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仪对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输血治疗指导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军,陈明双(通讯作者)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46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凝血功能监测及输血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及输血治疗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量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输血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输血24小时后,观察组的PT、APTT、TT指标比对照组低,FIB指标比对照组高,具有显著差异。输血24小时后的PT、APTT、TT指标明显低于输血前,FIB指标显著高于输血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血栓弹力图仪指导临床输血可以明显改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效减少了血制品输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仪;危重症创伤;出血;凝血功能;输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155-02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事故的不断增加,临床危重症创伤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多,绝大多数患者的死亡原因是大量出血并无法控制。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应早期监测其凝血功能,使其凝血以及止血系统平衡恢复,并指导后续相关治疗。血栓弹力图简称TEG,它是一项动态监控凝血状态的技术,在临床外科逐渐被广泛应用[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2月的100例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包括26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年龄在19岁~70岁,平均年龄为(42.2±17.2)岁;对照组包括25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年龄在20岁~71岁,平均年龄为(42.5±17.3)岁。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凝血功能监测以及输血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血栓弹力图仪检测以及输血治疗的指导。根据患者的检测指标结果,对其进行输血治疗指导,具体内容:患者创伤处于出血状态,并且与正常范围相比,患者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TT(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至正常值1.5倍需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若FIB(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5g/L,则需补充冷沉淀凝血因子。TEG指导输血指标:R值大于正常范围,则补充普通冰冻血浆,补充标准为15ml/kg;若MA值小于70,则输注血小板制品;若K值大于正常值及α角<正常范围,则需补充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剂量10~15ml/kg、2~4U/10kg。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量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制品使用情况(x-±s)

由表2,输血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输血24小时后,观察组的PT、APTT、TT指标比对照组低,FIB指标比对照组高,具有显著差异。输血24小时后的PT、APTT、TT指标明显低于输血前,FIB指标显著高于输血前,具有显著差异。

3.讨论

早期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是极其重要的,可为临床输血治疗提高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技术相比,TEG是参考全血标本对凝血动态过程曲线进行绘制,不仅可以观察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间动态作用,还可以了解FIB的溶解过程以及血凝块的形成[2]。

综上,使用血栓弹力图仪指导临床输血,可以在有效减少了血制品输注量前提下,明显改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曾覃平,杜秀娟,彭碧,何芳,马永能.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中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4):514-516.

[2]张其俊,何爱文.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4):741-743.

论文作者:杨军,陈明双(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血栓弹力图仪对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输血治疗指导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军,陈明双(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