基础的要素,只有材料质量得到保证,整体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监理人员要高度的重视对材料质量的控制。采购材料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产品质量出厂合格证书的厂家,从源头处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之前,要进行抽样调查,确保质量符合规定,在进场之后,还要进行再一次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立即弃用,从每一个环节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和规定。
3.3、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企业单位之间竞争的核心,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了然于胸,企业单位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尽心尽力,缺乏了人才,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很难立足。鉴于人才的作用这么重要、这么明显,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就应该给予其以应有的重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培养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和管理人才。
3.4、重视施工工艺与工序的协调管理控制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在这诸多的因素中,施工工艺与施工工序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此,要想保证施工按照预先的进度进行与开展,并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应该采用恰当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要注意到施工中的一切细节。最后,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审查,确保施工技术对保证施工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工艺决定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等。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很少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先进施工工艺的引进,有效的改善施工技术,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立浩.关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探讨[J].门窗,2016,01:64-65.
[2]孙均平.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四川建材,2016,03:242-243.
[3]王哲.市政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61+263.
论文作者:侯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工程论文; 路面论文; 测量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