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雪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水务局河道管理处
摘要:为了能通过水利工程实际管理模式的创新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应认识到水利工程相应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制定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本文就水利工程在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建设;施工
农业领域的发展需要以充足的水资源供应作为基础,而在当前农业领域发展中,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在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各种水利工程不断的出现在了各地区当中。但部分工程在其管理模式上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需要对工程建造模式进行优化。
1当前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的状况分析
1.1管理人员不足
人才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有关键性的作用,同样在水利工程建造中也需要有高水平人才的辅助,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的建造施工兼顾质量以及效率。但在从水利工程实际建造情况来看,管理人才缺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人的时候存在思想、理念较为滞后的问题,难以迎合当代水利工程建造施工的需要,甚至还会对水利工程建造施工造成限制的问题。因此在提升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质量的阶段中,需要管理公司能积极的引进管理人才,让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有更深的认识,这样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相应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1.2管理模式陈旧
现代水利工程的建造施工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并且在水利工程发展中也需要工作人员能处理好各方面工作内容。但从当前水利工程实际管理模式来看,过去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工程建造的需要,使得水利工程建造效率、建造质量均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水利工程建造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能积极的对管理方案进行创新、完善,否则就将会限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1.3定位方面的不科学性
和社会上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在社会功能定位方面也存在着含糊不清的问题,从水利工程实际社会作用来看,其不仅具有突出的经营功能,同时还有着明显公益属性。水利工程这种社会定位方面的复杂性也就使得水利工程相应的管理工作带有较大难度,有时会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经营资产和公益资产含混不清的问题,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的发展分析
2.1加强管理意识
管理理念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实际管理工作的质量,尤其是在当代水利工程规模增大、结构越发复杂的形势下,更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在管理意识方面的强化工作,通过管理意识的强化,来让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获得提升。而在实际落实这项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管理机构进行完善、选拔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建立经济实体,同时还要做好水利工程相关的财务监督工作,让自身水利工程自身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获得全面提升。
2.2强化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是各项管理决策的制定者以及执行者,因此管理人员素质也就对水利工程运作有较大影响。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将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引导的效果,因此也就需要工作人员能积极的做好水利工程当中工作人员素质管理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能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推动水利工程发展。
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积极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使其在我国水利事业中充分发挥价值和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宏观调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政府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宏观调控,对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由于水利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要重视宏观调控,完善投资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工程的回报效益,突出工程对民生国计的重要性,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工程建设中。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制度,科学制定收费标准,获得农民和居民的认可,进而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2.4构建良好的市场体系
构建有序良好的水利市场,是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同时,有序以及良好的市场也是确保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想要构建良好的市场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5进行科学定位
水利工程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并且根据水管单位的任务以及工程功能,结合实际收益情况,划分为经营性、准公益性以及纯公益性单位。其中,大多数工程属于公益性单位,其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的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经营性功能,因此要准确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问题,不断挖掘潜力,利用工程优势,扩展经营渠道,在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6创新管理模式
相关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模式,借鉴和引入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技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因此相关部门要在管理中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改进当前单一的管理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并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展创新,促进管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7构建科学的水利工程养护模式
河务局应将与水利工程管理维修相关的设施、设备及专用工具器械等固定资产,作为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投资,一并交予其使用。对项目管理在房屋管理使用状况中,通过河务单位和维修养护企业共同协商解决。以上资产的转交任务交由流域内第二级河务管理机构监督执行。河务局应在水管体制改革前,将局职工所累积的各种基金福利款项与水利工程管理维修企业进行合理划分,以确保企业及相关员工的利益。为相关的债务不再建立新的企业转让。将河务局中出资人的权益统一转至上一级河务局或者同级别经济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行使对新设立的维修养护公司的出资人职能。企业法人以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形式作为投资手段的,应该首先享有报批程序的待遇。以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中,相关手续经过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后交付给维修养护公司。事业法人以货币资金进行对外投资的,必须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资金来源必须符合对外投资的要求。工程施工企业可以整体改制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应经过出资人或管理单位批准,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办理相应的工商、税务登记手续。
3结束语
对于我国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根本,而管理则是关键,因此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实现规范化及现代化,从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到可行性研究以及设计施工环节,都要符合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维护管理好水利工程和水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超,苏义坤.基于项目总控的公益性水利工程新型管理模式[J].山西建筑,2016,42(34):232-233.
[2]李一凡,刘福胜.基于自主治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6,48(6):164-167.
[3]梁立章,孟伟超,张岳峰.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6):149-150.
[4]周晓花,王志强.典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运作方式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8(1).
论文作者:李冬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