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_利率市场化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风险管理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利率形成机制和利率水平的改变,它将给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激励约束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迫使其改变原有的经营策略、业务结构和运营模式,最终反映为商业银行风险轮廓(Risk Profile)的改变。为此,商业银行需要从风险管理理念、架构、政策、流程和工具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调整,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轮廓的影响分析

从国际实践和调研情况来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内在激励约束可能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变化。一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交织演进,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无法再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实现收益的长期稳定增长。商业银行必须改变原来以提升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的经营理念,转变为兼顾规模与价格、量价平衡的盈利模式。二是在短期内利差收窄和资金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商业银行追求非利息收入的激励将大大增加。三是对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客户”的收益贡献将下滑,商业银行将努力通过市场细分和资产结构调整,提高中小客户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占比。但是,这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更高收益的同时,也会引致更高的风险。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形成机制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商业银行内在经营目标和行为的转变,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轮廓产生深远影响,是驱动商业银行风险轮廓改变的原动力和出发点。利率市场化将会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风险相关性等会产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为应对短期内利差收窄,将寻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风险偏好可能会上升。利率波动加剧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及其相对影响会上升。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匹配的复杂度,并会改变其稳定性,流动性风险将更加复杂。如果银行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在缺少有效信用风险管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外,风险关联性和战略风险也可能会显著上升。深刻地理解上述传导路径,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把握风险轮廓变化的本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可能会提升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成本提高、大客户脱媒和利差缩窄等将削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迫使其寻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从客户和业务结构上看,商业银行的新增信贷资源可能更多向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业务等收益较高的领域倾斜。但是,这些领域的风险也较高,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将会因此而上升。例如,美国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增加了大量的房地产贷款和当时盛行的杠杆收购贷款等高收益兼具高风险领域的贷款,其中房地产贷款占比从1985年之前的25%左右提高到了1990年的40%以上。根据调研的反馈信息,中资银行也拟将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综合经营和资金交易等风险相对较高的业务作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二)利率风险及其相对影响可能会上升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将受到资金供求、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波动加剧且难以预测;同时,内嵌选择权产品的行权可能性增加,利率风险将可能更加频繁地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现实损失。商业银行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将随之而上升(详见表1)。例如,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不仅会受中央银行不对称调整存、贷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将因为市场资金供求等的变化而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基准风险将加大。在我们的调研中,商业银行普遍反映,目前存在“长资产短负债”和资产重定价滞后于负债重定价等现实问题。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这会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重定价风险。作为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影响的风险,利率风险正在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三)流动性风险状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利率市场化允许商业银行更加灵活地运用价格工具吸收存款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但同时也增加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匹配的复杂度,改变了资产负债项目的稳定性。从资产方看,低流动性、高收益资产的占比将趋于上升。部分商业银行反映,为提高资产组合收益,将会尽量压低资金备付水平,减少低收益资金占用,如降低高流动性、低收益的国债和央票的占比,增加更复杂的信用债和抵押贷款证券(MBS)等的占比。从负债方看,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可能会下降。存款利率浮动之后,不同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异将加大,各项存款,特别是同业存款在银行之间的流动频率可能会加快,流动的规模也可能会加大;贷款提前还款和存款提前支取行为发生的概率可能会远大于以前。这些都将加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脆弱性。此外,商业银行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将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放大财务杠杆,提高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利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会提高资产的杠杆化收益,但这些业务和交易的现金流预测难度更大,其流动性风险更加难以识别。

(四)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能会加大潜在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对授信客户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以及对项目融资效益测算的难度可能会普遍增加。调研中许多商业银行表示,一旦存款利率上升,它们将被迫提高贷款利率,实现“高进高出”,或调整业务和客户结构,以实现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如果缺少有效的风险管控,这可能会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借款成本上升使得一些优质客户选择其他融资方式,能够支付较高利率的往往是风险较高的客户,从而形成逆向选择;而一些客户可能会从事高风险活动,以获取高收益来覆盖高借款成本,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五)风险关联性可能会显著增强

