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后悔与失望行为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论文

考虑后悔与失望行为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

姜艳萍1,梁 霞2,张 浩1

(1.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2.山东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考虑到在应急管理问题中,当决策者需要进行应急方案选择时,会存在两类心理行为:后悔心理行为和失望心理行为,针对具有混合多指标信息的应急方案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首先,计算应急方案关于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指标信息的效用值。然后,考虑到决策者的两类心理行为的特征,为确定不同的应急方案的感知效用,分别提出计算方案后悔-欣喜值和失望-愉悦值的方法。进一步地,考虑到不同应急方案的投入成本不同,计算决策者关于不同方案的投入成本的感知效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应急方案的总体感知效用值,进行应急方案的排序或优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应急决策;风险决策;应急方案选择;后悔行为;失望行为

0 引言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并且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1~3],例如,2017年日本特大暴雨、2018年印尼龙目岛发生的7.0级地震和2019年台风“利奇马”引起的洪涝灾害等。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初始阶段,迅速选择合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控制其蔓延,避免或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突发事件造成财产损失、社会风险和人员损伤等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4,5]

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选择问题的研究相继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6~13]。Yu和Lai通过分析群体一致性确定不同专家的重要程度,为多人参与的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群决策方法[6]。刘明等针对信息缺失的应急方案选择问题,采用证据理论对缺失的评价意见进行融合,确定最优的应急方案[7]。Ju提出一种DS/AHP和TOPSIS相结合的群决策方法解决应急方案选择的多指标群决策问题[8]。姜艳萍等根据突发事件的情景演变特点,给出了应急决策中调整方案的生成方法和调整方案的选择方法[9]。Liu等提出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风险决策分析方法用于解决指标关联的应急响应方案选择问题[10]。张聆晔等针对海盗袭击事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11]。王剑等通过借鉴Agent思想,采用贝叶斯决策网络获得应急方案的备选方案并根据不同情形的损益值确定最优方案集合[12]。王增强等在考虑决策团队的损失规避行为的基础上,针对多粒度不确定语言的应急方案选择问题,引入前景理论思想确定最优应急方案[13]。梁霞等在应急方案选择中考虑了决策者的损失规避行为和失望规避行为,进一步给出了应急方案排序或优选的方法[14]

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以假设决策者完全理性为前提。事实上,在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选择中,决策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具有一定的心理行为。因此,对于应急方案选择问题考虑决策者心理的行为是必要的[14]。虽然关于考虑决策者行为的应急决策方案选择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解决,例如当前研究大多针对的是参照依赖或损失规避行为等单一的心理行为,所采用决策方法也多是基于前景理论所提出的。后悔行为和失望行为是除了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行为外,决策者常见的心理行为,在实际的应急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应该给予关注[14~16];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即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形,如果某种情形发生时,方案的应急效果未能达到决策者所期望的水平,此时决策者会产生失望情绪。可见,决策者的后悔和失望行为对应急方案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在考虑这两种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多指标信息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

1 问题描述

为方便描述,记M ={1,2,…,m },N ={1,2,3},H ={1,2,…,h }。为解决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选择问题,设备选应急方案的集合为A ={A 1,A 2,…,A m },其中A i 表示第i 个应急方案,i ∈M ;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对未来的预测,估计出不同自然状态或情景的集合为S ={S 1,S 2,…,S h },其中S t 表示第t 种状态或情景,t ∈H ;第t 种状态或情景发生的概率为通常,p t 可以由主客观等多种方式获得。

应急方案的评价指标包括伤亡人数(E 1)、财产损失(E 2)和社会影响(E 3),其中,成本性指标包括E 1和E 2,E 3为效益型指标;评价指标E j 的权重为在应急方案的选择中,指标权重向量可以是决策者主观给出的,也可以通过建立重要性评价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决策方法得到[17]。在应急方案选择中,关于指标的权重向量可以由应急决策者主观给出,也可以通过构建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矩阵,然后利用AHP等决策方法得到;表示应急决策矩阵,其中表示在状态S t 发生的情形下应急方案A i 关于E j 的指标值,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决策矩阵

由于应急决策问题的突发性和应急方案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关于不同指标的评价信息往往存在多种不同形式[15,16]。本文考虑决策者对应急方案的各指标给出三种形式的指标值分别是:实数、区间数或语言短语。其中,表示非负实数;表示区间数,记为其中是语言短语,即表示语言短语集的标度,i ∈M ,t ∈H 。其中,可以由三角模糊数进行对应处理。A i 的投入成本c i 主要包括应急方案A i 启动时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以实数形式给出。下面依据应急决策矩阵X ,S t 可能发生的概率p ,指标权重w j 和投入成本c i ,对集合A ={A 1,A 2,…,A m }中的应急方案进行排序,或者选择最优的应急方案。

