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张的解释与合理性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张的解释与合理性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大的解释及其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合理性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至今,北约已经完成了两轮扩大,并表示将来仍将继续吸收新成员国。北约扩大不仅促使外交家们对其加以密切关注,而且也促使国际关系理论界不断考虑:何 种理论才能更为准确的解说北约扩大的实际进程。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政治理论出 现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注:秦亚青:《西方国际 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载于杨福昌主编:《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M],世 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这三种体系理论都对北约扩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尝试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一、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申请国加入北约的解释

新现实主义始终坚持如下的认知:国际体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自助体系,如果一个国家要生存下去并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权利,那么它就必须首先关注其安全问题。为保证自身安全,一个国家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势,其中军事权势是最重要的。同时,一国对国际体系中权势分配的变化十分敏感。由于担心其他国家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一国会努力捍卫并加强其在国际权势结构中的地位。根据新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在原则上 是不愿意联盟的,因为与他国结成军事联盟会降低自身行动自由,并存在招致他国敌对 的危险。因此,如果国家无法保持其安全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捍卫自身在国际权势结 构中的地位,联盟就很容易形成。

对联盟形成方式的决定因素,新现实主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均势理论强调能力,威胁平衡理论首先关注的是感受到的威胁。根据均势理论,国家总是与弱的一方结合,正如沃尔兹所说,“如果国家希望增大权势,他们将加入强势一方。我们将不会看到平衡 ,而看到的是一种形成的霸权。这种情形没有发生。因为平衡,而不是见风使舵(bandwagon)是由体系而引发出来的行为。国家的首要关注不是去扩大权势,而是要保 持他们在体系内的地位。”(注: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9,p.126,p.127.)

这种认识不仅仅适用于大国,而且也适用于二流国家。他们与弱国联系起来,因为处于强势的国家正在威胁他们。在弱势一方,他们能够彼此更加敬重并感到安全。与强势力量结盟或许可以为小国提供一种危险的安全,以反对外来国家。同时,这些小国就存在着被保护国统治或者压服的危险。为了能够解释均势理论在现实中遭遇的这一困难,沃尔兹发展出一种威胁平衡理论。威胁平衡强调一国感受到的他国意图的重要性。为消解一种感受到的威胁,一国需要加入一个联盟。

根据新自由主义所持的国际体系的特色是复杂的相互依赖(注: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 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Boston:Little,Brown,1977;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的观点:由于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赖,作为在国际政治中获得国家目标的一种手段 ,军事权势已经丧失了其有效性。生存不再是国家的主要关注,通过形成或者扩大国际 组织,国家所获得的不只是安全。决定联盟是否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的平衡,而不 是威胁的平衡或者权势的平衡。国家最关心的是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 他们的绝对收益。尽管许多国家为了寻求安全而平衡他国,不过他们会为寻求自身利益 而采取见风使舵的举措。

新现实主义观点在解释东欧国家申请加入北约方面是否合理呢?用均势理论来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行为与现实发展进程之间差距过大。沃尔兹认为:在以下的情况下,国 家不采取均势机制:弱国联合在一起无法获得足够的防务与威慑力量,以阻止强势一方 对其进行攻击。(注: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9,p.126,p.127.)理论上讲, 俄罗斯能为这些东欧国家提供威慑与防务的安全收益。虽然俄罗斯在政治与经济上存在 困难,但是它具有第二次核打击能力。而且,俄罗斯实力的降低也为这些东欧国家在与 俄罗斯结盟中拥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然而,事实上东欧国家没有这么做。

新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威胁平衡理论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解释具有合理性。在广大东欧国家眼中,北约不被认为是富有侵略性的组织。而且美国在西欧的军事主导地位被广泛认可。俄罗斯则不同,东欧国家现在对俄罗斯的疑虑仍然没有消除。加入北约,东欧 国家就拥有了一个可以平衡潜在俄罗斯威胁的力量,从而有了安全感。因此威胁平衡理 论是认识东欧国家申请加入北约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视角。

新自由主义观点认为:通过加入北约,东欧国家能够获得核保护伞,并可以在遭受攻击或者受到威胁的时候,获得军事援助。拥有了这种外在安全,这些国家就可以减少用于军事的投资。而如果单独依靠自我防务,其军事花费要远远高出加入北约所需的防务花费。从东欧国家的角度出发,实现军队与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并使军队调整达到北约标准,以获得最低限度的武器装备的彼此兼容。这些方面所需花费要比单纯自我防务的花费少的多。

