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衰的对比研究论文_杨颖,徐蕙枫,徐文俊

(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 上海 200065)

【摘要】目的:应用米力农与新活素联合对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米力农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米力农与新活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血浆BNP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米力农与新活素联合对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米力农;新活素;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112-02

顽固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难治性心功能不全”,指的是心力衰竭在经过多种方式治疗后,心脏生理功能仍然不见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表现的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属于临床心血管内科近年来常见的较为棘手的一种危重病症,临床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1]。本研究对应用米力农与新活素联合对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导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照指南在心衰基础治疗优化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心衰病史1~12年,平均病史(5.4±1.8)年;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心衰本次发病时间1~19小时,平均发病时间(8.6±2.3)小时;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59.3±6.8)岁;治疗组患者心衰病史1~13年,平均病史(5.1±1.6)年;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心衰本次发病时间1~17小时,平均发病时间(8.4±2.2)小时;患者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59.6±6.4)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米力农,每次剂量150μg/kg,每天一次,连续3天;治疗组:静脉滴注米力农,每次剂量150μg/kg,每天一次连续3天后先静脉推注新活素1.5μg/kg,再以0.01μg/kg/min的速度维持48小时。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24小时内经同一位医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检验科检测血浆BNP浓度及常规生化指标。监测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 结果

2.1 用药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血浆BNP改善幅度

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左室舒张末内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用药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血浆BNP改善幅度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期间有6例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治疗组采用米力农与新活素联合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尽管心衰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每年仍有20%的心衰患者经标准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心衰的症状和体征仍不能改善甚至恶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米力农属于人工合成途径得到的一种双吡啶化合物类药物,属于磷酸二酯酶原Ⅲ抑制剂的一种,可以使心肌细胞中所存在的CAMP的降解量明显减少,心肌收缩蛋白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水平提高,对心脏和血管舒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短期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心衰症状[2、3]。新活素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合成之后得到的一种重组人脑利钠肽类药物,脑钠肽(BNP)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神经体液因子之一,广泛存在于心房、心室肌细胞内,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天然阻滞激素,抑制血管活性酞产生利钠、利尿作用,还可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延缓心脏重塑[4]。米力农和新活素的联合希望能给顽固性心衰患者多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天平,张乃菊,陈耀等.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37-1338.

[2]韩海玲,孙玉芹,宋文刚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特点和左甲状腺素片干预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1974.

[3]刘红莉,杨良瑞,高琴等.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59-60.

[4]涂宣庆.血浆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及其预后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8):98-99.

论文作者:杨颖,徐蕙枫,徐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新活素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衰的对比研究论文_杨颖,徐蕙枫,徐文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