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上海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结构及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劳动力论文,效率论文,结构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的历史与现状、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以及对不同国别和地区劳动贡献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关就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性思路。认为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一个绝对的数量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持较为合理比例的前提下,发挥不同产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切实提高相对产出率,发挥就业乘数效应,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同时,保证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开发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的关键。

一、上海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90年代以来,上海市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转折时期,人口变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结构均呈现出某些令人瞩目的特征,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流动人口的变化。1984年,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进行了上海市第一次流动人口调查(注:参见郑桂珍主编:《就业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迄今为止上海市共进行了6次流动人口调查工作),推算出的数值为75万人(不包括当天车站、码头、机场等过境人口),依同样口径测得1985年、1986年和1988年流动人口分别为110万人、134万人和125万人。自90 年代初开发开放浦东以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在1993年达到281万人,1997年为231万人。1990年全市迁入人口18.87万人,迁出17.41万人,净迁入1.46万人;1995年迁入19.47万人,迁出13.2万人,净迁入6.27万人;1996年迁入19.87万人,迁出13.47万人,净迁入6.4万人。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上海市平均就业年龄约为18.7岁,平均退休年龄为57.5岁,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52.12万人,占总人口的70.2%。世界平均劳动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9%,发展中国家一般占57%,发达国家占65%。以此标准来看,上海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上海市人口较为突出的另一特点是人口的老龄化,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若按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的口径统计,则上海市在1979年就已率先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7.34%和1987年的8.5%发展到1990年的9.24%,再发展到1992年的10.75%,目前全市60 岁及以上所占人口比重已达17%。同时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日趋明显,1953年上海市80岁以上人数为6994人,而1998年上海市80岁以上老人已达27.5万人,这一趋势对负担老年系数、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均具有直接的影响,应当及早引起重视。

1996年末,上海市总人口为1419万人,出生率5.6‰,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1.4‰;负担系数(注:负担系数是指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的比重,0~14 岁为少年儿童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39.97,其中负担少年儿童系数22.61,负担老年系数17.36。1996年末,上海市就业人口764.3万人中第一产业为70.8万人,占9.3%;第二产业372.9万人,占48.8%,第三产业320.6万人,占41.9%。

表1 1996年末上海市分行业就业人数

分布行业 就业人数(万人)

农林牧渔业70.8

制造业

335.4

水电煤气生产与供应业

7.3

建筑业30.2

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业

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35.7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98.8

金融保险业 5.8

房地产 6.6

社会服务业36.5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15.9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33.7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0.3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16

其他60

合计 764.3

资料来源:《上海概览》1998年。

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社会劳动者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结构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劳动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34.4%下降到1997年的10.5%,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比重由1978年的21.6%上升到1997年的40.6%,提高19个百分点。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1996年末,上海市国有、集体企业下岗人数20.7万人,社会失业人数近15万人。

表2 1996年末上海市失业者失业时间长度构成(%)

合计 1个月 2~3个月 4~6个月 7~12个月 13~24个月 25个月以上

100

3.2

11.3 17.7 27.419.4

21

1997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为1305.46万人(其中男性占50.4 %,女性占49.6%),占全国总人口的1.1%。城镇人口占78%, 农村人口占22%,98%的人口集中在市区,郊县人口仅占1.5%;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9人,其中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54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黄浦区(5671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是崇明县(678人/平方公里)。

1997年上海市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5.18岁,女性为79.21岁,分别比1978年提高4.49岁和4.43岁,高于世界平均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基本相当。

上海市是全国第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城市,从1993年开始已经连续7年保持人口负增长状态。1997年人口出生率为4.9‰,死亡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2.4‰。

1997年,全市就业人口788.25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单位就业人员占59.2%,农村就业人员占28.4%,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占6.7%。1997年上海市城镇新安置就业人员36.13万人,1997 年末全市城镇失业人数14.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二、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较快。1996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社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比重由34.4%下降到10%;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4%上升到1986年的58.42%, 连续七年停留在58%~59%之间,1992年开始出现回落,1996年为52%;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1.4%攀升到38%(见表3)。

表3 上海市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阶段性变动情况(%)

阶段性划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改革开放前)34.4

44.0 21.6

第一阶段(1979~1985年) 24.8

51.8 23.4

第二阶段(1986~1992年) 11.9

59.8 28.3

第三阶段(1993~1996年)

9.7

55.1 35.2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7)》。

上海劳动力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1991年以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反映出当时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中传统部门的转移;1991~1993年,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这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调整第二产业政策在劳动力结构方面的反映;从1994年开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回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这既反映出上海市政府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力度,也反映出近年来工业生产开工不足,就业矛盾愈加突出的实际状况(见表4)。

