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供电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郭中民,田沛华

简论供电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郭中民,田沛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735100

摘要:供电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如果不规范,则很有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供电工程施工管理与其他工程施工管理有所不同,具备粗放管理与精细管理两种模式,需要兼顾各方平衡,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提升效率。

关键词: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粗放管理;精细管理

工业经济大发展需要大、干、快、上,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迅速耸起的现代建筑物,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之一便是供电工程。供电工程作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施工,在我国有明确的建筑施工管理规定,但由于理论的延迟性,很多规定在细节方面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供电工程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难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1]。供电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更为明确的、可行的施工管理规定,以避免施工问题,乃至施工事故的发生。

1 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了。虽然目前我国供电工程大多数相关组件及设备都实现了自动智能化,但未能实现真正的自动智能化应用,而且也未能制定出匹配的供电工程施工自动智能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主要有如下几点状况:

1.1 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我国供电工程的高速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可以说供电工程这个行业仍处于“幼儿期”,在只注重经济指标发展的同时,忽略对自身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考核与管理,以致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动智能化时代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变化,并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还带来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供电工程施工中上下游环节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没跟上,上、下游环节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或提前,造成资源调配不均,从而影响了整个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1.2 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制定缺乏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现阶段,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除了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及项目施工标准外,更多地遵循了行政管理的行政体制,这是由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的承建企业的性质而决定的,未来电力行业市场化后,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还在于其在制定之初,未进行前瞻性调研,而且也未考虑未来供电工程的发展趋势[2]。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指路灯,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那么必然会造成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有可能会引起混乱、杂乱、无序,影响整个供电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1.3 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

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以行政管辖的方式为主。管理机制虽然较严密,能很好地落实上层对电力产业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管理机制显然有过僵化,缺乏一定的市场灵活性。供电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导致某些施工工程的停滞,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从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4 管理岗位职责不清

目前,我国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的设置可以用名目众多来形容,一个正职带领七八个副职的情况并不少见,管理岗位的繁多,造成了管理职责不清[3]。管理岗位职责不清,事无专委,及至发生了事故或出现了问题,会有出现推诿、推卸责任的情况,从而造成管理混乱不堪,有事无人管,有人管却无事可行的状态在某些供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态。管理岗位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管理混乱,而且还造成了资源过度使用与资源极度缺乏的两种极端情况。

1.5 精细化管理不足

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由于各项资源的匹配性不足,从而造成了目前供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以粗放式管理为主,而精细化管理稍显不足。粗放式管理偏重的结果是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无序、效率的低下。精细化管理不足不仅有管理制度设计上的影响因素,更有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精细化管理不足往往会带来一定的不良管理后果,而往往这种后果的前兆是隐藏的,很难被发现,一个不慎,会引发后续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精细化管理不足无法使供电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实现完全的状态,总会留下漏洞。

2 解决对策

以上所述的种种管理现状如无法获得一定的解决之道,必然会对整个供电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如前所述的种种管理现状,并非无解,只要细心用心去做,总会有解决对策,略述如下:

2.1 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如前所述,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低下会给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具体实现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从外部招聘具备管理业务知识技能的人才,直接放到管理岗位上,让这些管理人才为公司服务,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二是从内部,即现有的管理人员中,挑出资质较好者,对其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4]。这两个实现途径孰优孰劣无法比较,某些情况下,直接招聘比内部业务培训的成本更低,而某些情况下,业务培训的效果不如直接招聘。选择哪种实现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途径需要高层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进行取舍。

2.2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从制度的制定层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管理制度,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制度,否则的话,随意、经验式的管理制度会很快被历史所淘汰,无法适应现有的管理工作需求,对管理非但无法形成引导、规范之责,反而会成为管理工作的桎梏。因此,需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管理制度能更好地为管理工作服务。

2.3 制定灵活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科学,是严谨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操作实践中,尤其是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中,现场情况复杂多变,相应的管理机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弹性,从而根据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2.4 明确管理岗位职责

管理岗位的职责需要明确,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表,并制定相应的岗位绩效考核机制。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可以有效地防止管理岗位职责不清而带来的管理混乱,明晰岗位职责后,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正轨,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与优良质量。

2.5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供电工程施工管理不仅需要粗放式的管理,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配合、弥补粗放式管理带来的大而化之的管理现象,电力行业未来将进入自动智能化、大数字时代,更需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可以给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并且为供电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未来供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大趋势,不得不重视。

3 结语

供电工程施工管理虽然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但是并非一团乱麻,通过科学的管理、灵活的管理机制,则能很好地实现高效、有质量的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大数字时代,供电工程施工管理必然会迎来一场变革,在变革的前夜,公司、管理人员都需要做好准备,以积极、创新的姿态迎接这场变革,同时,应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益光.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2514-2514.

[2]胡方.简论电气工程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91-91.

[3]董娜.简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111-00111.

[4]孙昌平,黄军.试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00252-00253.

论文作者:郭中民,田沛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简论供电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郭中民,田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