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相关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不同金融市场、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多样化,风险可能会更容易快速传递。其次,不同风险之间的原有边界可能会逐渐模糊。商业银行资产价格的变化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定价放开之后,各类风险更容易通过定价相互转化。最典型的是,贷款利率上浮使得授信客户经营和财务成本攀升,利率风险可能转化为客户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再次,随着存款波动性加剧,商业银行可能会拓宽批发融资渠道,扩大其银行间市场短期拆借、回购业务的力度,以保持适度流动性。但是,这些措施同时也可能会提升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关联性。

(六)战略风险的重要性可能会凸显

随着传统信贷业务和大客户盈利贡献度的下降,一些商业银行将放弃“信贷为王”的传统经营策略,尝试走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战略选择,应结合自身比较优势,权衡各种战略的资本、收益和风险,并随着宏观形势发展、金融脱媒演进、金融市场深化等进行相应调整。相对于利率市场化推进之前,商业银行的战略不仅要经受经营环境的考验,还要接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战略选择的失误、进入新领域的不确定性等,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战略风险。

二、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与利率市场化要求之间的差距分析

相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基于问卷调查、定量影响测算以及调研讨论等之上的分析发现,在风险治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银行稳健风险偏好框架的构建尚不成熟,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做好量价平衡和风险收益平衡是商业银行面临的艰巨任务;信贷管理模式、对新产品新业务的信用风险管控以及信用风险量化技术,在利率市场化的挑战面前也显得较为薄弱;在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方面,风险偏好和限额设置不健全,表内外对冲工具与管理手段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计量和管控能力仍然不足;流动性风险管理也普遍面临结构性管理、中长期流动性风险预测、现金流缺口计量“三大短板”,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风险敏感度、精细度和全面性等都有待提升。

(一)风险治理方面的差距

在风险理念方面,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停留在防御型或边界型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尚未实施积极型风险管理模式。在防御型风险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是通过回避风险、放弃一定的收益来减少可能的损失;在边界型风险管理模式中,商业银行则是设置风险边界,并放弃边界以外的市场。而在积极型风险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将从被动接受风险转向通过主动的风险选择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长期以来,由于利率管制以及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的强劲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在不主动承担风险或者只承担较低风险的前提下,便可获得较高收益。但是,利率市场化将根本改变商业银行生存环境,商业银行必须从被动的风险控制走向主动稳健的风险管理,其风险管理能力也需要相应提高。

在风险偏好方面,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框架和指标的构建尚不成熟。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确定与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方面存有困难,许多商业银行还不具备构建稳健风险偏好的能力;另一方面,如何主动承担风险,并设计合理的风险偏好指标及其阈值,也是商业银行风险治理面临的一大挑战。商业银行既要获取收益,又要避免过度介入高风险市场,其风险偏好管理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仍比较分散,集中统筹管理风险的力度不足。虽然已有不少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架构、流程和信息系统,但在操作层面上仍主要针对单一风险。商业银行不同类别的风险一般由不同部门分别承担,这体现了专业化要求;但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畅,风险管理部门的牵头管理作用有待加强(详见表2)。同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统筹管理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对风险相关性和风险传染的识别和计量能力欠缺,信息系统尚无法实现对各类风险暴露的加总整合。此外,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基础数据不完善、数据质量较差等问题,尤其是缺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数据积累,部分利率风险数据还需要手工收集。

风险治理模式方面,商业银行资本、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待重新审视和平衡。调研中不少商业银行反映,在利率定价和审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限额设置以及制定业务计划等方面,风险管理容易让位于业务扩张,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倒逼资本补充和降低风险底线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做好量价平衡和风险收益平衡,对商业银行而言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