表4 上海市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年度变动(%)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0 11.37

60.1928.44

1991 10.66

60.0329.31

1992 9.96

59.5930.45

1993 9.55

57.8932.59

1994 9.58

56.0834.34

1995 9.85

54.4735.68

1996 10.01

51.9638.03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与1998年预测》。

从有关经验数据中得知: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走向与劳动力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某种偏离态势,即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呈逆向变化(第一、二产业趋于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呈上升态势)。设GDP为100,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77.4∶18.6,而1996年则演变为2.5∶54.5∶43.0。第一产业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24.4个百分点。

表5通过选取1978年以来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其中, 静态指标为每年弹性计算结果的平均值,A为第一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B为第二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C为第三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

表5 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劳动力弹性

平均值 A

BC

静态指标

0.02

2.85 4.04

动态指标

0.47

1.95

-0.27

由表5数据可看出, 第一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之平均值远小于第二、三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之平均值,这说明劳动力对于第一产业产出的作用效果远小于第二、三产业,滞留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相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趋于饱和和过剩。因此应当在提高第一产业总体产出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战略性转移,实现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优化配置。

第二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平均值相对于第三产业来说比较小,相对于第一产业来说比较大,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来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就业空间和潜力;而相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其就业潜力与空间相对较小。第三产业产出的劳动力弹性变化速度的平均值为负值,说明其弹性呈逐渐递减趋势。为此,应尽快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重点向第三产业中吸纳劳动力较多、就业转移间隔期较长的行业转移。

在尚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的中国,劳动力作为一种主要投入要素,必然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和推动作用(见表6)。

表6 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的偏离度比较(%)

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

1978 30.4 -33.4

3.0 66.8

1980 25.8 -27.1

1.3 54.2

1985 12.2 -12.2

0.1 24.7

1990

6.8

-4.5 -2.3 13.6

1996

7.5

-2.5 -4.9 15.0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1997)》计算。

从表6中可看出, 改革开放后上海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的偏离度逐渐下降,且幅度较大,说明劳动力变动幅度与产值变动幅度较快,导致第一产业偏离度从30.4下降为7.5,第二产业的负向偏离度从33.4 扩大到1996年的2.54,而第三产业从正向偏离数上升为负向偏离数,说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也使第三产业的产出水平有所提高。根据相关经验数据,上海市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确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大部分原有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有递减的趋势(夏业良,1998)。

三、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分析

上海市采取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步提高第一产业效益的战略决策,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99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503.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加了7.2倍。

采用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和产出增加值的增长进行相关分析,可以从对历史经验数据的计量分析中得出劳动力与投资对第三产业产出增加值的贡献率比较和判断。设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为因变量△GDP[,3],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为自变量LI[,3],采用1978~1996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以下结果:

△GDP[,3]=-94.5+5.594×LI[,3]

(-5.25)(6.79)

R[2]=0.7425 DW=0.22 SE=140.77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影响程度不够理想,其判定系数仅为0.7425,同时DW值较小,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对产出增加值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如把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亿元)作为自变量KI[,3],带入上式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GDP[,3]=-339+2.295×LI[,3]+0.7104×KI[,3]

R[2]=0.9712 DW=0.6806 SE=48.5674

上式中的判定系数和DW值均有较大改善,其判定系数表明:劳动力与投资对产出增加值的增长具有密切相关性。在这18年中,第三产业劳动力每增加1万人,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2.295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0.7104亿元。

为了比较第三产业劳动力与投资对产出增加值的影响作用,利用上式数据,分别取对数计算,进行弹性分析,计算结果如下:

In(△GDP[,3])=-4.774+1.5298In(LI[,3])+0.4383In(KI[,3])

(-2.31) (3.59) (7.428)

R[2]=0.9851 DW=0.5195 SE=0.1190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劳动力的弹性值大于对投资的弹性值,即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 %,第三产业产出增加值将有1.5298%的增长;而第三产业投资每增长1%,产出增加值仅有0.4383%的增长。这说明劳动力投入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影响比物资资本投入的作用更大,由此证明第三产业中劳动力要素的贡献率不可低估。

鉴于劳动力和投资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理由按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时期建立回归方程:

In(△GDP[,3])=c+a In(LI[,3])+b In(KI[,3])

其中a、b为弹性值。

表7的估算表明,“七五”期间劳动力的弹性值达到1.0942, 而投资的弹性值仅为0.3581。“八五”时期,投资弹性值为-0.0174,说明它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作用为负;而同期劳动力弹性值上升到5.6199,成为80年代后期上海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因。“九五”时期,劳动力和投资的投入水平基本同步,二者的弹性值分别为0.4624和0.4427,表明劳动力和投资的投入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积极影响,通过产业的进一步优化而展示出来。

