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凌丽,刘泱川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1月收治的5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同时增加综合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心排量及血肌酐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肺动脉压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心排量指标、血肌酐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左心衰竭;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67-01

本文为了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特以本院2014年05月—2016年01月收治的5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我院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05月—2016年01月)。

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8:7;年龄范围(27—71)岁,平均年龄(46.34±12.53)岁;其中,2例大血管手术、6例冠脉旁路移植联合瓣膜手术、15例性瓣膜手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9;年龄范围(29—73)岁,平均年龄(46.25±12.31)岁;其中大血管手术3例、冠脉旁路移植联合瓣膜手术7例、性瓣膜手术1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例。

2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年龄范围、性别比例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别,可进行科学的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综合性护理,包括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监护、体外循环监护以及导管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

(1) 患者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以及有创动脉血压,同时认真观察患者体液的输入量及排出量,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时刻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处理。

(2) 固定双腔管,以保证充足的血流量,降低血泵暂停的时间及暂停次数,认真记录患者的血压、血滤器及各管路中患者血液的颜色,评估患者的凝血情况。

(3)仔细观察切口处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导管是否脱落以及是否有脓肿现象等,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的反应,并且及时更换敷料。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肺动脉压指标变化情况、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排量和血肌酐指标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x±s)表示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血肌酐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及患者的心排量指标,采用t检验。若存在p<0.05,则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别。

2 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肺动脉压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心排量及血肌酐指标对比,p值大于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体数据见表一: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连续性血液净化,但该治疗手段容易导致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例如急性左心衰竭,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肺动脉压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判断患者的血容量,以便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1]。

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例如调整患者饮食习惯,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忌辛辣等,及时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并适当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能够促进患者康复,但基础护理不能及时观察到患者的肺动脉压指标、心排量和血肌酐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增加综合性护理。

综合性护理包括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监护、体外循环监护护理和导管护理[3],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肺动脉压、心排量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能够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综合性护理后,患者的肺动脉压为(12.21±1.03)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5.42±4.31mmol/L)、心排量为(4.14±1.31)l/min、血肌酐为(184±16)μmol/L,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新红,宁志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4):38-39.

[2]杨旋芳.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73-274.

[3]李慧.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148-148.

论文作者:马凌丽,刘泱川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凌丽,刘泱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