以往针对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客户和资产结构调整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据了解,不少商业银行已将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但下列风险和问题值得关注。一是许多小微企业所在行业并非主流行业,商业银行原有行业信贷政策一般很少涉及,授信政策专业化和市场细分不足:二是小微企业本身由于报表不真实和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信用风险较高,而商业银行通过授信调查“还原”其真实财务状况的能力普遍较弱;三是小微客户数量多、风险分散且复杂,部分商业银行还不能通过集中审批、系统自动打分来加快审批速度和有效识别风险。此外,不少商业银行还反映,为贴近市场和提高效率,将被迫下移审批层级和授权,这也有可能加大风险。从国际上看,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的信贷成本一度大幅波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商业银行在转向中小企业后,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没有相应跟上。

随着创新产品的持续推出和交易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将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为提高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可能会持续推出新产品,衍生产品、投资和同业业务规模可能会因此上升。但是,复杂创新业务的信用风险较为隐蔽,难以监测。对于非信贷业务客户的真实情况,商业银行难以通过“接触式”尽职调查了解,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缺乏集中的信贷管理和额度控制,其信用评级、风险监测和管理都需要极大的改进。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与利率市场化要求相比,还存有较大差距。利率市场化将会给商业银行的模型参数估计带来结构性变化(Structural Break),从而给其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贷款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精确计量带来较大挑战;同时,商业银行用于估计风险参数的历史数据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经济下行时期的信用风险计量还不成熟。

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的管理能力优势和规模优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利差收窄的双重压力。由于计量技术和专业人员的缺乏,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距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差距更大。例如,现有信用评级标准尚未覆盖所有客户,且未与贷款定价建立起直接联系;计量模型和系统建设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为滞后,风险识别能力相对不足;风险管理技术应用不充分,一线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需要较长时间等。

(三)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

相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制还存在多方面的差距(详见表3)。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偏好指标及限额设定机制不健全。当前,商业银行尚未在总体风险偏好框架下建立明确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偏好,部分商业银行未将利率敏感性缺口限额、净利息收入(NII)波动限额、经济价值波动限额等利率风险常用指标纳入限额体系。限额设置也主要是参照历史经验和监管要求,尚不能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风险管控能力进行调整,阈值的确定还未经过充分讨论和验证(详见图1)。

利率风险缓释与控制的手段缺乏。从表外对冲来看,目前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尚不发达,交易不活跃,难以满足商业银行有效对冲利率风险的要求。从表内调节来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调整存贷款期限结构、投资久期和同业拆入/拆出结构等对冲利率风险,且只能通过到期或新发生业务进行,调整力度和效果有限。从压力测试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尚未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应用于日常风险管理之中;而在已开展压力测试的商业银行,测试设计较为简单,未综合考虑多因素共同作用对利率风险的影响,并且对利率风险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转移考虑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控制工具。

利率风险监测计量工具和系统有待改进。利率风险监测方面,商业银行现有的监测方式和系统主要适用于利率管制状态,监控频率和时效性需要提高。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平台,将包括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在内的所有利率风险敞口集中监控和限额控制。计量分析方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以静态重定价缺口测算为主,还不能实现动态情景模拟分析,且收益模拟分析和经济价值分析的运用也不充分。计量能力和结果运用方面,利率波动情形下的利率风险计量能力仍然不足,对复杂结构性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利率风险计量能力欠缺,并且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对计量结果和动态情景分析难以达成一致结论。