加入北约,东欧国家就可以在北大西洋理事会中拥有投票权力,在北约军事指挥机构有自己的代表,并可以分享北约本身所拥有的大量情报。拥有北约成员国资格意味着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北约决策的权力。欧洲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的局面,无论他们是否加 入北约,都会受到北约决定的影响,加入北约则可以使他们拥有北约内的发言权。现在 能够威胁北约的惟一国家是俄罗斯,面对俄罗斯实力削弱以及艰难的国内转型,北约遭 受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加入北约对东中欧国家而言没有任何军事危险。

冷战后北约在军事上主要是在北约国家领土以外地区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是由各国自愿主动参加的。因此,东欧国家在加入北约过程中毫无疑问能够获得更大的绝对收益。在北约扩大方面,新自由主义核心主张是:如果新旧成员能够在扩大中期望获得绝对的收益,那么北约应该扩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新现实主义关于威胁 平衡的观点与新自由主义在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方面是有效的。

那么这两种理论在解释北约吸纳新成员国方面是否合理呢?

二、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解释北约吸纳新成员遭遇困难

在构建联盟方面,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持如下观点:联盟内部的成员国越少越好。一般而言,一个国际组织规模越大,成员国所获的收益就越分散,见风使舵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管理成本与促成各方达成共识方面所需要的花费就越高。

按照新现实主义观点,在缺乏一个共同威胁的情形下,北约将最终会衰落下去,甚至北约将会解体而不是扩大。(注:John J.Mearsheimer,“The Fal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Winter,1994/95),Vol.19,No.3,p.13;“Back to the Future: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 1990),p.12.)从均势视角看,北约在国际权势结构中的地位因华约与 苏联的解体而有很大的提高,北约可以不采取任何行动了。从威胁平衡角度看,苏联解 体了,北约也应该相应解体。即使不解体,面临来自俄罗斯威胁的降低,北约也不需要 进一步加强,威胁平衡理论似乎能够更准确的预测北约的解体,因为苏联解体了,威胁 不存在了。(注:Robert B.Mccalla,“NATO's Persistenc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ummer 1996),p.451.)

更有甚者,根据新现实主义的视角,北约扩大的惟一合理理由是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威胁。然而正如沃尔特(Walt)所说,扩大或许会导致它宣布要防止的威胁的出现。(注:Stephen M.Walt,“Why Alliance Endure or Collapse”,Survival(Spring 1997),p .173.)如果俄罗斯对西方疑虑加深,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那么未来可能就会出现一种现在还没有的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退一步讲,如果预防各种威胁是北约扩大的主要目标,那么,它就应该首先吸入乌克兰与波罗的海国家,或者一次将所有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都包括进来,或北约扩大完全可以在俄罗斯威胁真正显现的时候再进行。然而北约没有那么做,它在冷战后的第一轮扩大中挑选了波、匈、捷三国,第二轮扩大中才吸纳了波罗的海三国。北约吸纳新成员国的实际进程与现实主义所设想预防的各种威胁没有一致之处。总的看,新现实主义理论在解释北约为何扩大方面是非常苍白的。北约实际的扩大基本上否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联盟构想的基本假设。

在北约为何吸纳新成员方面,新现实主义强调平衡,新自由主义强调绝对收益。现有的关于北约扩大成本辩论集中于北约成员国将来为扩大提供财政支持时所作出的贡献。尽管大多数观察家认为:北约扩大的花费是适当的,可承受的,但北约国家间的花费更多些,负担更重些。而且将北约延伸到不稳定的东欧区域会给北约带来更多难以预料的结果。

扩大本身实际上是北约在为新加入国家付出更多的花费。波匈捷以及第二轮加入北约的国家的军事力量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为改善这种局面,北约希望申请加入的国家购买更多美国与西欧的防务设备,由此而促进北约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因为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都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而且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北约成员国,所以新成员国的总体财政预算严格限制本国用于防务的军事花费。也就是说,东欧国家用于武器装备更新方面上的花费非常有限。因此,新自由主义观点在解释北约吸纳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方面也过于乏力,难以令人信服。

总的看,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解释东欧加入北约方面是适宜的,而在解释北约吸纳新成员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冷战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真正体现了现实主义 观点对北约演变的预测,实际上也是真正能够在短期与可预见未来有效解决欧洲困境和 真正保证欧洲安全的现实方案。然而,北约在推出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之后,北约扩大方 案迅速实施,这使新现实主义对欧洲未来安全的预测失效。因此,认识冷战后欧洲安全 建构需要突破新现实主义理论认知模式。在人们日益突破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解释 范式的同时,新的比较成熟的理论也开始出现,建构主义成为解释北约扩大的又一重要 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解释

