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地理论文

关于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地理论文

对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质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把地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改变是当务之急。

一、运用科普语言,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概念或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尽量不影响其科学性的基础上,把这些概念或术语能够用科普性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欣然接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时,我将它叙述为“生物群落和它们土生土长的环境合起来称之为生态系统”,这就把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要进行连续的物质、能量变换这层意思反映了出来。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地理教师已经习惯于满堂灌输,唯恐漏掉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知识点,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实际上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笔者认为,每一节课的内容一般只有一两个重要的地理问题,只要讲清这一两个地理问题就可以了,其它小的知识点只需少讲或干脆不讲,在课后的形成性测评中提及即可。那么如何更好地将这一两个地理问题讲清楚透彻呢?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是成功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尝试与试误的方式;二是顿悟的方式。这是启发式教学法的根本依据。我们要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采取启发式教学的不同方式。

一般来说:对于基层学校、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多运用第一种方式,让学生推理出自己也认为荒唐的结论,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地理问题的目的。

而对于较高层次学校、素质偏高的学生可以多采取第二种方式。例如:在讲到冷锋、暖锋过境时天气变化过程时,先请同学们说出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同学们很快说出冷锋过境时先刮较大的风再出现降水(雨雪天气),暖锋过境时不刮较大的风,只强调降水。然后接着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回答不出来,这时再请两位同学用两种颜色的粉笔到黑板上分别画出两种锋面两边气团所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锋面移动方向,同学们就会发现冷锋示意图上的两个箭头方向一致,而暖锋示意图上却相反,一个图上相互加强,一个图上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从而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顿悟。为加深印象,再引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的天气变化特征,以区别于暖锋。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周围感受地理知识

我国现行地理教材内容存在的明显弊端之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当然,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已有明显改进,但高中地理老教材是明显存在这方面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当前教学中尽量注意将周围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克服教材中的这一弊端,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知识。最好能做到每一节课中引入一至两个生产或生活实例(当然也不必太多)。比如讲自然带的水平分布规律时,只需让学生乘火车沿京九铁路和陇海——兰新铁路做一回假想的旅游观光,再结合一些图片,他们从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即可体会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了。

四、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巧妙突破难点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与其它很多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都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正确合理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巧妙突破难点,使学生易懂、易记,还要会运用。比如在讲到“时区与区时”这一难点时,如果把数学上的数轴引入,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易懂。

标签:;  ;  ;  

关于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