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刚刚起步,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一是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后检验、参数调整和限额管理等相应流程,有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更多是在做定价审批,还没有承担利率风险敞口管理职能。二是利率风险指标体系尚不健全,对风险监测和控制造成了较大障碍。据调研掌握的信息,有的中小商业银行使用的指标仅有净利息收入、久期和重定价缺口,有的甚至还没有使用利率风险指标。三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模型尚处在初步建设阶段,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计量方法单一,偏重于静态分析。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普遍面临“三大短板”。一是重头寸管理,轻结构性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性管理技术欠缺,对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同业负债比、最大十户同业融入资金比例等负债的结构性指标重视不够;对资产结构的细分也不够。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的现金流属性进行匹配和结构调整的能力还很薄弱。二是重报告期时点流动性指标,轻未来中长期流动性风险预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现金流波动可能会加剧,而一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还不能按日计算,也不能预测未来每日的现金流,缺乏对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分析。三是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轻流动性缺口计量和压力测试。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各类负债的流失率、货币市场融资能力和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均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当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缺口的计量还难以满足利率市场化后的需求。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危机,很多银行仅是对照监管要求简单设定压力测试情景,并以此计算现金流缺口和最短生存期,因而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后的复杂情景要求;部分商业银行现有的压力测试未能充分考虑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还难以做到复合因子假设。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有待完善。一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的风险敏感度和精细度还有待提升。目前,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流动性指标主要基于静态合同期限预测现金流,甚至不预测现金流而只根据产品账面余额推测流动性风险;部分指标只关注存贷款状况,没有涵盖全部资产负债业务;部分指标计算频率偏低,且不能测算分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合格的负债稳定性指标还没有建立,对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缺乏系统全面的监测指标体系。虽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两个指标可以覆盖到表外业务,也考虑了存款稳定性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但其在我国银行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还有待检验。另外,这两个指标的计量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上百个基础数据和商业银行多个部门配合,很多项目需要手工填报,差错较多,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还难以满足月报或旬报的频率要求。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流动性计量分析方法不足。从负债来看,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开发了无到期日产品期限模型、提前还款模型、提前支取模型等,但对利率波动情景下客户行为变化和存款稳定性的分析预测还不够准确和全面;从资产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对资产变现能力缺乏足够精细的分类以及信息系统的支持,缺乏对市场能够接受的可变现资产规模和价格进行预测的方法,甚至对哪些可用作备付资产都心中无数。

流动性风险管理与业务运行的结合不够紧密,表外业务、集团层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较为薄弱。首先,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负债稳定性下降和流动频率加快,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根据流动性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部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仅停留在指标监测和分析层面,还不能及时引导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其次,担保、承诺类产品一旦发生垫款将削弱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部分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对这类银行流动性的考虑还不够审慎;同时,商业银行对回购、资产证券化等复杂表外产品的现金流分析也比较简单。再次,商业银行的管理资源主要投入到银行业务和境内业务之中,对非银行业务、境外业务流动性风险的并表管理能力薄弱,实践经验欠缺。

此外,与利率市场化和新监管标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相比,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小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主要通过期限指标分析,且更多的是依靠主观判断,缺乏流动性管理系统和相关工具、模型的支撑。不少中小商业银行还无法对流动性风险水平及资产储备进行前瞻性管理,未建立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客户行为模型分析、压力测试等也都还未开展。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从国际经验看,国外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过程中,风险偏好和中后台风险管理的加强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提升了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运用更丰富的对冲工具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行风险偏好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权威性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体系普遍比较完善,涵盖各类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偏好指标。例如,加拿大皇家银行设定了全面的风险偏好指标体系,并定期对风险轮廓进行评估。该银行对其分支机构施加风险偏好七个方面的约束,其中之一是流动性和融资风险的稳健管理指标。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设置了风险偏好总监专岗和风险偏好工作小组,并要求包括利率风险相关部门在内的每个业务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各自的风险偏好程序开发,以推动风险偏好约束的落实。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调查,一些先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与战略、业务计划、财务之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联系,通过推动风险偏好框架的设计和运作,做出最优的风险/收益权衡。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重新审视并建立良好的风险治理架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一方面来自其专业化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来自风险管理在绩效考核中的重要地位。专业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提升了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而绩效考核机制的设置,则增强了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以汇丰银行为例,信贷人员能在早期多大程度发现潜在问题账户,以及能否获得满意的结果等,都是重要的考核要素。由于业绩考核和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因而强化了一线信贷人员的风控意识。

