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论文_陈宇

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论文_陈宇

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51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将工厂预制的建筑构件经现场或者厂区装配、组装连接或者部分构件现浇而成的混凝止结构或者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环境保护、提升建筑品质等方面相比现浇方式有着巨大优势。我国装配式建筑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经过近6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对其发展缺少较系统的总结和介绍,作者主要整理总结了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状况并对目前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优势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增加,对住房的需求量增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城镇地区建筑物的增长数量占我国总建筑物增长数量的3/5。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建筑环境多在户外,受许多潜在因素的影响,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才逐年减少,我国的建筑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现象。此外,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多沿用传统的建筑技术,有些已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筑物的质量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进行技术创新,而钢结构装配式的建筑模式恰好解决了以上问题。

1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

1.1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装配式建筑与目前广泛采用现浇方式的建筑相比在节约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可以减少建筑垃圾排放量的80%,在建筑施工节水、节电、节材、节地方面优势明显,以把装配式建筑也称作“绿色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建筑走节能减排的道路、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有利于推进建筑工业化,有利于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

1.2促进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品质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可以说最早开启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道路。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不仅消化过剩的钢铁,拓宽了建筑产业,在专业设备的生产制造、构件的预制加工、设备的运输及组装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一系列阶段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有利于加快我国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采用机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流水线生产,构件的质量得到保证,建筑的品质得以提升。

1.3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目前现浇建筑中建设成本中人工费占总造价的15%~20%,材料费占总造价45%~65%,主要因为是劳动力价格的连续变高,传统建造方式的粗放、工业化水平不高、建造效率的低下、建筑材料设备浪费大、损耗高等也使得投资建设成本不断高升。发展装配式建筑则可以将现场用工数量减少至70%以及大幅度降低建筑材料、模板、设备使用和浪费,装配式建筑的大建造效率也远高于现场作业,施工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设工期可有效缩短25%的工期,且工期更为可控。

1.4布置灵活,较高集成化

钢结构住宅与其他砖混结构住宅相比具有空间尺寸较大、平面空间布置自由、非承重墙墙体较多等特点,住户可以根据各人喜好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对住宅进行二次分割或装修布置,而这种程度上的装修不会影响到住宅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此外,住宅内的水电管线#暖通设备及吊顶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融入墙体和楼板中,在保证室内空间完整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室内的美观性。

1.5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念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可明显改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污染情况,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量破坏,钢结构住宅主要是通过工厂加工然后运输到装修现场进行装配的方式可以有效减低能耗,同时还可以减少由于现场工作#施工产生的噪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还具有方便拆迁#改建的特点,而住宅拆迁的产生的废弃材料可以被有效回收并重复利用,实现建筑异地再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2对策

2.1对所有涉及设计生产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训练

生产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训练是绝对必要的。对于设计技术人员来说,应当严格审核图纸,及时准确地发现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而且迅速反馈,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对需要生产的预制构件进行详细的划分归类,为后续的生产提供准确的指导;对于生产施工人员,专业的产业化工人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避免众多生产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规范问题,保证预制构件的顺利生产和安全运输吊装。

2.2各个单位部门信息渠道的及时沟通交流及备案

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设计的单位部门相比传统现浇工艺多了不少,而且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又是新兴产业,问题相对较多,这就对信息的及时沟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对整个项目的推进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3技术条件

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与应用方面,从最初引进国外大量先进技术到国内的结构产业链逐渐走向成熟,我国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现阶段我国已有3000多家具有一定资质的钢结构施工企业,在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成的钢结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几千万平方米,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及设计方案,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的不断完善及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促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保证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我国不可再生资源以及电能消耗,并始终贯彻节约环保#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

2.4加强BIM在装配式领域的应用

BIM由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首字母缩写而来,建筑信息模型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的数字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技术可以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对于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三者信息合一,从而借助更好的推广和发展装配式建筑。

2.5政府增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进

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福利,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激励和扶持,对已经完成的案例进行宣传和技术推广,政府也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相关单位就装配式建筑及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结束语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朝着环保节能绿色的方向发展。传统建筑方式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且建筑物的质量也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兴的建筑方式,既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又利于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因此,要加快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永森,李素芳.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11):66–69.

[2]张大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深化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9):104.

[3]金波.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4):441–443.

[4]滕岩,王艳艳,李志光,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水平构件的深化设计及应用[J].建筑技术,2017,48(10):1085–1087.

[5]王胜,张国伟,陈嵘,等.装配式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建筑技术,2017,48(8):819–822.

论文作者:陈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论文_陈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