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临床分析论文_杨艳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临床分析论文_杨艳

杨艳

四川省安岳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安岳 642350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式,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74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对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式,将其设定为观察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的情况、术后恢复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同期应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体温的恢复时间等诸多方面同对照组患者对比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剔除肿瘤的数目上,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适应症之下,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子宫肌瘤;经阴道;经腹腔镜;临床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application of transvaginal uterine fibroids eliminate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has obtained the consent of the patients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to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or pati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transvaginal uterine fibroids rejecting operation treatment, to b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nursing staff for patient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same perio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uterine fibroids eliminat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time of surgery, surgical blood loss, anal exhaust time,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had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excluding the tumor,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atient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under certain indications, application of transvaginal uterine fibroids eliminate intraoperative treatment can obtain idea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less surgical trauma, rapid recovery and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worth to populariz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 Transvaginal; Laparoscopic;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子宫肌瘤是当前女性生殖系统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肿瘤,据相关数据表明,在育龄期的妇女该疾病的患病率在25%左右,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绝大多数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临床中主要以子宫切除与子宫肌瘤剔除为主,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的不断广泛,在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我院通过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74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将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手术的特征为:患者的子宫不会超过妊娠16周的大小,阴道较为松弛,子宫的活跃度较高,附件并无病变情况出现,患者年龄在21岁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3.7)岁,其中有6例患者具有盆腔手术史,4例患者具有剖宫产史,患者子宫的大小在6周至16周之内,平均大小为(9..6±1.9)周。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40例,对其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3.1)岁,4例患者存在着盆腔手术史,2例患者具有剖宫产史,患者子宫的大小在6周至16周之间,平均大小为(8.7±2.4)周。

1.2方法

1.2.1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1)在手术前对患者手术的禁忌症进行检查,保证其阴道无炎症存在,对患者的阴道进行3天的清洗[1];(2)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或者硬膜外麻醉同腰麻相联合的麻醉方式,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对患者进行经引导子宫肌瘤剔除术;(3)在完成手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在其腹腔内留置引流管,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现象的出现[2]。

1.2.2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1)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处理;(2)对患者常规地放置举宫器,在成功地进行气腹穿刺后,对患者的腹部进行三孔穿刺,对于手术困难的患者可以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四孔法,对于子宫肌瘤可使用高频的电刀予以剔除,对于创面活动性的出血点可应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并将瘤腔进行缝合,保证子宫表面的光滑程度[3]。

1.3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实验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与处理,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并应用t检验的方式,当P<0.05时可认定组间的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术中治疗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在手术中的各项指标,如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在剔除肌瘤的数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在手术中治疗情况的对比

指标对照组(n=40)观察组(n=74)

术中的出血量(ml)431.8±94.3423.7±74.3

手术的时间(min)86.5±30.283.4±28.6

剔除肌瘤的数量3.2±2.45.8±2.5

2.2两组患者在术后情况的对比

经过我院治疗,两组患者在经过我院的治疗后均顺利地出院,其术后各项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体温的恢复时间,尿管留置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各项指标的对比

指标对照组(n=40)观察组(n=74)

术后体温的恢复时间3.2±1.33.4±1.6

尿管留置的时间2.1±0.82.4±0.7

肛门排气的时间1.9±1.11.7±0.9

住院的时间7.6±1.27.4±0.8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孕龄妇女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肌瘤,是否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临床的实际情况,肌瘤的大小以及生长的速度、患者的生育状态等,当前临床之中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等,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已成为了当前临床中最为主要的手术方法,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其应用的效果尚且并未得到权威的认证[4]。

我院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的方式,并对分别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的结果表明,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体温的恢复时间等诸多方面同对照组患者对比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剔除肿瘤的数目上,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一种有效术式,本身仍有其难点,具有经阴道手术的局限性,术者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手术经验,熟悉盆腔及盆底解剖结构,如果曾有腹腔手术史,存在盆腔粘连者时,术中要仔细分离粘连,分离粘连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术前要仔细检查,明确肌瘤位置,根据肌瘤的位置,选择前穹隆或后穹隆切口;对于肌瘤大,子宫翻出困难时,可钳夹住肌瘤,在剥离的同时,将肌瘤分块剔除,直至肌瘤全部挖出,如术中明确难以切除,要及时改变术式[5-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一定的适应症之下,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淑凤,李桂荣,姬明杰,等.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微创术式临床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30-31.

[2] 高文旃,赵树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7,6(1):43-44.

[3] 黄浩,王刚,刘霓,等.电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10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305-306.

[4] 朱金萍,吴丹.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56-57.

[5] 柳晓春,谢庆煌,陈龙.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9):565-566.

[6] 肖青,唐家龄,薛素华,等.腹式、阴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4(02)

[7] 袁宏,付华.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 2004(S1)

[8] 梁洪.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临床分析[J]. 医学文选. 2004(03)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临床分析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