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论文

商水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

赵振艳 张 姣

(河南省商水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商水 466100)

摘要 在扶贫工作中突出农业产业扶贫,积极探索精准脱贫模式,形成贫困人口加快脱贫的良好态势。本文介绍了商水县实施农业产业扶贫的做法及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对策,以加速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成效;对策;河南商水

商水县成功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后,农业农村局的脱贫攻坚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摘”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和行业扶贫的情况,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1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

1.1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举全局之力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班子参与抓,所有干部职工齐上阵,明确责任、压实任务,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到联系村走访1 d,28个驻村第一书记和8个工作队员吃住在村,175名帮扶人员,认真执行“周五帮扶日”制度,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传授农业技术。2019年初,农业局投入25万元为28个贫困村安装1 160盏路灯;投资6万元为贫困户购买生活用品,进一步提升驻村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

1.2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

目前,全县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 127家,其中国家级7家、升级10家,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土地托管、股份分红、就业帮扶等形式带动贫困户732户,人均增收600元。如天华合作社探索出一条整村推进的土地托管模式,托管9个村1 513.3 hm2土地,实行“耕、种、管、收、贮”五位一体。其收购小麦加价0.2元/kg,为9个村提供集体经济收入32.69万元,为476户贫困户免去耕地费用和麦种款,得到领导的认可。2019年计划托管土地2 666.7 hm2

1.3 引导特色种植,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商水县蔬菜种植面积8 666.7 hm2,小辣椒种植面积766.7 hm2,无籽西瓜种植面积213.3 hm2,葡萄种植面积266.7 hm2。邓城天力葡萄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9.07 hm2种植葡萄,收益达30万元/hm2,2017年、2018年采用合作分红的方式,215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500元,2019年分红于8月底兑付。

1.4 利用项目资金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2018年,利用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549万元防治小麦2.03万 hm2,136个贫困村全覆盖;2019年利用 971万元防治小麦5.8万hm2,覆盖了96个贫困村。

商水县土地确权工作基本结束之后,经了解各乡镇还有部分农户土地确权证书存在未发放到位、漏统漏登、信息错误等问题。为了做好便民服务,解决该工作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农业农村局积极与测绘公司联系,制定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乡镇、村和农业局、测绘公司应负的责任,确保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顺利进行,让农民都能拿到完整、正确的土地确权证书,并简化群众办事程序,明晰其需要提供的资料,进行一站式服务[2]

1.5 组建农业技术宣讲团

抽调12名高级农艺师分别深入到张庄、谭庄、东城、农场等乡村传授农业技术。

1.6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2018年培训1 128人,发放困难补助6万元;2019年计划培训600人。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 411.6万元,村均2.4万元。三是统筹抓好旱厕改造项目建设。2019年计划建旱厕6.05万座,第一批建造1.55万座,目前项目正进入招标阶段。

1.7 解决工作难点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NAIC)隶属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是面向全国家用电器行业服务的专业信息机构,其前身为全国家用电器工业科技情报站。

1.8 强化行政执法,提高办案效率

商水县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放管服”新政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案件举报线索受理制度”和“行政处罚案件主办员制度”,推行“马上办”“简化办”的改革制度。根据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属地管辖”原则,构建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乡镇就地就近办理,县级指导协调机制,既促进了执法办案责任落实,又方便了违法当事人,提高了办案效率[3]。在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中,一是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提高。二是突出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以禁用农药为重点,开展农药专项检查,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查,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2019年以来,对全县农药、化肥、种子经营网点进行农资质量安全检查,出动宣传车300余台(次),张贴标语360余条,悬挂过街联120余幅,发放“假劣农资鉴别常识”30 000余张,寄出“致全县农资经营者一封信”1 500余封;查处不合格农药70余件(没收36件),责令整改农资经营户40家,查处案件8起,结案率100%,错案率为零,所结案均未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挽回经济损失160多万元。三是成立了商水县农药、种子、肥料协会,在农资打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其参与领导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确保全县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对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新技术、新产品的顺利推广,使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严格公正、公开、文明执法,严肃执法程序,公开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通过案件查处,既遏制了涉农违法行为,维护了生产基地和经营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水平,得到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4]

2 农业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加强行风建设,落实“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实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做到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双公开”“两单衔接”相互对应。简化办事流程,窗口服务人员严格按照服务标准办事,做到“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确保企业办事顺畅。结合农业农村局实际和权限,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编制农业行政便民服务事项38项,确定受理岗人员4人、审核岗人员4人、办结岗人员5人。将种子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植保检疫证、土地确权证书和水产养殖等服务事项所需资料编制告知书,实行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办理。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面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批和有关行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对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及时审核盖章。落实政务服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严格服务标准等相关规定,完善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和手册,方便企业在办理审批事项前就能全面了解办理手续、程序、所需材料和填报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农业部门多服务、农民和企业少跑路,进一步简化办事操作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1]

伊德里斯的地图中雅朱者和马朱者出现在中国北方(见图3),在“亚历山大边墙”后面有一块铭文,写着“属于包围雅朱者和马朱者的库法亚(Kufaya)山脉”。边墙有门,大门处标识了亚历山大的阿拉伯名字杜尔-卡奈因(Dul-Karnai)。

3 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是突出干部结对帮扶,坚持因户精准施策。认真落实“班子成员包乡镇、第一书记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的帮扶工作机制,明确帮扶责任,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帮扶成效。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脱贫路子,进一步促进贫困户参股、入股或者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项目。有效地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三是做好产业发展“后勤保障”工作,针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加强科普宣传、农业推广、能人示范等工作力度,切实帮助贫困户掌握相关技能,减少相应的损失及风险。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和托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护理前两组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以及焦虑情绪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以及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4 参考文献

[1]薛炳杰.阜南县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成效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3):7.

[2]高辉,徐磊.三峡坝区移民村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9(7):234-235.

[3]张正尧,吕永辉,杨照,等.全国农业产业扶贫成效评价及对策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17):126-129.

[4]杨梅,刘浦江.新疆阿克苏地区国有贫困林场扶贫成效、问题和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8):126-127.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24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收稿日期 2019-07-29

标签:;  ;  ;  ;  ;  ;  

商水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