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孟凡晏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孟凡晏

济宁市兖州区兖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预制建筑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技术。此外,预制建筑满足了中国住宅产业化、节能和环保的需求,颠覆了传统建筑的实际使用,创新了建筑业和建筑领域。因此,它可以在未来的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应用分析

导言

中国逐渐增加了对装配式建筑的投资。由于其优越性,这项技术逐渐受到建筑行业内部人士的青睐和赞赏。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领域的扩大,它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从根本上实现提高预制建筑施工技术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研究,借助最前沿的概念和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分析其具体应用方法,优化其应用质量,旨在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完善基础民生建设。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建筑主要包括两个生产环节,即预制和组装。预制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要求加工项目内部的原材料。装配环节是将各种预制建筑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在现场进行装配工作。预制建筑具有环保、节能和建设周期短的特点,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业的主流。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制建筑发展较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影响了预制建筑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因此,建筑企业应当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不断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

目前,建筑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建筑空间太固定,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预制建筑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更灵活地进行施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空间需求。预制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选择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厂借助混凝土构件生产构件,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生产混凝土结构,以及通过专业运输设备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留有预留孔完成后续的灌注过程,最后与构件连接,形成了最后的构建主体,满足建筑结构强度需求。借助预制建筑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实现商业化生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预制建筑一般选择新材料来满足环保要求,以及建筑的正常照明、通风、保温和隔热要求,提高建筑质量,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用一些绿色环保材料,并通过一些装饰手段来确保整个建筑的美观。和传统的建筑类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不高,施工步骤更为简便,不需要全部在现场施工,可以预制部分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施工,这样就有效的缩短的施工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后续施工,各个构件施工和剩余现场施工可以同时完成。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预制建筑施工技术中,最常见的是预制复合板的安装技术,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避免安装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有必要严格控制安装方向,做好整体安装工作。距离安装位置30cm,调整层压板的安装方向和位置,确保安装位置和方向的准确性。层压板本身易碎,在安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这影响了其安装过程。因此,有必要通过使用外围支撑板来适当保护层压板,以避免损坏层压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增加建筑成本。提升板是复合板完全安装前需要预先安装的工作,选择合适的提升方法以确保提升的紧密性。在安装过程中,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撑,为层压板的安装提供必要的安装范围限制,并确保层压板安装的稳定性。施工完成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安装了双层结构,则需要双层支撑,并且安装完成后严格控制安装范围。叠合板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质量要求之后,拆除支板,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是预制建筑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预制窗户的施工过程中,螺栓和吊耳可以有效地连接到窗户上的预留螺母上。同时,在连接过程中,窗户的构件应该在距工作面300毫米的距离处完全连接。然而,在连接的过程中,它应该是一个整体调整的方向。螺栓形式的插入式连接孔墙非常好,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预制施工质量,还充分展示了预制施工技术的建筑优势。

3.3水平构件吊装

水平构件包括叠合梁、叠合板、空调板、楼梯等。吊装时,先吊装组合梁,然后吊装其余水平构件。水平构件现场吊装采用塔吊,作业半径和吊装重量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时,根据水平构件布置图和吊装顺序图,将水平构件吊装到位;吊装水平构件前,应清理连接件处的灰和浮浆。根据标高控制线,检查水平构件的承载标高,并对偏差进行切割、凿除或修复,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根据临时支撑的平面图,弹出地板上临时支撑点的位置,确保上下临时支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水平构件由特殊的组合水平提升梁提升,提升点数根据水平构件的宽度和跨度确定,确保应力均匀。吊装时,首先将水平构件吊离地面约500mm,检查吊钩是否扭曲或卡住,每个吊点的应力是否均匀,然后徐徐升钩至水平构件高于安装位置约1000mm,用人工将水平构件稳定后使其缓慢下降就位,就位时确保水平构件支座搁置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个别支座搁置长度偏差较大的水平构件用撬棍轻微调整。

4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预制建筑的构件必须保证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每个部件的部件连接出现超过规范的裂缝,可以确定该结构长期不合格。因此,有必要确保部件之间的连接具有很强的不渗透性。预制建筑的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破坏力,如地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构件的弹性工作状态。还必须确保装配式建筑的部件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以便在损坏后能够修复。

5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分析

作为建筑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地震烈度,以及建筑节能需求和结构特点,开发适用性更强的预制结构。在不断提高预制率的同时,项目的整体质量将得到保证,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紧密围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道路,预制复合构件和无应力构件的发展将逐步推进。充分发挥预制建筑结构各方面的特点,实现当前施工技术的全面改进,彻底改变以往长周期、大劳动力的建设方式。在不断完善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实现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规建筑构件设计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更高,为此必要要求设计师熟练的掌握各个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力学知识,并持续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动向,使得预制装配式构件更加具有安全性、稳定性,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多重优势,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所以,建筑施工行业应该重视施工的工艺与施工的质量。建筑施工人员应该总结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此外,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规范,在当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契机下,把握住机会,使其取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胡顺谦.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发展机遇与挑战[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129-131.

[2]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7,37(05):128-130.

[3]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门窗,2018(08):121-124.

[4]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37(09):140-142.

论文作者:孟凡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孟凡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