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干预论文_罗琳

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干预论文_罗琳

(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浦东 2000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的病情发展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对其进行实施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查阅近五年有关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相关因素和相应的健康对策两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培养良好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和合理营养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式。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促进并提高居民积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延缓和稳定病情以及其发生发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运动;太极拳;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378-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的慢性退化性疾病。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已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脆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1]。据WHO资料显示,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髓部骨折的大约有170万左右的人,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大约有75%的骨质疏松症,全球可能增加至630万左右[2]。曾经,骨质疏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是不可避免的,但现代医学认为是可以防治的。健康教育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3]。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其发生与发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意义[4]。

1.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

1.1 概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5]。

1.2 OP的危险因素

(1)固有因素,包括 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妊娠和哺乳期。(2)非固有因素,包括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肿瘤、糖尿病、肢端肥大等)和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痫药、抗肿瘤药等)。

1.3 与骨关系最密切的营养因素

钙和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足量的钙和VD摄入影响骨峰值的获得。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成年后的骨密度和生长发育期摄入牛奶和高钙食品的情况呈正相关。个体维持饮用牛奶的习惯可减缓随年龄发生的骨丢失[6]。

1.4 与骨关系最密切的生活方式

运动。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有专家指出,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与提高,降低骨丢失[7]。

2.OP的健康干预

目前的医疗技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在早期处于特别危险状况下或快速丢失的大部分骨量,常不能再恢恢复。所以一旦合并脆性骨折就难以用药物使骨质疏松迅速恢复。因此,预防比治疗OP更易奏效[8]。OP早期干预防治的三要素是营养、运动、防跌倒[9]。

2.1 营养即饮食和膳食补充剂

美国医学总监协会在骨质疏松的指南中提到“骨质疏松症的基本预防措施:提供钙和维生素D的膳食”[10]。钙是形成骨组织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机体摄入了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才能有效促进骨形成。社区中OP患者大多为中老年患者,是我们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但在2012年IOF展开了一项儿童、青年人的系统性调查,并且重新定义了青年型骨质疏松症[11]。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离年青人很近,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相关研究表明20岁之前才是骨量迅速增长阶段,应在此期争取更多的骨量以达到尽可能高的峰值,从而降低OP的发病率,因此应从儿童时期起就要提倡合理的营养膳食,摄入足量含钙、磷较高的食品,多食用奶类、豆类、鸡蛋、海带、鱼等[12]。OP的预防干预人群已涉及各年龄层。

2.2 运动

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安全、经济、有效。Koike[13]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与骨密度的关系时,证明与全身骨密度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就是体育运动。在日常的工作和体力活动中融入适当的运动、负重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用散步、慢跑、跳舞、爬楼梯等运动方式,都有助于减少骨丢失。户外运时,日晒更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促进钙的吸收,延缓骨量的丢失。

2.3 防跌倒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是脆性骨折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可直接导致死亡率、致残率、致畸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防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措施。

2.3.1合理使用辅助器械 对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家人应当在生活上给与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对于下肢肌力较差、行走步态不稳的老年人应当提倡使用拐杖。

2.3.2加强传统健身拳类运动的社会推广 近年来,各种传统拳类项目在社区老人中受欢迎程度逐年上升,诸如太极、八段锦、练功十八法等,其动作编排合理、运动速度适宜。太极拳在国外也曾受到高度关注,被认为是防跌倒最有效的方法。相关的实验研究发现,太极拳的动作技术规范和动作编排适合老年人习练,而习练太极拳的老年人比不习练或者只跑步的老年人,膝关节屈肌能力、踝关节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这说明太极拳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本体反应能力,对于老年人身体的平衡控制和抗摔倒能力的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Judy A. Stevens[14]等的研究认为,要想在人口水平上减少跌倒数量、促进老年人健康,就必须将太极拳干预转化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符合老年人能力的社区计划。

3.小结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病程长,治疗效果收效很慢;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又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强调预防更胜于治疗。有研究表明针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15]。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骨质疏松症预防控制的健康干预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骨质疏松防治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骨质疏松预防的健康教育指导,医护人员应当积极掌握相关知识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通过各种有效传播途径来宣传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给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培养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技能的养成,提高目标人群的骨健康信念及自我管理能力。这是当前医疗条件下控制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最经济、有效、便捷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柳州医学,2012,25(3):189.

[2] Sedrine BW,Radiean L,ReginsterJY.On conducting burden of osteoPorosis studies:a review of the core concePts and Praetical issues.A study carried out under the auspices of a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J].Reumatology,2001,40(1):7-14.

[3]张燕晴.健康教育应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77-178.

[4] JOHELLO.Advances in osteoporosis: better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can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1996,239: 299-304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柳州医学,2012,25(3):189.

[6] Barr SI,Mccarron DA,Heaney RP,etal.Effects of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fluid milk on energy and nurtrient intake, body weight,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older adults[J].J Am Diet Assoc,2000,100:810-816.

[7]席世珍.“运动、饮食”模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39.

[8] Parfitt AM,MundyGR,Roodman GE et al.A new model for the regulation,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effects of bisphosphonates.J Bone Miner Res,1996;7:379-408.

[9]陆娟,陈演江.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0.23(12):4962-4964.

[10] Boonen S,Rizzoli R,Meunier PJ etal.The need for clinical guidance in the use of caleium and vitamin D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a consensus rePort[J].OsteoParos Int,2004,15(7):511-519.

[12]石阶瑶,刘忠厚,马姚娥.骨质疏松健康教育[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2):1124.

[11] Ferrari S, Bianchi ML,Eisman JA,et al.Osteoporosis in young adults: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2,23(12):2735-2748.

[13] Koike T. The best Physical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J].Clin Calcium,2006,16(1):96-101.

[14] Judy A.Stevens,Alexander Voukelatos, Heidi Ehrenreich. Preventing falls with Tai Ji Quan: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4,3: 21-26.

[15]李笑琴,黄春燕,谢颖,张硕凌.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护理干预[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4):323.

论文作者:罗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干预论文_罗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