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二胡演奏分析研究论文_张颖

京二胡演奏分析研究论文_张颖

青海省平弦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810012

摘要:京剧是国粹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二胡是京剧乐队中主要伴奏乐器之一,与京胡、月琴一起演奏。号称为“京剧三大件”。京二胡的演奏过程,也是一种音乐艺术美的展示过程,它的演奏需要与唱腔的劲头、抑扬顿挫等相吻合,即与京剧的演唱在节奏、韵味、风格以及感情上相一致,才能完满地向观众展现魅力无穷的京剧作品。

关键词:京二胡;京剧;演奏;研究

一、前言

京二胡是京剧音乐体系的重要演奏工具,京剧体系具备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其内部涵盖各种艺术流派,通过对京二胡不同形式艺术的利用,可以进行京剧魅力的多样性展示,比如妩媚温柔的梅派京剧,深沉细腻的程派京剧,委婉俊秀的张派京剧,这些不同形式京剧流派的传播都离不开京二胡演奏模式的开展,京剧作品通过与京二胡演奏方式的结合,有利于渲染京剧作品环境,随着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的变化,进行京二胡演奏曲调的变化,让观众享受到京剧艺术的音乐美感。京二胡的伴奏方法.就是在充分掌握京二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调动了一切手段努力为伴奏服务。

二、京二胡演奏的基础

1、演奏技巧

京二胡和“三大件”中其它乐器一样。都是伴奏乐器,它的很多技巧(包括弓法、指法)不仅来自乐器本身的性能特点.而且是为京剧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总是随着京剧音乐的发展而发展。

弓序、弓法是京二胡伴奏中最基本的要素,而京二胡的弓法组织更直接关系到对唱腔的衬托和京胡自身演奏的风格及表现力,因此掌握正确的弓序和组织富于表现力的弓法对于伴奏者来说是重要的第一步。弓序无非指两种:拉弓、推弓。除了“推拉交替” 外,有时在特别的情况下也会转换为“拉推”。弓序给予弓法上的对比,从而使唱腔更有感染力。指法采用揉、滑、垫、掸等艺术手段来表现唱腔的曲回婉转,完成伴奏,大大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京二胡的指法与唱腔的各种装饰音和味道是那样熨贴;很多弓法技巧和唱腔的劲头、顿挫又是那样吻合和一致。这就是其它剧种的伴奏乐器所不能代替的所谓京剧音乐的韵味。当然这里所指的“一致”。是指伴奏与唱在节奏、感情、韵味、风格上的互相熨贴的一致。

优秀的京二胡演奏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如“裹腔”“垫头”演奏技巧。“裹腔”“垫头”是京二胡演奏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京剧开唱前气口的掌握、过门的处理、打击乐的配合、散板的伴奏以及摇板的伴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演奏素养

优秀的京二胡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戏剧文化修养,熟练掌握戏剧结构,熟练应用戏剧语言,能够深入了解各种戏剧题材知识,了解戏剧情节的基本发展状况,实现对戏剧人物、戏剧冲突等构成要素、审美特征的有效性理解及掌握。京二胡演奏者需要掌握扎实的戏剧基础知识,比如角儿艺术、歌舞式故事、多样化的戏剧表演程序等,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京二胡演奏的情感也要随之变化,可以通过揣摩歌唱气口、顿挫等,来掌握节奏,保持力度,用恰当的京二胡语言传达剧情中的人物思想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京二胡演奏员可以将自身的情感经验融入到作品人物中,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揣摩人物情感,增强自身的悟性,从而为完满地演奏京剧作品打好情感基础。

音乐修养是京二胡演奏者的重要职业素质。演奏者需要掌握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知识,能够了解京二胡音乐体系的基本性特征,能够准确掌握及利用京二胡演奏技巧,进行京二胡演奏节奏、旋律、调性、曲体等的准确性掌握 ,演奏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需要具备良好的识谱能力及听音能力。京二胡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曲谱理解能力,要具备完善的京剧唱腔曲谱数据资料。优秀的京二胡演奏者必然能实现伴奏环节艺术渲染力的提升,从而有效配合京剧演唱者,实现京剧演唱环节及京二胡演奏环节的结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京二胡演奏者演奏基础体系的强化是必要的,进行演奏旋律走向的有效性控制,实现其与京剧演唱旋律的配合,这需要京二胡演奏者进行自身演奏习惯的听辨能力,积极配合京剧演员的演唱工作,实现与京剧演唱环节的积极性配合,进行自身京二胡演奏节奏的及时性调节。

戏曲音乐素质是京二胡演奏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奏者需要深入了解戏曲音乐体系,进行京剧音乐素质的增强,进行京剧不同流派唱腔特色的深入分析,进行不同风格京剧形式特色的了解,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演奏素养。

三、演奏的创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固守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止步不前,便会受到社会发展的洗礼而被淘汰,京二胡演奏艺术也不例外,因此,面对京二胡演奏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其工作者改变传统思想,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地为京二胡演奏注入新鲜血液(如借鉴其他乐器的优点,或者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或许能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各种优秀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能够促进京二胡演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元素纳入到革新的范畴,重新为京二胡演奏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促其健康发展。

京剧旦行的梅、程、尚、荀、张等著名的流派京二胡琴师们,为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对伴奏艺术创作所特有的活跃和新鲜的感受,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新领域,并且在对伴奏艺术形式和技巧的掌握方面,孜孜不倦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始终不满足于既得的成就。我们如果将这些流派在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录音来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是何等之大。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不同年代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这种创作较之原传统更精粹、更系统、更新颖,具有更为鲜明的时代气息,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京二胡琴师的二度创造,演奏风格的形成和演奏艺术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京剧旦角行当流派的形成。京剧流派的创始人又返过来扩大和发展了这种风格的影响。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共同促成了这个流派艺术的继续发展。

四、结束语

京二胡与京剧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并肩前行的,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与创新,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京剧艺术及其京二胡伴奏在京剧发展中的脉络轨迹。京剧艺术因为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艺术魅力,是启发和享受,所以它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趣味无穷,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研究.京二胡的演奏技巧及伴奏方法也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丰富、创新、完善,才能达到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代芳媛 京二胡演奏分析研究 《戏剧之家》【J】2015.10

2、徐芳艳 京二胡演奏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时代报告》【J】2017.12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京二胡演奏分析研究论文_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