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子出版业现状与两岸合作前景_多媒体论文

台湾电子出版业的现状与两岸合作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台湾论文,两岸论文,现状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电子出版的问题已经越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出版业的面前,了解同属中华文化的台湾目前的电子出版现状,对我们每个编辑人员来说都是有益的。本文作者是台湾一出版社的负责人,所谈问题应当更为值得参考。文中一些外来词语由于海峡两岸在译法上的差异而不同,为保持文章原貌在本刊编发时未做改动,请读者阅读时留意。

电子出版的历史不长,不过短短十来年。近年来突飞猛进,成长极快。这两年个人电脑的更臻成熟,价格节节下跌,台湾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急速上升,给予电子出版更佳的契机。

美国副总统高尔一九九三年发表了《资讯高速公路》的演讲,给日本人极大的震撼。日本人在个别产业的硬体生产领先美国,然而在整个多媒体电子的发展上,日本人还是落后极多,台湾受美、日的影响,已认识了电子出版的趋势,这两年开始投入,但落后更大,需要急起直追。

电子出版的范围极广,远东图书公司出版的《英汉百科辞典》光碟版及较早的磁碟版,资讯网路上的资料等等都是电子出版品。

近年来电子出版品已经进步到能同时运用文字、录音、影像等多种媒体技术的《多媒体光碟》(CD-ROM),“多媒体光碟”正是出版品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今天所谈的电子出版品,免不了以“多媒体光碟”为中心。约在十年前,美国的傅高义出了一本书《日本第一》,一时日本人意气风发。事实上美国在尖端教育及科技的能力实在无人能及。正当日本人陶醉于高画质类比电视领先全球时,美国人突然宣布,未来的电视应该是延续电脑的“数位电视”,令日本人十分错愕。

美国预定1996年开播高画质数位电视,台湾预定1997年,也就是届时电脑和电视可以合而为一。因此电脑的普及率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两者的结合等于是遗传的优生学;结合了优点,扬弃了缺点──变成一部高画质、高音质、又有智慧的电视电脑。两者的合一给了多媒体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因此资讯业、传播业、出版业莫不摩拳擦掌,抢夺这个市场的先机。

郑丽园女士在精湛杂志报导:“据软体出版者协会统计,一九九三年全球共售出九百七十万部附唯读光碟机(CD-ROMDriver)、音效卡(Sound Card)的电脑,一九九五年更预估至少能突破两千四百万部。至于光碟片,一九九三年的产量约为八千六百五十万片上下,且正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五十的惊人速度成长中。”

有人预测多媒体光碟将侵吞传统(平面)出版品1/4~1/2的市场。美国人预测五年内即可达到1/2。日本人则预测全球可发展出销售额二兆到四兆美元的广大市场。并改变了电脑、出版、教育、娱乐等行业的型态。

台湾的情形如何呢?台湾的电视普及率很高,接近美国的65%。个人电脑是台湾厂商的主力产品,也相当普及。相当于欧、美、日而言,台湾的软体工程师,可谓价廉物美,而且人数众多。更加上近两年资讯业大厂的营业额暴增,获利率惊人,像台湾积体电路、宏基、大众都盈利极多,给了他们投资发展新产品很大的空间。因此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说,台湾发展多媒体光碟的远景相当有利。

目前的市场状况,根据资策会市场研究中心统计,1994年台湾光碟市场约18亿元台币。成长最快的是游戏类75%,不过本土产品仅占二成,光碟机在1994年底已达到约18万台的累积销售量,但个人及家庭仅占数万台,大部分是企业及机关所有。不过预估家用部分今年可大幅增长到20万台,而光碟机的售价已经降到5000元左右。

全球的光碟软体一九九四年底已达约8000种,台湾自产的约有160种。进口光碟亦有数百种。

台湾已经成立的光碟制作公司或跨业性公司新增光碟部门,约有60家。这些公司或部门历史都不长,多集中在近二年。资本额约一半在500万元左右,30人以下的小型公司也约近一半。大体来说规模庞大的公司很少。他们发展的方向,以教育软体CAI占大部分,即幼教及语言学习居多,其次是休闲娱乐软体。

虽然一片看好,但是销售量目前普遍不高,能够售出5000片以上的就难能可贵了。一些畅销的产品如智冠科技的“倚天屠龙记”,由金庸小说改编,创下10000片的记录。得意传播公司获得故宫博物院授权制作“五千年神游眼福”光碟,得到日本6000片的外销订单。昺扬与救世传播协会合作的“空中英语教室”光碟版,单季即有8000片的销量。有一些月刊式的多媒体杂志如轩丞的《Win Magazine》,生产成本不高,但月销量也达到5000片。

台湾目前较具代表性的业者有:

1.皇统:六年前投入,累积了不少经验,自1993年起,全力转向CAI电脑辅助教材及光碟电子书,已成为台湾教材的权威,已出版有《杨荣一国中英语教材》、《国中综合题库》等。

2.昱泉:六年前投入,以稳健的方式成长,一方面承接政府与企业多媒体简报,一方面创作光碟书,代表作品有《阿毛的ABC新乐园》、《巴拉拉狂想曲》等,作品属活泼而有创意的娱教类电子书。从技术、创意、盈利三方面来看,昱泉都是比较成功的。