2 应急方案选择方法

为了解决出现以上三类不同形式的评价信息的应急决策问题,在考虑以下两类:后悔心理行为和失望心理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后悔、失望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

2.1 规范化应急决策信息

规范化为

通过下式将关于指标E 1的指标值进行规范化:

(1)

其中,

通过下式将关于指标E 2的指标值进行规范化:

(2)

其中,

通过下式将关于指标E 3的指标值对应的三角模糊数进行规范化:

(3)

其中

同理,将应急方案A i 的投入成本c i 进行规范化:

实施案例教学时,应将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课前的小组讨论、分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后,根据案例对操作目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示教;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模拟操作,如操作前对病人、环境等进行评估,对病人或其家属进行相关解释说明,对实验用物、环境进行准备,根据案例情景就解决问题的技术进行训练,操作过程中注意人文关怀,操作完毕进行健康教育;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

2.2 计算方案的效用值

应急方案的总体效用值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标准,综合效用值越大,对应的应急方案越优[17]。为了获得应急方案的综合效用值,需要构造合理的效用函数v (x )。由于决策者通常是风险规避的,因此v (x )是单调递增的凹函数[15~18],即满足v ′(x )>0且v ″(x )<0。本文采用幂函数v (x )=x α 作为效用函数[19]。那么,针对指标E 1,计算指标值的效用值为:

(5)

上式中,α 表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系数,可以根据历史的相关数据获得,其中0<α <1,α 越小,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越大。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业财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活动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有效的业财融合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深度融合,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财务部门深入业务部门,发挥财务的专业技能对各类业务数据展开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指导企业业务部门开展更为有效的业务管理活动,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再提升,最终实现企业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针对财产损失指标E 2,假设变量x 在区间评价值上随机取值,且服从均匀分布,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6)

进一步计算指标值的效用值为:

(7)

针对社会影响指标E 3,根据Yoon[20]提出的方法,计算指标值的效用值为:

(8)

2.3 计算应急方案的感知效用值

Step 1 由式(1)~(4),将规范化为

首先,根据下式确定关于后悔或欣喜行为的参考点

2018年11月16日,中国新能源品牌欧拉汽车携旗下iQ和R系两大产品家族亮相广州车展。欧拉R1在预售期内提供三款配置,补贴后预售价格为6.18万元、6.88万元和7.58万元,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分别为310公里和351公里,最长续航里程可达430公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项副总裁兼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表示:“打造欧拉R1的ME平台是中国第一个电动车专属平台。由全球共500多位专家打造,代表了国际一流的水平与标准。”

(9)

(10)

(11)

然后,根据下式确定关于失望或愉悦行为的参考点

(12)

(13)

(14)

考虑到决策者进行方案选择时会产生后悔和失望的心理行为,因此,需要计算A i 关于E j 在S i 下的感知效用值。

2) Critical coupling, τ0=τe, the cavity intrinsic loss is equal to the input power.

本文采用文献[22]提出的后悔-欣喜函数g R (Δv )=1-exp(-γΔv )计算应急方案的后悔-欣喜值,则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后悔-欣喜值为:

2.5 健康素养与喂养方式的相关性 健康素养合格孕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不合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 ∈M ;j ∈N ,t ∈H

(15)

上式中,γ >0表示应急决策者的后悔规避系数,γ 越大,说明其后悔规避的程度越大[21]。如果应急决策者是欣喜的,即则其欣喜值为如果应急决策者是后悔的,即则其后悔值为事实上,如果存在但是时,则有即决策者对待后悔比欣喜更加敏感,是后悔规避的。

此外,由于应急决策的不确定性,当应急决策者选择应急方案时,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决策,实际出现的状态不能主观确定[1]。选择应急方案A i 时,决策者将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效用值与相应的参考点进行比较。如果劣于此时认为发生其它不同的状态时产生的效用更好,即决策者产生失望心理;反之,如果优于则会产生愉悦的心理[16]

比较的值。如果应急方案的效用值劣于既定的后悔参考点应急决策者会因为选择该应急方案而产生后悔的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决策者会发现选择其它应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会获得更好的效用;反之,如果该应急方案的效用值优于既定的后悔参考点应急决策者会因为选择该应急方案而产生欣喜的心理[21]

为了计算应急方案的失望-愉悦值,本文采用文献[23]提出的失望-愉悦函数g D (Δv )=1-β Δv 。因此,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失望-愉悦值为:

要想实现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的良好培养,就应该对专业平台进行建立,使得校内以及校外都有足够的平台起作为支撑。高校应该对校内课程的讲授以及实践课程进行比例的合理分配,使得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得以加大,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旅游管理这一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岗位的操作技能等,使其创新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高校应该和旅游企业实现良好的交流以及合作,在校外建立顶岗实习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6)

其中,0<β <1为失望规避系数,β 越大,决策者的失望规避程度越大[23]。如果决策者是愉悦的,即愉悦值为如果决策者是失望的,即失望值为事实上,如果但是时,则有即决策者对待失望比愉悦更加敏感,是失望规避的。

注1 A i 在S t 下关于E j 的效用值、后悔-欣喜值和失望-愉悦值分别满足

Loomes和Sugden在1982年提出了后悔理论,在同时考虑方案的效用值与后悔-欣喜值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18]。此后,又在1985年提出了失望理论[23]。基于此,Delquié和Cillo同时考虑方案的效用值与失望-愉悦值来衡量方案的优劣[24]。本文在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的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到决策者的后悔规避和失望规避行为对应急方案进行排序。具体地,根据以及,计算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感知效用为:

虽然这种“8+2”模式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LM/3支病变及其预后有相当高的预测价值,但是这种心电图模式并不总是由左主干/等同左主干病变所导致的。其他临床情况(如急性肺栓塞[18]、心肌肥厚、微血管病变[13]、急性主动脉夹层[19]等)下,也可以出现“8+2”心电图特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进行考虑。

(17)

根据式(17),可以得到方案的后悔和失望具有如下结论:

时,A i 在S t 下关于E j 的感知效用值为表明A i 在S t 下关于E j 的指标值是最优的,而且是A i 关于E j 可能出现的最好的结果。因此状态S t 发生时,选择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既不会感到后悔也不会感到失望。

时,A i 在S t 下关于E j 的感知效用值为表明出现状态S t 时,关于指标E j ,会有比A i 更好的方案,如果决策者没有选择更好的应急方案而选择了A i 会感到后悔。是应急方案A i 关于E j 的指标值在所有状态中可能出现的最优结果,当S t 发生时,选择A i 中的E j 不会失望。

时,A i 在S t 下关于E j 感知效用值表明当状态S t 发生时,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已是最优选择,决策者不会感到后悔情绪。但是,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的指标值不是所有状态中可能出现的最优结果,在状态S t 发生时,决策者选择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会感到失望。

时,A i 在S t 下关于E j 感知效用值即当出现S t 时,关于指标E j ,存在比A i 更好的应急方案,此时,如果没有选择更好的方案反而选择A i ,决策者会感到后悔。并且,不是所有状态中可能出现的最优结果,当出现S t 时,选择A i 关于指标E j 会感到后悔。

2.4 方案排序

实践表明,缩小间隙与按照标准调整间隙相比,确实可以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从现场观察到的碰磨情况,以及大修检查的结果表明,即便所有汽封间隙同幅度减小,并非各级汽封都发生碰磨,也并非每一级汽封所有部位都发生碰磨,通常为局部碰磨。这表明,适当缩小间隙并非不可行,但所有间隙一同缩小却是一种盲目的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可以缩小的间隙缩小了,不该缩小的间隙也缩小了。

(18)

进一步地,考虑到对于使用不同方案时,决策者对投入的成本产生的心里感知是不同的,考虑到决策者的后悔行为,计算A i 投入成本的感知效用。当采用A i 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大于其他方案的成本时,决策者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决策者会产生欣喜情绪[23]。因此,A i 的感知效用φ i

φ i =v (o i )+g R (v (o i )-v (o *)),i ∈M

(19)

其中,o *=max(o i ),o i 为A i 规范化后的投入成本,g R 为后悔欣喜函数。

应急方案A 1:通过媒体提醒群众减少外出行为,不要出现在山坡附近,此外还需要教导群众面临滑坡时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23,24]

z i =f 1u i +f 2φ i ,i ∈M

(20)

其中,f 1和f 2分别表示应急方案综合效用值和投入成本的重要程度,满足0≤f 1,f 2≤1,f 1+f 2=1[23]。通常,决策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给出f 1和f 2取值[23]

根据A i 的z i 对方案排序,z i 越大,A i 排序越靠前,表明该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越好。

显然,应急方案选择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步骤:

在应急方案选择时,应急决策者往往具有后悔和失望的行为特征,因此,决策者一方面期望应急方案的效用值尽可能大,另一方面期望选择该方案的后悔和失望的程度越小,即应急方案的感知效用值越优越好。

