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论文_雷建雄

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论文_雷建雄

新疆北屯电力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用电需求量增加的同时,用户对电力电能的质量及其可靠、稳定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系统匮乏测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保护与控制其系统,能做到实时监控,更好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良好的高效性,其已成为了电力系统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状况概述

电力系统是通过在传感器、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运行与发展的,并且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就是,电力的安全可靠运行时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传输信息达到正常运行来实现的。在进行工作时需要通过通信技术进行收集信息以及控制供电能力,因此只有对通信系统进行完善才能将自动化水平科学应用,对整个系统通过设置相关的传感器进行全面控制,从而将收集到的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交换和传递;系统想要进行自动化运行就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的高级应用,通道进行双向运输相关数据来实现电力系统在工作时的顺利进行。

2、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电力自动化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首先,在供配电系统的传统运行模式下,不但需要大量的维修保养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故障进行维修保养、管理,且部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设备要求人工操作,因此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着极高的隐形运行成本与人工运行成本。而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但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故障率,而且在供配电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时,将故障范围与元器件损毁问题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隐形成本,更实现了对供配电系统工作团队配置的精简,极大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成本。

第二,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对供配电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远程管理。首先,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借助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及监测设备,实时监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实时管理、系统调节,以及在运行故障出现的第一时间开展故障处理工作。

第三,在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模式下,管理人员只能在供配电系统的配置设备上进行操作管理,而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将信息化电子技术与供配电系统进行完美结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设备参数来进行远程遥控管理、系统控制调节。

3、电力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3.1监视与控制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系统增加了 DMS 系统技术可以随时监视得到系统运行参与以及工作状态,并能做到运程控制与操作配电设备,使用操作性能非常灵活,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的同时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时间,并很大程度节省了运行成本。

3.2监视电能的质量及其分析

DMS 系统可以能够在线监测及反馈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电能质量问题,如: 电压波动、电压差错、电能因素等等,同时能够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将设备运行状态过程中的电能波动情况记录下来,作为基础参考依据,对电能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把故障的风险降到最低,并能减少故障停电时间,进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

3.3监视电气火灾的状况

通过无间断地在线监视设备损耗的变化曲线以及终端设备温度变化情况,以此来防范电气发生火灾。在电气火灾准备发生的前兆,系统就会发出相关警报声音,同时自动记录下来,能够通知联系到管理人员,让相关管理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把火灾风险处理解决,保证了配电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安全地工作,也保障用电用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配电调度自动化的有效管理

通过对数据自动收集与监视控制,电网电压实现自动化管理,以功率因数、无功电流等参数,自动控制补偿电容器或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档位来达到无功平衡、减小线损、改变运行电压等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远动信息、故障报告等等,迅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快速查找出故障问题进行诊断。

4、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方向

4.1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质量检测层面中的应用

首先,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质量检测层面中的主要应用作用有:对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对电压、电流的波动范围进行检测等。不但实现了根据供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要求来智能调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在供配电系统出现电力故障时,向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切断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元器件与其他运行状况良好的元器件之间的联系。其次,在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模式下,运行故障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相关管理人员与管理部门并未构建完善的运行故障数据分析与数据记录工作,没有充分汲取各类型系统运行故障问题的经验。而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设备故障出现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应急措施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系统运行故障的主要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储存。而在供配电系统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各类型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故障的故障管理水平逐渐提升。

4.2电气自动化对供配电系统信息化网络的构建

在供配电系统的传统运行模式中,管理数据的记录、运行模式的调整等管理环节都需要人工进行开展,而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构建起了供配电系统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管理人员不但实现了笔者上述提及的对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网络控制管理,还实现了通过构建供配电系统内部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来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科学性。第二,在供配电系统的传统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经验不足,对运行参数、各类型运行故障都缺乏深入了解,也是导致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低下、故障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随着供配电系统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的构建,管理人员可通过对供配电系统运行日志、故障处理案例的数据调查分析,来实现对自身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4.3电气自动化在推进供配电系统管理体系完善层面的应用

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与质量检测,对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体系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使得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供配电系统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改革工作,构建起了明确、科学且完备的管理体系,并将其具体管理职责范围精确至小组、个人,显著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电力故障发生的几率,极大提升了电力供电质量水平。其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终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并能做出相应及时调整,保证供电电压在规定合格的范围之内,提升用户用电质量。另外,能迅速检测出故障发生点和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时掌握电源故障的信息,减少人力和维修时间,便于维修人员能快速抢修,恢复正常供电,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康乾,向德军,胡鑫,周睿.电力交易系统自动化测试原则与方案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06):197-198.

[2]陈玉洁.浅析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安全控制性[J].低碳世界,2019,9(06):88-89.

[3]高嘉良.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构架[J].四川水泥,2019(04):157.

[4]贾尚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6):207-208.

[5]李兆宇,张雪芹.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238.

论文作者:雷建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论文_雷建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