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作为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现代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如果把开展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就只有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素质教育。也只有这样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否则,就没有必要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体的教育

我国教育学著作一般都把教育定义为“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1)社会需要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所以,基础教育的两项主要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也自然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无疑,根据社会需要来理解教育的本质、规定教育的任务是正确的。但只从社会需要出发,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来培养,而不把受教育者作为人来发展,这是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特点。这种教育虽然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对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产生了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的建立、发展、改革和再发展是以人为起点和目的。西方各国18世纪就开始在“国家主权在民”原则指导下开始了现代国家的建设。法国《人权宣言》第三条宣称“整个主权的本源在于寄托于国民。”19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林肯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口号。新中国刚一成立就把国家的性质定位在“人民性”,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在现代国家,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人又是一定社会中的人,良好发展的人和良好的社会是相互促进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 而人则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发展的社会又为人的幸福生活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目的、促进人的发展。不把人作为目的发展,只作为工具来培养,不符合现代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本性,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不能不关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文艺复兴以前,西方的教育主要是为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服务,但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就开始以人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特别是在启蒙运动之后,教育更是以人的健全发展为目的。人的发展也就推动了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的一体化发展。这样,西方诸国在18世纪中期后就陆续进入了现代社会,西方文化蓬勃向上,繁茂昌盛,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世界文明主流。这就需要把人作为根本和目的,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的价值与尊严,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教育必须变传统的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为现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体。

素质教育的提出正好可以弥补和纠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偏差。素质指人所具有的必然性品质。从生物学看,人由于长期进化而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特别是有高度发达和复杂的大脑,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比拟的。大脑,是人学习和创造的生理基础。从心理学看,人的大脑具有思维和语言能力,人有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和需要,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从文化人类学看,人运用其思维和语言能力进行创造、积累和学习文化,从而使人的发展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这就导致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教育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现实和未来要求,积极、自主地内化文化科学知识,使其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正如马斯洛所说,人有使自己趋向于更健康、更道德、更智慧、更美好和更幸福的自我实现的潜能,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指导和促进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起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3), 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所以,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体的教育。这是对传统社会本位教育的改革。

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

传统教育强调从社会和教育者出发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的“适应者”。如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封建统治者的驯服奴仆;“文革”时期,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无产阶段专政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又成了培养各级各类劳动力的活动。强调人的工具价值是正确的,但人不仅仅是工具,在根本上人是目的。人有发展的需要、动力和资源,是作为主体存在的。马克思曾把人类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社会人对人的依赖、近现代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4) 还多次提到“人是主体”(5)。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把社会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18世纪以前是农业社会,之后为工业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陆续向后工业国家迈进。相应,在农业社会,人无力与大自然抗争,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人是依附于集体的,个人没有主体地位可言,也不需要个人有很强的主体性。但西方在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次对人的启蒙,人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人的主体力量得到开启、发挥和发展,也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力量的解放,才造就了工业社会。由于过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教育主要重视的是人的“占有”主体性的发展,即以占有或征服客体(人、物或自然)为目的。这时期人是主体,但却被物欲所异化。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的生命的践踏、单纯追求物质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核威胁、道德沦丧等问题,就使当代社会不仅要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时要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要求人成为真正的主体;积极的、自主的、创造的、自律的、伦理的主体,也即价值主体。可见,人的主体性的呈现和发展是人的内在需要,是必然的过程,如果压抑其发展或呈现,人就不能健康成长。我们还可以从个体的发展来说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必然性。皮亚杰等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对此作了证明,即人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的内化和建构,从而使自己成为主体。

素质教育正是一种现代主体性教育,它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学生已有素质为基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内化教育者所呈现的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的素质不断得到发展,并使自己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负责的,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的主体。发展人的主体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解放人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趋势。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如美国1989年提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和过负责的生活”(6); 日本临教审关于教育改革的四次报告都是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1.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2.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3.做面向世界的日本人”。(7)所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完全从社会需要出发,就必然会忽视个体的整体发展,所以我国教育长期重视的是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文化知识教育又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方面,强调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但现代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劳动力,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精神丰富的人。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把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德、智、体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活动。这是人类教育的理想,而这一理想只能在现代社会才能成为现实的目标追求。众所周知,马克思对此作过科学论证。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代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质上都是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所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科学性毋庸质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

但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有限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应根据人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21世纪发展的未来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想的指导下,对全面发展的教育作出有效的、现实的规定。与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所提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整体教育”、“和谐教育”、“主动教育”等等提法相比,素质教育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揭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质,即基础教育是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的过程。生理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心理素质是人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是人发展的核心。人的生理素质发展符合生物学规律,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得到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对人的心理素质发展和文化素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人的心理素质主要是知、情、意构成的,是这三者的整合。心理素质也是需要发展和提高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证明,由于心理不健康引起了人的许多心因性疾病。心理疾病对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严重危害。西方社会已饱受其苦。文化素质是社会人的本质体现,是个体以生理素质为前提,以心理素质为基础和动力,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学习、内化而形成的德、智、美等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从素质的结构来说,素质教育就是使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得到系统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四、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公平竞争的教育

人与人的素质是有差别的,人的素质要素之间也是有差别的。素质教育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人与人的素质的差别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能长善救失,得到理想地发展。但素质教育不是要废除我国现行的考试体制,而是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方法诸方面,使每一个人的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选拔和考试制度的存在必然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会使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尽管这种竞争有负面效应,但其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其负作用,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校长办学的积极性和动力,可以增强教育的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使教育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须留意的是,反对应试教育和根除片面追求升学率,如同泼脏水,切莫连同合理的、有用的考试也一起泼掉了。在一个竞争的世界中,教育中亦必然有竞争。考试竞争同任何正当的竞争一样在主要方面有益于人的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企业没有竞争就会出现浪费、效率低一样,没有考试竞争和压力的教育肯定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也不会产生高效率。

公平竞争并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需要改革,变我国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为以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对学生发展应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仅仅靠一次性考试定终身。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也同样是综合评价,不能仅仅看升学率的高低。这就是说,对考试制度要作结构性改革,使考试制度成为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工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以过程评价为主。学生发展和教育是一个过程,终结性评价虽必不可少,但好的结果主要在于过程。评价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得到良好地展开,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提高,只有做好了过程的评价,才能获得好的结果,如果忽视了过程评价,就象农民种庄稼不问日常耕作而难以取得好收成、工人生产不注意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而难以获得好产品的结果是一样的。

作为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逐步走上以法治教的轨道,由传统教育管理的人治走向法治,以确保素质教育的真正开展。同时,素质教育的开展也要求教育者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总之,素质教育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的发展的特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政方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注释:

(1)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第3页;南京师大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页;等等。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3)同上,第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2—10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37页。

(6)《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第8页。

(7)《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第476页。

(8)《服务导报》,1996年9月14日。

标签:;  ;  ;  ;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