3.钜玑:成立四年多。作品《宝岛水族馆》曾在1993年获得第一届台湾多媒体金袋奖。

4.昺扬:制作《空中英语教室》一举成名。远东图书公司在精挑细选之后也将制作重责交付给他们,推出台湾第一部《英汉百科辞典》。

5.炬岛:成立不及一年。出版了倪匡的《原振侠传奇》,颇受好评。并计划出版张系国、梁羽生等的作品。该公司有一个结盟计划,希望和出版社、杂志业经过三阶段的合作,将传统出版业带入多媒体光碟的领域。由于初期投入人力、财力不大,将来也能保有版权,对传统出版业来说,颇有吸引力。

目前光碟出版大多由资讯业主导。像《空中英语教室》是昺扬先自制样本毛遂自荐,炬岛也是选定作家主动出击。一般来说资讯界因为版权谈判费时、合作模式不易等因素,较倾向于自寻素材,全程自制。

传统出版界起步较早投入较大的,则是光复和汉声。

1.汉声在1992年开始开发技术成立电子编辑部,并与飞利浦合作开发CD-I式电子书,但CD-I不能直接在电脑上用,需要电视及另一台互动光碟机才能运作,费用较高尚未为消费者接受。进度已受阻。

2.光复书局已成立电子出版部门,一方面代理世界各国光碟,成立电子书专卖店(目前已有两家),发展全省销售通路。另一方面,将原有丰富的素材规划出版,目前已成功推出号称“第一片寓教于乐的中文童话电子书”──丑小鸭。

3.出版英文辞典数十年的远东图书公司,近日成功推出了第一部CD辞典《英汉百科辞典》。五南也推出了光碟版的《六法全书》。

目前销售多媒体光碟的通路,大致有几种:

1.资讯产品专卖店

2.展示会场

3.音乐带、电玩等店

4.多媒体产品专卖店、连锁店

5.电子或电话订购网

6.广告邮购

7.直销

8.多媒体会员俱乐部

9.传统书店

10.随机附赠

前面提到的《Win Magazine》有一半的订户是从电脑展示推销中争取的,充分表现了新兴事物的行销特性。以往多媒体光碟的销售多半在资讯产品店,消费者购买电脑周边设备时一并购买,据说光华商场附近的电脑店集中区,可以占光碟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目前随机附赠半买半送的行销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传统书店销售多媒体光碟起点较迟,目前已开始投入。光复书局集团的光统图书百货除了在原店开设光碟专卖楼层外,今年元月更成立了大型电子书广场,并扩充全省电子书加盟店。金石堂去年与宏基科技合作,设立了软体专卖区。新学友目前已销售不少游戏类光碟。晨学社据说正在评估建立光碟通路的可行性。看来,传统书店也不想落于人后,正全力转变中。

目前整体来说,多媒体光碟的总销售额还不高,行销上还有不少困难,诸如:

1.行销通路不广。

2.价格较高,尚未普及。

3.消费者无法对内涵一目了解。

4.需增加设备,软体不相容等问题。

虽然英文电子出版市场已逐渐成形,但中文电子出版市场则尚未成熟。而且多媒体光碟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远较平面出版为大,在这种情形下参与,风险不可谓不高。因此,就大部分的台湾出版同业来说,目前都停留在评估的阶段。

传统出版业一方面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过去的出版资源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作好正确的决策。一般来说百科全书、工具书、教科书、语言学习、商业资料库、工商业训练等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市场。一般的消遣书籍目前发展不大。另一方面,如果出版方向合适,则要决定如何进行:诸如1.自行成立电子部门2.收购现有电子制作公司3.与现有制作公司合作4.转让版权给电子制作公司。

总之,传统出版业若不积极进行,这个庞大市场将拱手让给资讯产业。微软(Microsoft)近年来不知不觉已吸纳了图书巨人DK26%的股权。我们就可看出资讯产业的企图心,以及多媒体光碟的发展性。

我于1993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会中亚洲代表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表示了抗拒,1994年参加北京电子出版学研讨会,不少代表担心市场的被占据。我们看看像微软与DK这种庞大力量的结合,就知道我们面对的竞争有多大。因此,若要迎头赶上,势需两岸的出版界、资讯界通力的合作。

近年来两岸出版界的合作已奠定了良好的互动。从早期的版权转让,经验交流到现在的合作组稿、共同生产,可以说进展神速。电子出版的合作可以在这个良性的基础上加以推动。

大陆有世界上最庞大、素质最好的软体工程师队伍,有璀璨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资料。并且在华文电子出版的整体工作上,如《汉语大辞典》的出版与电子化、汉字字库的建立、语言文字与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等,投注了很大的力量。台湾有资本庞大而具国际水准的资讯产业,有大量而高层次的美术人才,有丰沛的资金与强力的行销术。我想两者的结合,一定可互补所短,于短期内发展出惊人的成果。

附表一:

表一 1994年台湾Title市场现况

单位:百万台币

市场市场 去年同

进口主要业者

区隔规模 期成长

比例

Game(含Disk,CD

91075% 65%智冠、大宇、第三波

CAI(含Disk,CD) 20830% 18%皇统、第三波、松岗

其他类CD Title

680-

57%皇统、铼德、甲尚

(电子书)

合计1.798 -

58% -

资料来源:资策会MIC

附表二:

表二 台湾光碟软体业者现况

资料来源:资策会MIC

*本表转引自《光碟购买指南》第二期

标签:;  

台湾电子出版业现状与两岸合作前景_多媒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