(二)强化中后台的风险集中管控

国际经验表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应与业务特点相适应。例如,富国银行将风险管理团队嵌入前台营销团队(对公和中小企业),同时在营运部成立零售和小微贷款的后台处理中心,对审批、放款、贷后监测和催收等进行集中批量处理,有效提升了贷款管理的效率(详见表4)。一些国外商业银行具有独立的中台来监控流动性组合,根据设置的资产组合规模和期限结构目标,管理流动性组合的各项风险敞口;还有一些国外的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集中的抵押品管理,监控衍生品、回购和证券借贷等抵押品融通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敞口。由集团司库统一管理利率风险也是国外商业银行中较为通行的做法,即司库通过与业务条线或分支机构开展内部拆借交易等方式转移利率风险。例如,JP摩根银行的管理系统在设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时考虑了提前还款、利率重定价日、利率可变产品的利率封顶/底等众多风险因素,并且对定价假设进行动态调整,以将利率风险转移到司库进行集中管理。

(三)加强对资金集中度风险的控制

美国大多数的大型银行从融资计划着手,力求将融资计划与资金来源合理配置。其商业银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融资计划与涵盖零售、批发、有担保和无担保的多种资金来源相匹配,以避免利率风险敏感度过度集中。香港地区的银行则从负债期限结构、利率敏感度、有担保和无担保融资的比例和融资来源的币种集中度等方面,加强融资集中度的控制,避免对单一融资来源的过度依赖。

(四)定期评估融资渠道和净现金需求,促进资产负债现金流的匹配

美国的大型跨国银行定期评估自身获取资金的能力,以确保其各个渠道筹集资金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同时,美国的银行机构普遍侧重对担保品头寸的定期评估和监测,通过内部报告机制,将利率变化敏感度等其他重要信息及时提供给管理者。香港地区绝大多数银行定期对重要融资来源进行评估,以达到香港金管局的要求。例如,外币头寸较多的批发银行要多样化各币种的融资来源,零售银行要多样化存款来源。同时,香港地区的银行普遍重视净现金需求预期的评估,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下各类净现金流到期日状况,并在时间序列中予以合理分配。

(五)深化金融创新,增加风险对冲管理工具

国外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等手段,增加主动降低风险的对冲工具,以减少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一是通过创新利率期权、利率远期协议(FRA)和利率互换(IRS)等标的资产为货币价格的衍生品,实现货币价值发现职能,规避利率风险。二是通过创新信用违约掉期(CDS)等衍生品,转移信用风险。三是通过创新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支持证券(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等,提高资产的可变现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

(六)开展风险相关性研究,有效运用于风险管理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银行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联合分析,并在风险计量中加入了衡量风险相关性的模型,注重风险的统筹管控。这些国家的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利率和资产质量、流动性之间较高的相关性,不断发展风险相关性计量方法和监测机制。一些跨国银行则已开始基于期权分析,来估计不同借款人的期望违约率,以反映信用风险与市场利率同时变化的效应。此外,这些国家的银行对固定利率债务和浮动利率债务定价方法的实践,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银行业深化对风险相互转移的识别。

(七)不断完善压力测试方法和技术

即便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国外商业银行就已经格外关注利率变动对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它们的良好做法归纳有三:一是设立全面的利率变动压力场景和客户行为模型,准确分析利率波动对客户行为的影响。二是不断完善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三是对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极为重视。巴塞尔委员会下设的研究工作组(RTF)也专门成立了流动性压力测试小组。该小组对美国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案例研究表明,存款保险覆盖与否对存款流失率意义重大①,而是否是核心存款则对存款流失率影响不大。

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因素和风险轮廓的变化要求其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全面的、实质性的变革。这不仅需要我国商业银行改变风险治理理念,激励约束机制,还应把利率市场化因素纳入各类风险管理的机制、流程和工具之中。为弥补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应在风险治理和风险偏好管理以及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控等方面逐步完善管理工具,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动态识别和分析各类风险、风险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的能力,结构性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以及风险对冲能力等都应尽快提升。

