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备件存储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叶春明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广东阳江 529941)

摘要:根据核电站备件的重要性、材料属性、制造工艺、存储要求等要素,对备件进行分类,分析备件在验收、保养、盘点、发料等仓储环节 的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备件在存储期间的质量,满足电站机组的运营、维修需求。

关键词:备件;质量控制

核电站里的设备众多,因此相应设备的备件种类多,数量大,且材料属性、制造工艺各不相同,为保证备件在机组维修时的可用性,需在存储期间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根据备件分类,对不同的备件,在不同的存储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备件质量差异,达到质量控制目的。

一、备件分类

(1)按所属类别分类:

核电站设备的备件按双堆计算,每双堆约有11万种备件,涉及的类别主要有:皮带、压力容器、非金属(静)密封、金属(静)密封、轴承、过滤器(除树脂型外)、泵、泵备件、风机、压缩机、轴/叶片、阀门、阀门备件、管道、管道附件、执行机构(机械)、冷却器、热交换器、柴油机及备件、盘根、熔断器、断路器、接点/接触器、开关、变压器/互感器、继电器、电池、电气元件、电动头、电机、电加热器、电机备件、电子元件、电路板件、电源、显示器/指示器、计算机及其零件、计数器、传感器/变送器。

(2)按保养方式分类:

目前国内核电站都是建设在沿海,空气湿度大,盐份高,且因不同的备件,其材质对存储环境的敏感度不同,因此需根据备件的材质要求,选择不同的保养包装方式,主要有:1)防潮、防尘包装;2)避光包装;3)防锈包装;4)防静电包装;5)真空包装;6)原厂包装;7)防折压保护包装;8)防异物包装

(3)按存储等级分类:

根据备件对存储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将其存储等级划分为A、B、C、D、E五种,具体如下表:

二、质量问题

存储管理属于备件管理的末端环节,在此阶段可以发现备件的各种质量问题,因此需尤为关注:

(1)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备件破损:备件由于长途运输、包装方式不当或在上架搬运过程中,造成备件整体或部分零部件机械式破损,导致其基本使用功能的不完整性,从而影响了使用的情况。

2)备件生锈:金属材质的备件,在湿度大,盐份高的环境中长时间存储后,会出现锈蚀、锈斑的情况,影响了备件的质量,如材质为304/碳钢的泵轴、阀体、汽轮机螺栓、轴瓦、垫片等。

3)备件老化:材质为橡胶类制品的备件,从硫化日期开始,都具有一定的存储期限,超过此存储期限,备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有可能出现不稳定,影响备件质量,导致备件无法继续使用,如丁晴橡胶的密封垫/圈、丁苯橡胶的皮带等。

4)备件失效:电子元件、仪控板件、橡胶类制品等备件在存储期间,易受静电、光(包括紫外线)的损害,导致备件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备件失效。

5)备件不符:备件不符主要是指备件由于供应商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如通信器材、仪控板件等,导致不同采购批次的备件,在型号规格、结构、功能等方面上出现不同,导致质量的不匹配性,从而影响了现场备件的使用。

(2)在备件存储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发生的比例如下:

三、质量控制

备件质量控制工作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不仅涉及各存储业务阶段的工作,还和库房环境情况息息相关。为保证备件存储期间质量的完好性,需根据备件常出现的问题类型,在每个业务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以满足现场的使用需求,具体如下:

(1)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备件验收阶段是备件入库存储管理的首道门槛。在验收时,需联合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质量验收;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EOMM(设备运行维修手册)对备件关键性性能指标或参数进行检测或核实;严格按“三统一”(订单、实物、数据库)要求进行数据信息的核对;要求每个备件需提供相应的EOMR(质量完工报告)、质量合格证或质量符合性声明等;对不同的备件,采取不同的验收方法,S类备件需进行检测、试验,如阀门打压试验、电机通电试验等。

(2)保养阶段质量控制

保养是指在备件存储期间,定期对备件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备件由于时间、温度、湿度、光、灰尘、盐份、油脂、化学气体及臭氧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害的情况。对受潮或水蒸气、灰尘侵蚀易产生氧化、腐蚀、变质的备件采用防潮、防尘包装;对受到光照易产生老化、变质的橡胶制品或化工制品须采用避光包装;对易产生锈蚀损坏的备件,采用防锈包装并涂防锈材料;对仪控板件因产生静电易造成电子原件失效,须采用防静电包装;对重要设备或部件在采取防潮或防锈包装基础上采取真空包装方式加强保护;对受折或挤压易产生损坏(如密封垫、石墨垫等)的备件采取防折压保护包装;对于管道、阀门、容器等备件,为了防止异物从端口或入口处进入造成污染,采取端口封堵方式包装;对厂家原包装满足储存要求或厂家标注“禁止拆开包装”标识的备件,保留原厂包装;对部分耐腐蚀或不须包装的物项可以不需要再包装储存。

(3)盘点阶段质量控制

盘点是对验收、保养前两个阶段工作质量的检查或复核过程。盘点分为交易盘点和计划盘点,交易盘点是当天对前一天的验收、保养业务进行核实,计划盘点是对整个存储年度进行有计划性的盘点。在盘点过程中,重点是对备件质量、数量、信息进行检查,如备件是否有损坏、生锈迹象,保养方式是否得当,实物与数据库信息是否相符,不同批次备件实物外观是否有偏差等;发现偏差时,将在SAP系统中填写NA通知单,直至完成纠正,以提升前两个阶段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4)发料阶段质量控制

发料是备件在存储阶段的出口,属于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领料人在仓库领取备件时,需将备件外包装或保养材料进行拆封,核对备件质量的完好性,是否有破损、生锈、老化等影响使用功能的现象;核对领用清单和实物规格型号的相符性,保证所领备件即是所需备件;以上工作完成后,领料人和发料人需在领用清单中签字确认,以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可追索性。

(5)库房环境条件控制

库房环境指的是备件存储期间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状况。不同备件对存储库房的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备件在存储期间的质量。对存储等级为A级的备件,在库房内配置恒温恒湿机;对存储等级为B级的备件,在库房内配置恒湿机;对存储等级为C、D、E级的备件,全部采取室内存储,并配置通风机;制定巡检监测制度,定期专人负责检查、记录相关库房环境状况,以保证其符合备件的存储条件。

论文作者:叶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核电站备件存储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叶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