(一)建构主义关于国际共同体扩大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挑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重要解释范式。根据建构主义,“无政府状态是观念的体现,不是不可变更的客观事实。主体间的实践活动形成共有观念,共有观念形成文化,文化决定了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注: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载于杨福昌主编:《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身份与利益是相互作用 的社会结构(如:制度与文化等)和社会交流的产物。“国家利益不是如现实主义所言由 权力界定的,而是由认同或身份界定的,受到社会化与国际规范的巨大影响。”(注: 郭树勇:《建构主义国关理论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影响》,载于包霞琴、苏 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M],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 页,第226页,第223页。)“说到底,人的利益主要是由观念构成的”,(注:亚历山大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因此 ,国际行为者在做决定时,会忠于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与准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组织是价值、行为模式的国际共同体的制度表述,国际组织的起源、构成、目标以及程序主要由他们所代表的国际共同体的特点以及合法性标准来决定,而不是由有效解决问题的功能性需求来决定的。

国际组织由具体的制度构成。这些制度能够塑造行为者的身份、价值、利益。在对外关系方面,国际组织通过传播其准则及思想的方式扩大自身共同体,并在此过程中,排斥竞争性的价值观和准则。“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最好的和平不是来自于强权或霸权下的强制约束,也不是来源于根据收益/成本计算而来的社会契约规范,而来自各主体间的互信和集体认同。”(注:郭树勇:《建构主义国关理论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影响》,载于包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M],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第226页,第223页。)一个国际组织的扩大是一个国际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行为者逐渐认同共同体的基本信念以及实践,并依据共同体的信念与实践而采取行动。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的过程:一个社会共同体基本信念与实践内化到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国内政与社会重建之中,每个成员可获得共同体的集体身份。就国家而言,成功内化的标志是:将国际共同体的基本信念和实践融入到国家构建并将这些准则转变为稳定的国内法律。

在国际社会化中,国际共同体将其基本的准则及价值观传输给要求加入该共同体的国家与社会。与国家相比,国际组织所拥有的强制力及立法权威并不强大,作为推动国际社会化的主要工具,国际共同体影响大小取决于其将价值观的传播以及对资源控制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能力。

“文化形塑并影响着国家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文化的变化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变动。 ”(注:郭树勇:《建构主义国关理论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影响》,载于包 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M],文汇出版社,2002年 版,第225页,第226页,第223页。)因此,为了成为共同体的一员,申请国要熟悉共同 体的文化,尽快使共同体的价值观、根本准则及实践内化到自身国家的实践过程之中。 在此过程中,共同体将评估申请国是否真正内化了共同体的价值观和根本准则。当社会 化得到充分发展且共同体认为申请国已具备成员国资格的标准时,申请国就可以加入该 国际共同体。

对于申请加入某一国际共同体的国家而言,被该共同体接受意味着获得了该共同体的认同,并获得了共同体政治与价值观的合法性。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具有相似观念国家群体的一员使该国明确拥有了其身份、政治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合法性。此外,申请加入或者已经加入某一个共同体的成员国越多,有助于在各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中扩散该组织的价值观念,并在与其竞争的价值观的角逐中获得优势地位。

一国对某一国际共同体价值观以及准则的认识,对该国是否希望加入该共同体有重要影响。申请国与共同体价值观与准则认同的越多,它就越希望加入该国际共同体。建构主义对国际共同体扩大的总体设想是:如果一个国家真正认同一共同体的价值观或准则,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被该共同体接受为其中的一员。该国将这些价值与准则内化到自身社会与政治体制越快,那它完全拥有该共同体的成员国资格的时间就越早。

(二)建构主义对北约扩大的解释

根据建构主义,北约不是新现实主义所指认的联盟,也不是新自由主义所指认的一种功能性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与准则的国际共同体。北约植根于欧洲大西洋共同体之中,并实践着个人自由、多元主义、法治、民主政治参与、私有财产、市场经济等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在国内以及国际领域内界定合法国家以及正当国家行为的基本价值观。(注:Frank Schimmelfenning,“NATO Enlargement:A Constructivist Explanation”,in Glenn Chafetz(ed.),Origin of National Interests,Wiltshire:Anthony Rowe Ltd.,1999,pp.213—214.)北约体现着该共同体军事与政治层面的内容。

北大西洋条约文本可以以建构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北大西洋条约序言中写到:签约各国决心捍卫建立在民主、个人自由和法治基础上的各国的自由、共同传统和文明。(注:NATO Handbook,Brussels:NATO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Press,1995,p.231.)条约第2款写到:通过加强自由制度,增进对这些制度得以建立的原则的更好理解,以及推进稳定与幸福之环境,签约各国将致力于发展和平与友好的国际关系。(注:NATO Handbook,Brussels:NATO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Press,1995,p.231.)