Step 2 由式(5)~(8),得到A i 在S t 下与E j 相关的效用值

林蓝忽然觉得辣眼睛了,这哪是聊天啊?分明是热恋!而自己与老公大赵有多久没这么热烈地聊过天了呢?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更久。

Step 3 由式(9)~(17),得到A i 在S t 下与E j 相关的感知效用值

Step 4 由式(18),得到A i 关于所有评价指标的综合感知效用值u i

Step 5 由式(19),得到A i 投入成本的感知效用值φ i

画面中出现了那天晚上骑摩托车的那个主,很白净,很英俊,胸前还挂着照相机。“我没有看到案发现场,我当时并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林超说,“在楼前的草地上,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二十来岁的样子,由于当时我很紧张,没有看清他的脸,只记得他很英俊,很年轻,像个学生。但如果我现在见到他,一定能认出他……”

Step 6 由式(20),得到A i 的总体感知效用值z i ,根据z i 进行方案排序。

3 案例分析

本章节以我国某地区突发滑坡风险事件的案例对上述决策方法进行验证。我国某地区属于丘陵山区,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容易积水。在夏季多雨季节,经过连日强降雨后,该地区可能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滑坡[23,24]。因此,为了减少滑坡对该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地应急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通过分析可知,此次滑坡可以分为“没有发生(S 1)”、“小规模(S 2)”、“中等规模(S 3)”和“大规模(S 4)”四种状态。应急决策者通过实地勘测,给出四种状态发生的概率P =(0.3,0.3,0.2,0.2)T ,通过对以往滑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方案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备选的方案:

最后,计算应急方案的总体感知效用为:

应急方案A 2:及时的排除斜坡中积蓄的雨水,堆积砖块保护情况比较危机的斜面[23,24]

应急方案A 3:在方案A 2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群众远离受灾区域,格构护坡,完善相关的警报装置[23,24]

根据A i 关于指标E j 在S t 下的感知效用值,计算A i 关于各指标的综合感知效用值:

应急方案A 4:撤离并安置所有受灾人员。

决策者估计得出应急方案的投入成本向量为C =(2,15,22,20)T (单位:万元)。在进行应急方案选择时,应急决策者主要从该地区的伤亡人数(E 1)、财产损失(E 2)和社会影响(E 3)三方面对应急方案进行评价。此外,根据应急决策者和专家的讨论结果,确定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 =(0.6,0.2,0.2)T

搜索子集ΘC中一个点需要6Nr次实数乘法运算,因此搜索子集ΘC共需要6Nr card{ΘC}次运算.因此Tx-SD检测的计算复杂度为CTx-SDCΘC+6Nrcard{ΘC},其中card{}表示使用给定子集和更新半径所需要搜索的总层数,

伤亡人数(E 1):实施应急方案后,受伤和死亡人员总数量(单位为:人),该指标为客观型指标。

财产损失(E 2):实施应急方案后,村庄财产的损失程度(单位:万元),该指标为客观型指标。

社会影响(E 3):实施应急方案后,对村庄的整体社会影响程度,该指标为主观型指标,由应急决策者利用语言术语集L ={L ={很差(l 0),差(l 1),较差(l 2),一般(l 3),较好(l 4),好(l 5),很好(l 6)}对各应急方案关于该指标进行评价。

应急决策者确定的应急决策信息如表2所示。

试析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问题和施工中的裂缝成因……………………………………………………… 谷进会(1-154)

表2 初始应急决策信息

首先,根据式(1)~(4)将矩阵规范化为然后,根据式(5)~(8),计算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效用值其中α =0.5,应急方案的效用值如表3所示:

5.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角度,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目前的认识学习理论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对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习。因此,教材的内容的选取必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了小学生认知情况的前提下进行。

表3 应急方案的效用值

再根据式(9)~(17),计算应急方案A i 关于指标E j 在状态S t 下的感知效用值具体如表4所示。其中δ =0.3,β =0.8[20,21]

表4 感知效用值矩阵

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8),确定应急方案A i 关于各指标的综合感知效用值u i 为:

u 1=0.529;u 2=0.762;u 3=0.831;u 4=0.802

根据式(19),计算应急方案A i 关于投入成本的感知效用值φ i 为:

φ 1=1;φ 2=0.461;φ 3=-0.35;φ 4=0.089

最后,应急决策者的个人偏好,取f 1=0.8,f 2=0.2,再根据式(20)计算应急方案A i 的总体感知效用值z i 为:

z 1=0.624;z 2=0.702;z 3=0.595;z 4=0.659

因此,应急方案的排序结果为:A 2≻A 4≻A 1≻A 3

因此,建议采用A 2来应对突发事件。

4 结论

考虑到进行应急方案选择时决策者往往会产生后悔和失望的心理行为,因此为了获得有效的应急方案,本文在决策者考虑以上两种心理行为的基础上,针对突发事件应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决策者的两种心理行为,并对多种复杂决策信息进行了处理。本文的研究结果弥补了以往应急方案选择研究成果中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或者只考虑决策者损失规避行为的不足。在未来研究工作中,需要研究考虑决策者后悔行为和失望行为的多阶段应急方案的调整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梁霞.考虑若干复杂情形的多指标决策问题及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

[2] 李明磊,王红卫,祁超,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3):158-163.

[3] 张佰尚,李向阳,李相华.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地震应急案例结构化方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5,24(2):78- 86.

[4] Peng Y, Zhang Y, Tang Y et al. An inci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based on data integration, data mining,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2): 316-327.

[5] Kim B S, Marius G, Dirk U P. Modeling habitat suitability for occurrence of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5N1 in domestic poultry in asia: a spati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approach[J]. Spatial and Spatio-temporal Epidemiology, 2013, 4(1): 1-14.

[6] Yu L A, Lai K K. A distance-based group decision-making methodology for multi-person multi-criteria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2): 307-315.

[7] 刘明,张培勇.信息缺失环境下应急方案选择的序贯集成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18,36(2):155-158.

[8] Ju Y B, Wang A H. Emergency alternative evaluation under group decision makers: a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DS/AHP with extended TOPSI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2, 39(1): 1315-1323.

[9] 姜艳萍,樊治平,苏明明.应急决策方案的动态调整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5):104-108.

[10] Liu Y, Fan Z P, Zhang Y. Risk decision analysis in emergency response: a method based on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14, 42(1): 75- 82.

[11] 张聆晔,吕靖,李晶,孙茂金.应对东南亚海域海盗袭击的应急方案选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44(1):65-71.

[12] 王剑,罗东.基于BDN和Multi-Agent的突发事件应急风险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S1):253-265.

[13] 王增强,蒲云,尹念红.基于多粒度不确定语言和前景理论的应急方案选择[J].系统管理学报,2016,25(5):844- 851.

[14] 梁霞,姜艳萍.考虑损失规避和失望规避行为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J].系统工程,2016,34(9):154-158.

[15] 陆婧.基于后悔理论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选择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

[16] 张浩.考虑后悔与失望行为的应急方案选择与调整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

[17] Bell D E. 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J]. Operations Research, 1982, 30(5): 961-981.

[18] Loomes G, Sugden R. Regret theory: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rational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2, 92(368): 805- 824.

[19] Tversky A, Kahneman D.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2, 5(4): 297-323.

[20] Yoon K P.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rank complex fuzzy numbers[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6, 80(2): 167-176.

[21] Chorus C G . Regret theory based route choices and traffic equilibrium[J]. Transportmetrica, 2010, 8(1): 291-305.

[22] Carlos E L, Elke U W. Correcting expected utility for comparisons between alternative outcomes: a unified parameterization of regret and disappointment[J]. Journal Risk Uncertainty 2008, 36(1): 1-17.

[23] Loomes G, Sugden R. Disappointment and dynamic consistency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6, 53(2): 271- 82.

[24] Delquié P, Cillo A. Disappointment without prior expectation: a unifying perspective on decision under risk[J]. Journal of Risk & Uncertainty, 2006, 33(3): 197-215.

Method of Selecting Emergency Alternative Considering Regret and Disappointment Behaviors of Decision Maker

JIANG Yan-ping1, LIANG Xia2, ZHANG Hao1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9,China ; 2.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when decision makers need to choose emergency plans. regre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disappointmen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 new method for emergency plan selection with mixed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utility value of emergency plan information about casualties, property losses and social impact is calculated.The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ype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f decision maker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erceived utility of different emergency plans, the methods of calculating regret-rejoice value and disappointment-elation value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In advance,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input costs of different emergency plans, the perceived utility of decision makers about the input costs of different plans is calculated.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perceived utility value of different emergency plans, emergency plans are ranked or optimiz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risk decision making; selection of emergency alternative; regret behavior; disappointment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21(2019)11- 0091- 07

doi: 10.12005/orms.2019.0253

收稿日期: 2016- 06-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71048,71571040,71801142)

作者简介: 姜艳萍(1968-),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决策分析、运筹与管理等;梁霞(1986-),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决策分析。

标签:;  ;  ;  ;  ;  ;  ;  

考虑后悔与失望行为的应急方案选择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