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创新探讨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创新探讨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创新探讨

段晓明

(威海日报社,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我们逐步步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一系列媒体的推广应用,改变了社会大众信息的获取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纸质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忽视的是,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纸质媒体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论述了传统纸质媒体的特征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所面临的挑战,最后论述了相应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纸质媒体;创新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数据化网络化的信息逐步影响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当代大众生活的方向。新媒体环境下对纸质媒体的生存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新媒体环境、如何实现自身创新发展,是纸质媒体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面对新媒体环境对纸质媒体产生的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发展机会,保持与时俱进,实现为我所用、趋利避害的目的,并对新媒体时代做出积极回应,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由图3可知,对照组是只加了5 mL的乙醛(40%),经过10 h后,降低到33.88%。乙醛+乙醛脱氢酶实验组中,由于乙醛脱氢酶作用,经10 h的反应后乙醛含量降低到18.24%,其转化率为46.16%。在乙醛+乙醛脱氢酶+余甘果果肉实验组中,由于余甘果果肉的加入,乙醛含量降为16.54%,乙醛转化率51.18%,比乙醛+乙醛脱氢酶的实验组增加5.02%。由此可以说明,余甘果对乙醛脱氢酶降解乙醛具有辅助增强的作用,可能是增强了乙醛脱氢酶的活力。

一、传统纸质媒体的特征

传统纸质媒介相对于移动互联网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传播的原创性和权威性。权威性是纸质媒体客户的认可性。在信息传播模式多元的现代化社会,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存在着很多无用的非结构信息。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速度快,一个事件当中的某些信息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就会快速向社会大众传播蔓延,其真实性、权威性、公信力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质疑。而传统纸质媒介有着严格的信息报道流程,打开纸质媒介,你可以发现整个内容代表着新闻报道的原创性和权威性。但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在某些新闻事件的挖掘方面,新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通过多方挖掘,并在信息平台上进行传播,能够形成二次或多次的深入报道,甚至能够延伸到事件的各个信息要素,另外在各种信息平台上传播信息,还能够引起社会大众的讨论和议论,最终形成一个社会热点焦点。而纸质媒体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信息传播速度较慢,存在时效性较差的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市场当中,传统纸质媒介无法阻止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但新媒体也不能完全吞噬纸质媒体,两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发展,就要求纸质媒介必须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纸质媒体新闻及时性遭到极大削弱

在过去信息传播模式之下,纸质媒体尤其是报纸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能够利用报纸将各种新闻快速传播给社会大众。但新媒体环境之下,由于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纸质媒体的信息传播及时性远远不及新媒体。纸质媒体在信息获取、信息报道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渠道狭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僵化,报道内容不全面等各种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纸质媒体的新闻传播滞后性。而微博、微信等各种交互平台、软件的推广应用,使得某些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多样,社会大众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几率大大增加,大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同时还能够发表社会大众的意见和态度,基本能够做到新闻事件的同步跟踪同步报道。新媒体的及时性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纸质媒体,怎样解决新闻报道及时性问题是纸质媒体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二)纸质媒体的读者黏性减弱

20世纪以来,纸质媒体一直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其中,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享受。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如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实现信息的精准互动、传播,在舆论战场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步呈现主导趋势,新媒体的信息发布权威性得到大大提升。新媒体在融合纸质媒体过程中,可以对纸质媒体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而纸质媒体与社会大众的交互功能较差,使得纸质媒体与受众的交流作用不断萎缩,这会进一步影响到纸质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受众和纸质媒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生疏,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了纸质媒体的读者黏性减弱,数量下降。

(三)阅读方式和盈利模式发生改变

纸质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单向性、灌输性,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运输销售。新媒体诞生之后,受众对传统纸质媒介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两微一端,阅读方式逐步呈现片段化和速食式,能够实现阅读的多屏共存。由于信息传播的更加多样化,能够保证社会大众更好参与沟通交流。新媒体环境之下,社会大众获取信息主要依据流量收费,而流量费用较低。同时新媒体有着纸质媒介不同的储存方式,媒体的云储存和超链接模式,使得社会大众的阅读成本更小。新媒体还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其推送针对性的信息内容,这都是传统纸质媒体望尘莫及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创新对策

(一)审视自身明确定位

传统纸质媒介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纸质媒体的发行量和读者数量是纸质媒体生存发展的决定内容。随着新媒体不断瓜分媒介市场,纸质媒体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市场的发展需求,需要及时做出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转变。在改革创新过程中,纸质媒体应该以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传播趋势为出发点,从纸质媒体的产品营销策略、渠道拓宽和技术等方面,实现现代化运营,逐步改变过去依靠广告的运营模式,逐步向着专业化、针对化、深层次方向发展。同时还应该结合不同受众群体,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快速做出反应,突出纸质媒体优势,这样才能够稳定读者人群,实现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媒体的互利共赢。

(二)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纸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存在着零和的博弈,都不能将双方吞并,两者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纸质媒介在与新媒介竞争过程中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之间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新媒体会攫取传统纸质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观点,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而纸质媒体也需要结合自身的信息传播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如开通纸质媒介的官方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移动数据APP,或在专业的网络板块中进行信息传播,从而更好地贴近社会大众,更好地聆听社会大众的需求,从而实现传统纸质媒体某些观点和深度报道内容的有效传播,弥补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及时性不足的缺陷,实现纸质媒介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现阶段,新媒体和纸质媒体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提高纸质媒介的品牌化效应有很大帮助。

(三)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审视自身,明确定位,找准自身优势,找准受众和阅读对象,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范围。对于某些综合性的纸质媒体而言,不仅要考虑各个板块内容的安排,还要考虑整体的内容推送。通过在社会大众中营造几个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够保证纸质媒体更好地生存发展。目前有不少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之下,尝试做出创新,扩大或盲目追求变化,但由于定位不准,反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感到迷茫,对纸质媒体的内容产生了不满。对于纸质媒体来说,一旦自身定位不明确,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四、结语

由于数据化、网络化等新媒体逐步代替纸质媒体影响社会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给纸质媒体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挑战,因此要通过审视自身明确定位,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现纸质媒体的创新,与新媒体达成共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子虚先生又岂是凡人。他看破红尘,一心向道,道成世界,周流不息,不息不停之中,凡人认命,得道者造命罢了。棋在棋盘上,棋也在天地星宇里。他与乌有先生已经悟出了今夜天地之间的“媪妇谱”,遂明白东方宇轩诸人布置万花因隧道的关键,他们这两个牛头马面老家伙,庶几可不辱使命矣。

制作:1.将苕粉用温水泡发,洗一下,沥干水;火腿切片;海带用水发好,洗去杂质,沥水,切块;黄豆芽去脚,沥干水,以上原料分别装盘待用。

参考文献 :

[1]甘鑫宇.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新闻的获取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

[2]王铭.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主持工作水平的对策[J].采写编,2018 (03).

[3]高武.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8(11).

[4]周雪.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传媒论坛,2018(23).

[5]崔爽,王瑶.浅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展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

[6]宋琳.新媒体时代纸媒新闻编辑创新研究[J].新闻传播,2018(16).

[7]董黎丽.融媒体时代纸媒的优势及突围之道[J].新闻战线,2016 (08).

中图分类号 :G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18-0053-02

作者简介 :段晓明,男,汉族,山东乳山人,主任编辑。研究方向:传统纸媒采编。

标签:;  ;  ;  ;  

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创新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