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监测在飞行区的应用论文_陈郴飞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盾构机进入机场飞行控制区,由于受机场限制的影响,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为了保证机场不停航以及滑行道安全,故需采用自动化监测,为工程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滑行道变形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和事故提出警报,确保飞机安全。

关键词:自动化监测 飞行区 滑行道

1、引言

通过施工监测收集大量的位移、受力数据,并将数据加以分析、处理,对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做出综合判断,以指导后续施工,真正实现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成果,为施工方进行盾构施工参数的修改,优化提供参照,通过施工监测,可掌握盾构机土体压力、超前注浆及即时注浆效果,以利于修正盾构施工参数,实现动态设计,并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2、自动化监测方法

在滑行道上粘贴反射片或特制棱镜作为道面的监测点,设立监测基站,通过全站仪不间断扫描来获取道面变形数据。为解决监测数据精度问题,采用高精度的徕卡全站仪TM50(精度0.5〃);观测距离控制在350m范围内;同时,要保证基站的稳定性。为全面了解脱空情况,建议采用地质雷达不定期进行扫描。如果变形达到预警,根据专家会议,除改变盾构施工参数外,必要时实施道面变形控制与变形修复的专项措施。

3、监测系统

3.1监测系统组成

徕卡TM50是新一代测量机器人,将高精度、多功能精巧集成在一起。徕卡TM50 为四重轴补偿系统,测程可达3500m,进一步提高望远镜的性能,利用单个激光二极管既用于有棱镜距离测量,也用于无棱镜距离测量,独特的光机技术和新型的激光二极管,使激光光斑在小尺寸、圆形形状、光束传播、可见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几何特性。这些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改进距离测量的性能,使之对墙角、小边缘目标的无棱镜距离测量更加准确可靠。

徕卡TM50精度为0.5 ",坐标高度误差估算按下式计算。

△=L*sin0.5 "

△一高程误差(mm)。

L一距离(mm)。

0.5 "—误差。

250m的高度误差大约为:△=350000*sin(0.5/3600)=0.8mm。

同时由于监测需要实时监测,而机场跑道的昼夜温差、大气压力、大气折光,对测距的精度会有影响,需考虑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在观测过程中利用气象传感器的数据对测量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机场范围内中严禁随便铺设线路,所以计算机与机器人之间的指令交换与数据传送,采用 4G 无线传输系统装置,在机器人附近安装光伏供电系统装置,里面包括供电设备、机器人数据电缆、专用控制器、4G无线模块等。

监测分析软件其在 Windows 环境下运行,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它既可按操作者设定的测量过程和选定的 基准点、观测点进行相应的测量处理,也可快速建立三维坐标、位移量以及其它相 关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检索、编辑,可实时显示量测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或后处理,能实时显示变形折线图。也可通过计算机发送测量指令到监测机器人上,机器人在接收到计算机指令后,按照测量周期设置,对测点进行观测。

3.2数据采集

监测点布置完毕后,在监测基站上采集己布设的监测点初始坐标。

首先全站仪对监测点坐标的测量,己知高级控制点A、B、C各点的三维坐标(XA、YA、HA)、(XB、YB、HB)、(XC、YC、HC),D为所要测的布置点。

先把全站仪置于A点上,后视B点,设置气象改正(温度、气压)等数据,输入测站点A的三维坐标(XA、YA、HA)和后视点B的平面坐标(XB、YB)以及仪器高、目标高等测站设置数据,瞄准点D测量并记录D点的三维坐标(XD1、YD1、HD1)和平距SD1。同理,全站仪置于A点上,后视C点,设置气象改正(温度、气压)等数据,输入测站点A的三维坐标(XA、YA、HA)和后视点C的平面坐标(XC、YC)以及仪器高、目标高等测站设置数据,瞄准点D测量并记录D点的三维坐标(XD2、YD2、HD2)和平距SD2。

从测量过程可知,普通导线测量中的不少计算工作都由仪器完成,平差计算就简单得多,不需像普通导线测量那样,先进行角度精度和坐标增量精度的分配,再进行坐标计算。这里直接按三维坐标精度分配。两次得到的坐标取平均值,即为最后得到的布置点D的坐标(XD,YD,ZD):

XD=(XD1+XD2)/2

YD=(YD1+YD2)/2

ZD=(ZD1+ZD2)/2

其次计算地表位移,先测得监测点D的初始高程为ZO,随着施工的继续推进,根据监测频率的要求跟踪监测坐标的变化,当监测点基本稳定时可停止监测。第k次测量后,计算得 D点的高程为ZK,则有在k周期的垂直位移为

△ZK=ZK-ZO

初始坐标采集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点的初始高程。

3.3数据传输

初始数据采集完毕后,每个测点坐标均输入全站仪。因TM50全站仪又称测量机器人,全站仪采集数据是自动采集的,TM50全站仪具有自动马达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坐标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完毕后,机器将采集数据存储至处理器。我们设置一套无线发射系统,与互联网对接,设置一个网址,打开后即是传输后的数据。

打开网页后,传输出来的数据导入Excel表,利用监测系统配套的测量分析软件制作沉降数据报表及沉降曲线图。

首先绘制断面变形曲线,其次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对变化比较大的点进行位移-时间曲线分析,数据显发散型时,数据不稳定,要加强监测频率;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4、结语

自动化监测相对于人工监测有几方面的优点,首先是利用自动化监测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为盾构施工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通过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盾构施工的调整。其次自动化监测采用的是全站仪自动扫描,减少了人工测量带来的人为因素的误差影响,从而为盾构施工提供了精确的监测数据。第三是相对于人工监测需要先采集数据,再计算成果,最后进行成图,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自动化监测数据更加直观、单次监测数据效率更快,数据通过软件直接生成。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在盾构隧道施工地面监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工监测手段已不能适应工程的需要,必要时需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既能满足精度要求,也能提高效率,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

论文作者:陈郴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自动化监测在飞行区的应用论文_陈郴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