表7 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劳动力和投资的回归分析(%)

年份劳动力 投资 R[2]DW SE

系数a

系数b

系数a 系数b

1981~1985 1.0492 1.671 0.3581 3.554 0.988 2.525 0.034

1986~1990 5.6199 1.5298 -0.174 -0.02 0.880 1.427 0.108

1991~1995 0.4624 0.4439 0.4427 7.196 0.994 1.821 0.050

四、劳动贡献率分析与比较

1996年上海市人均GDP为22275元(约合2600多美元),而同期上海市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构成为10∶52∶38,与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这四个国家1975年前后在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力配置就已达到53.68%。与亚洲紧邻韩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1980年韩国人均GDP仅为1520美元时, 在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力配置就达到43%。当然,与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还是较高的。

从表8可以看出,上海市在1979~1996年期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其相应的劳动贡献率却在逐渐减小。1994~1996年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4.33%,而相应的劳动贡献率仅为0.36%。

表8 上海市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劳动贡献率的比较(%)

国家和地区年份 经济增长率劳动贡献率

上海 1979~1983 5.23

15.54

1984~1988 13.132.53

1989~1993 18.902.08

1994~1996 24.330.36

墨西哥1950~1962 5.97

40.37

泰国 1950~1962 6.30

42.90

秘鲁 1950~1962 5.63

24.87

希腊 1951~1961 5.29

52.93

阿根廷1950~1962 3.19

49.53

印度 1950~1960 4.47

41.61

巴西 1950~1962 5.49

26.23

以色列1950~1965 11.01

31.79

智利 1950~1962 4.20

25.00

日本 1952~1967 8.97

27.31

台湾 1950~1965 8.50

20.00

韩国 1950~1965 6.20

46.77

资料来源:国外数据源于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上海市有关数据根据《上海统计年鉴(1997)》计算得出。

五、就业政策调整与产业创新思考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静态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简易模型。在此模型中,某一特定经济社会在给定时期的就业容量是由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如自然资源、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内生地决定并发生作用的。因而假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该经济社会的自然资源、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投入等状况不变,则该时期就业量必定有一对应的均衡点。在此点上人均产出达到最大化,超出或低于此点,则会因劳动力供给过剩或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分别造成强制型全民就业模式下的过剩就业低效率和就业量不足的低水平产出。即便引入多时期动态分析方法,在特定时期内要素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恒等于就业均衡点的变动速率。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布局改造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上海经济工作的重点。从三次产业结构方面来说,应继续以“三、二、一”的比重顺序为发展方针,在工业结构内部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调整、改造具有持续发展能力与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以金融保险业为例,1978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仅占上海市GDP比重的2.6%,1996年达到11.3%,18年间提高了8.7%。而该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1978 年的0.2%仅上升到1.2%,18年间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 虽然金融业人均产出高于社会平均产出,但金融业缺乏高素质的合格从业人员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

上海市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技术层次方面。据统计,199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劳动力资源为769万人,技术工人约为130万人。按照上海90年代初期的发展规划,“八五”期间,中、高级工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重必须从近50%提高到65%左右。其中,七八级工的比例必须从原来的2.5%提高到10%, 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必须从原来的0.2%提高到1%。然而根据抽样调查分析,中级工在技术工人中的比重一直在50%上下徘徊,七八级高级工的比重也一直未能突破3.8%,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至今不到1万人。另根据有关测算数据,GDP每增长1%,技术工人必须增长3%;“九五”期间上海GDP如按年均增长10 %计算,技术工人则需每年增长30%,显然这是近期内难以企及的目标。

笔者认为,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一个绝对的数量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持较为合理比例的前提下,发挥不同产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切实提高相对产出率,发挥就业乘数效应,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同时,三次产业在科技革命与创新意识的带动下,完全有可能催生出许多新兴行业。就业压力本身除人所共知的负面影响之外,还可能是新兴行业产生、发展,不断开辟就业空间的最为直接的催化剂和推动器。

第一产业经济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本投入少,劳动力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难以使用先进的科技方法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已经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重新审慎经营策略与重点。

保证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开发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的关键。作为消费物品和资本物品的主要来源,第二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源泉。

第三产业的特征是服务范围广、层次多,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较大。根据英国发展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Colin Clark)的统计测定结果,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生产率产生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向同一方向的变化。现代经济学中劳动就业增长的模型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产业的持续增长的第三产业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关键。

标签:;  ;  ;  ;  ;  ;  ;  

上海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