(一)进一步改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治理架构

应逐步构建积极型风险管理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被动控制风险转向主动稳健经营风险,在充分识别、准确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合理承担风险;同时,应灵活运用多种工具动态管理资产组合,积极进行风险安排,从而使风险管理技术从辅助手段逐渐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应完善风险偏好框架,强化利率风险偏好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健全并细化风险偏好框架,强调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突出对风险的事先规划和控制。为此,应明确利率风险偏好指标和阈值,建立覆盖标准利率冲击、可能利率情景、历史最大升降息、压力测试等各类情景的风险偏好指标体系,将利率波动对银行收入和价值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从工作机制、共享平台和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优化日常业务会商协作流程,通过跨部门工作小组和风险管理专家小组等,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相互转化的识别能力,增强合作;建立互通的风险管理系统和集中的风险数据集市,完善风险加总技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对各条线沟通协作情况的考核指标,强化对风险的统筹管理。

建立风险管理与业务部门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增强风险管理对市场和客户的敏感度,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专业意见和支持;另一方面,应提高风险管理指标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将风险管理要求真正落实到日常业务经营中。

(二)持续改进信用风险管理

构建差异化的信贷审批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客户,制定差异化的授信策略和信贷审批模式,有选择地实施简化环节、批量审批和中后台集中审批等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小企业信贷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率。

增强对新业务、小企业信贷管理的前瞻性,提高信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首先,应针对小企业、新产品和高风险复杂业务,系统梳理信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时分析判断风险苗头,提高信贷管理的前瞻性;其次,应围绕利率市场化后的变化,建立精细化的信贷管理流程,有效运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价值(EVA)等工具,提高信贷管理的利率风险敏感度,促进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改进信用评价体系,把利率市场化因素对客户行为的影响纳入授信审批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审查客户财务状况、负债结构和经营成本等因利率波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此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和相关参数要根据利率市场化背景进行调整,通过回溯测试等适时改进信用评级方法,提高信用风险量化的准确性。

(三)不断提升利率风险管控水平

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详见表5),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利率风险管控水平。

完善利率风险对冲和套期工具。我国商业银行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运用利率掉期、利率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不断完善利率风险对冲策略。商业银行各个部门应相互配合实施套期会计管理,根据相应的套期会计方法,选择适宜的定价、期限和风险缓释等业务要素。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维护净利差稳定。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利率风险偏好,科学判断、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商业银行的投资组合与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应紧密配合,维护净利息收益率的稳定。

提高利率风险动态监测分析计量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利率风险监测的要求,建立集中的利率风险敞口监控平台,加强对利率风险的动态监测分析;应针对利率市场化运行的特点,综合运用缺口、久期、敏感性分析和净利息收益模拟等工具,增强利率风险计量能力;应完善压力测试,加快系统建设,丰富利率风险计量方法,以支持多种利率场景的设置和复杂的模拟运算。

(四)积极增强流动性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指标体系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应以实施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为契机,提高流动性指标的精细度和风险敏感度,建立、健全负债结构性指标体系,增强对资金集中度、负债结构的管控能力,防止融资过度集中;应完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客户行为分析,密切监测各银行差异化利率政策对存款期限结构、存款流失率的影响;应积极推进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填报和使用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加大系统开发支持力度。

填补流动性管理技术的“短板”。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管理,定期进行资产变现能力“市场接触”测试,精确区分复杂投资组合中不同产品的可变现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压力测试精确度、测算频率和覆盖范围,将测试结果有效运用于流动性溢价的计算、流动性组合重检和阈值设置等工作中,并改进现金流预测模型,增强对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分析功能。

健全表外业务、并表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监测和分析,提升对流动性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还应加强对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衍生交易和选择权履行对流动性影响的监测和管理,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集团层面对境内外各类附属机构的流动性并表管理能力。

(本文为中国银监会“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工作小组”子课题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研究报告摘要。该课题由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中国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参加。)

注释:

①美联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未经保险覆盖的存款,单月流失率峰值为7%和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