这两条实际上揭示了北约建立的目标以及行为准则。通过条约规定以及具体实践,北约确立了一种民主国家间的交往模式: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说服、妥协、不使用武力和强制的方式,进行平等对话;在共识基础上,各国之间平等交流,达成协议,从而获得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建构主义如何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诉求呢?建构主义认为:自社会主义体系在东欧 崩溃后,东欧国家尽快寻找自身在演变的国际体系中的定位或者身份。回归以西欧和美 国为核心的大欧洲逐渐成为它们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回归欧洲 来自于对北大西洋国际共同体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准则的强烈认同。北大西洋共同体是建 设国内以及国际秩序的榜样。东欧国家改革进程也是仿效北大西洋共同体国家调整本国 社会政治、军事外交所奉行的准则的进程。对东欧国家而言,拥有北约成员国资格是成 功转变为现代国家及融入大西洋共同体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当然也是它们彻底割断与苏 联历史联系的重要标志。

拥有北约成员国资格的长期目标也是东欧国家实施国内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并使之获得合法性的主要来源和动力。北约要求申请加入国进行内政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最终使这些国家成为北约的成员。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方面也的确都作出了深刻的转变,沿着北约所确定的标准进行着自我调整。

建构主义如何解释北约需要吸纳新成员国呢?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北约扩大的目的是在该地区促进和加强自由价值观、稳定与多边主义。能够最终拥有北约成员国资格的远景给希望加入北约的国家提供了一种激励,使其致力于国内各项改革,以和平的、多边的方式,以国际法为基础来处理国际冲突。认同并实践着北约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申请国已在内化北约所确立的准则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果一个国家令人信赖地认同北约所体现的自由价值观与准则,那么这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就应当被授予北约成员国资格。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内化北约所体现的价值观与准则越快,它拥有北约成员国资格的时间就越早。

相应的,冷战后北约第一轮扩大选择波、匈、捷三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国在内化北约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模式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在地理、历史传统以及政治文化方面,它们与西欧接近,是东欧地区自由化及民主化的榜样。内化共同体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的速度在首轮以及第二轮挑选新成员国中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总体而言,冷战后第一轮加入北约的三国和第二轮加入北约的七国的社会化进程,要比其他大多数申请加入但是还没有受到邀请的国家发展的快。

尽管学者总是试图设计规划一种精致完美的理论,但总是有考虑不周的方面。建构主义也是如此。建构主义不能全面说明新成员国的选择问题。斯洛文尼亚是东欧国家中内化北大西洋共同体价值观念程度较深的地区,然而,它却没有在第一轮扩大中被邀请加入北约。这也说明理论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此时,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显得尤其重要。对北约而言,新成员国越多,北约花费越高,其凝聚力就会受到削弱,获得北约各国立法机构对北约扩大的支持就越困难。同时,斯洛文尼亚人口以及武装力量人数少,力量弱,对北约的集体防务无法发挥较大的功能。在第二轮扩大中,斯洛文尼亚成为北约成员国。

总的看,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解释北约扩大方面显得不够全面。建构主义理论对北约吸纳新成员国更具说服力。不过,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对北约扩大的解释不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将各种理论结合起来观察和分析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吸纳新成员国的行为将会更为科学。(注:正如国内专家指出的,“应用任何一种理论,都可以对现实的某一方面作出精到的解释,但要想对现实作出全面的解释,就必须进行新思维,方式之一就是运用多元的视角与综合的理论观点。”参见李少军:《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2期。)也就是说,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更多的是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出发考虑申请加入的。而北约更多的则是从价值驱动的建构主义角度考察吸纳新成员国的。不过,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在利益驱动为主的同时,没有忽视价值观因素。北约在以价值认同为重的同时,也没有排斥现实的考虑,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扩大中,北约一直不断的要求希望参加北约的国家提高其防务支出,尽快实现其军事力量与北约军事标准的相互融合。

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对北约扩大的更简洁、更全面的解释。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解释北约削弱或解散方面是具有说服力的,不过,北约的现实发展使这两种理论在解释北约转变方面遭遇困难。在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尚未牢固树立北约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北约国家所实施的政治军事准则之前,北约吸纳它们加入将对北约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就此而言,北约扩大本不应该发生。北约实际的扩大使得北约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准则层面的内容成为北约吸纳新成员国的重要前提。解释北约扩大得以发生的缘由变得也逐渐清晰起来。

北约扩大所体现的价值观内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该价值观扩散或社会化的过程。而扩散过程中遭遇的主要对手则是竞争性的价值观。冲突也主要源于彼此不同的价值观的竞争。因此,北约周边国家国内的民主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成为北约扩大所希望能够发挥的重要功能。民主化进程取得成功的国家越多,北约与这些国家间和平的希望就越大,反之,则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在以综合的视角考察北约扩大过程中,将北约所体现的价值观与准则内化到各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成为北约扩大的重要缘由和长远目标。

标签:;  ;  ;  ;  ;  ;  ;  

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张的解释与合理性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