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章佳斌

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章佳斌

摘要:公路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路桥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公路桥梁施工队伍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保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和桥梁路基路面的养护将会对路桥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巨大帮助。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给交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公路桥梁路基路面质量的跟踪观察和分析研究,结合国家现行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质量标准,很容易看出,大量公路桥梁道路在建设中和后期使用中因为路基路面的建设施工技术不达标,而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探究其施工技术的首要工作。

一、路基、路面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的路桥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妨碍施工正常进行的棘手问题。首先,在基础施工方面,材料的选择是重中之重,路基、路面的施工经常受到软质土和水腐蚀等因素引起的基础结构不完整的影响,使得整体的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证路桥施工的坚固性和紧密性,还要重视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科学、高质量的渗水能力,从源头解决基础工程中的施工问题。其次,还要注意路基、路面的破损问题。在工程竣工以后,一些路基和路面正式投入使用,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出现破损或者裂缝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施工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基层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握,比如施工技术选择不科学、选择不恰当或选用劣质的材料、追求速度忽略施工精细等,路基都会出现大规模凹陷,这必然会造成路面平整度减弱,导致车辆行驶中出现颠簸感,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甚至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外,当环境因素带来严重影响时,例如,高温会使一部分原材料体积发生膨胀、性质发生改变等,如果在路面上淤积一些水分且不及时处理,会使水分沿裂缝或毁损处渗入路基内部,将大大降低路基自身的坚固程度,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最后,路面的自身不平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正确作业,将会导致路面平整度的破坏速度严重高于正常作业下的损坏率,当车辆在路面驶过时会产生颠簸感,非常不舒服,同时也会造成车辆轮胎的严重磨损。

二、公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一)、公路桥梁路基的填挖、压实

公路桥梁从建筑方式上与一般道路施工有较大差别,路基的开挖方式有横向通道掘进式和纵向全宽掘进式,也可以选择纵横掘进和单双层相结合的方法,路堤填筑常按照填土的顺序分成分层填筑和竖向填筑,进行开挖路堑的基本方式有全断面横挖法和通道纵挖法两种。

在选择填筑方式时要结合工程施工特点选择,沿着路中固定路线逐步向下填深的填筑方法为竖向填筑,而分层填筑则是根据铺设层建材特点选用不同方式填筑的施工手段。当工程路线的地势较陡或跨越地势差距大,可供填筑的面积又相对较小时宜选择竖向填筑;在地势平坦,填筑面积较大时则选择分层填筑方法。分层填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施工要根据每层铺设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填筑方法,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填筑的稳定性。分层填筑的质量控制节点是填筑不同材料时一定要保证施工强度稳定一致,还要注意渗水性较差的材料要铺设在最底层以保障工程渗水性,遇到同一水平层面所需材料不止一种时要建筑成斜面,以保证道路路基强度的一致性。

(二)、公路桥梁路基的排水系统

对于公路桥梁的建设,排水渗水设计是必须考虑的质量控制节点,此类工程一般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等设施进行排水,以下仅对边沟、排水沟和地下排水的施工做一些探究。

1、排水沟

排水沟是桥梁工程不可或缺的设施,其设计要不破坏工程其他部分的设计使用,因此排水沟的建筑要尽可能与路基保持一定距离,在路基坡脚处要保证不小于3~4m的距离。排水沟最好采用直线型设计,应平顺架设,在水流流速过大时要加固沟底、沟壁表面,使积水有效及时排出。另外,在排水沟拐角处要设计成不小于10m的弧线以确保排水沟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边沟

为有效排除雨水及路面积水,在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时要开设边沟,在较低的坡脚处为预防路堤积水也要设置边沟进行排水设计。边沟的设计是一个统筹工程,不但要结合公路桥梁的跨度、建筑材料渗水性、填土高度,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水文环境,采取分段设置出水口的方案以确保积水及时排除,防止道路长期水侵而降低使用寿命。

三、路基路面沉降段与过渡段施工技术

(一)、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导致路桥沉降段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桥头引道地基处达不到要求,由于路桥结构的地基出现沉降问题,不能够正常承载主体结构的压力,进而造成道路不平等问题的产生。第二,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由于台背填土压实度受诸多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的用料顺序、机械、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都会造成路桥沉降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第三,桥头引道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搭板结构是桥头引道沉降段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搭板结构的质量和完整性,将出现跳车现象,因而出现路面沉降。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搭板的设置。搭板的设置方法一般有四种:方法一是在搭板长度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厚度应逐渐变化,即刚度渐变法。方法二是将搭板与面层顶面平行,搭板顶面标高可以与桥面面层底标高相同,或与正常路段基层顶面标高相同。方法三具有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优点,根据实际情况经计算而定,一般搭板的设置不小于8cm。第四种方法是预留反向坡度,即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

(二)、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路桥过渡段中时常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这是受公路工程中的路桥过渡段工程质量影响所致,因公路工程施工问题的影响,导致在路桥过渡段桥台和引道路堤之间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当汽车行驶到这个地方就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在路桥过渡段中,路基路面要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呢?首先,搭板由混凝土构成,要按照标准来进行立模,在此工序上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坡度和搭板表面的平整度,还要注意搭板和地基顶面之间的压路机在施工中可能损坏搭板的问题,因此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其次,不设置搭板时的引道施工技术。如果不设置搭板,就必须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填筑必须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设计好填筑方式,务必要控制好路基填料材料的质量和路面连接过渡段的压实度。最后,选择合理的排水方式。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和地基的填筑材料,设置合理的排水方式。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从而保证整体的安全性。

四、公路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连接处问题,属于工程本身的质量问题,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已经逐渐的摸索到连接处施工要点,加强对这些要点的控制,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解决公路桥梁连接处问题。首先,需要合理的设置桥梁的构造物,这就不仅需要考虑公路路堤长宽,还需要综合考虑路堤填方的高度、地质详细情况。其次,要对公路桥梁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实际的地质处理,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常用的加固处理技术包括换土法、排水固水法、碎石桩法等等。根据近几年施工实践经验来看,这几种地基加固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果。最后,需要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择防水性能好、耐磨性能强的材料,消除路基沉降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桥梁本身的质量问题,加强对公路桥梁连接处路面的质量控制,采用体外预应力桥梁加固方法。有效的控制桥梁伸缩缝,对于伸缩缝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具体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将预留槽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保证槽内清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对桥面以及橡胶封条等造成污染;(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把握浇筑时间,并进行严密适当的振捣;(3)控制混凝土平面质量,保证在混凝土凝固后,表面平整,且内部没有气泡、蜂窝等现象;(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养护,这是还要进行相应的交通管制,避免桥上有重物通过;(5)对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要实施有效的监督,并进行抽样检验等,施工结束后还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工程签收。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公路桥梁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贡献日益提升,对其施工技术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也在逐渐更新完善。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是提高工程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把关,确保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金龙.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8,18(22):90-91.

[2]陈国彬.浅谈路桥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43):23-24.

[3]满红英.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J].民营科技,2016(03).

论文作者:章佳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章佳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