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论文_戴晴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论文_戴晴

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就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而言,可谓是对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加以提升的关键手段。在城市化建设持续推进的今天,水资源贫乏的问题愈加显著,我们需高度关注绿色建筑小区的建设,对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中水回用

前言

大力建设绿色建筑可谓是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势所趋,能避免资源过度损耗,修复与保护环境,对人们的居住质量、生活水平予以改善,促使建筑和生态协调发展,与民众长远利益相一致。就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而言,可谓是对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加以提升的关键手段。在城市化建设持续推进的今天,水资源贫乏的问题愈加显著,我们需高度关注绿色建筑小区的建设,对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

1 绿色建筑理念的现实意义

1.1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使得自身获得了发展。随着人类自然资源开发能力的不断增强,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气候变暖都是人们过度利用资源和伤害自然环境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而绿色建筑工程设计可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既能够享受到现代化发展的福利,也可以在绿色、清新、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1.2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主要是充分利用建筑资源,通过绿色化的设计合理分配施工资源,利用更加环保、绿色的建材进行建设、装修,为整体建筑物能耗的降低做出贡献。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风、自然采光、太阳能等资源,做到节约资源。

2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筑面积达到了2.5hm2的绿色建筑小区,可对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与雨水利用设施进行配置。

2.1屋顶集雨系统

利用屋面雨水需将单体建筑物当做单位,基于就地收集、处理与利用的原则行事。屋面雨水在经由收集系统实施弃流、过滤等处理以后置于储水罐,而后在小区市政杂用中利用。初期弃流至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就《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而言,提出需经由2年一遇日降雨量对系统蓄水体积进行确定,公式如下:

W=Ψ×Chy×F

Chy——2年一遇日降雨量,m;

F——地块屋面面积,m2;

Ψ——屋面雨量径流系数;

W——蓄水体积,m3。

2.2绿色屋顶

绿化屋面将绿色植物当做关键覆盖物,提供植物生存必需的条件,对屋面应有的植物根阻拦层、防水层等协同构建形成的屋面系统进行设置,其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小气候合理调节、缩减径流与室温,并对城市景观加以丰富的关键手段。

2.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等相关生物滞蓄设施具体表示经由浅洼地(深度0.03-0.45m),对所在地喜水植物进行种植,经由吸附、渗透与过滤等处理,将落于不透水表面如屋面、巷弄等处的雨水加以控制,对其带来的雨水径流进行缩减,对雨水水质进行改善,缩减其给受纳水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2.4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具体表示位于地表沟渠内培植植被的工程性手段之一,此项技术的有事在于可经由重力流对雨水收集且借助植被节流以及土壤过滤对雨水径流加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被浅沟能被视为是采集、运送雨水的生态手段,可对雨水下渗进行强化,缩减流速,对污染的沉淀去除大有裨益,且浅沟中的植被可对污染物进行吸附与降解,对管道建设成本进行节约。

2.5渗透铺装

渗透辅装囊括两类:一是材料自身存在渗透性,譬如透水混凝土等;二是选择透水的制作以及铺装方式,赋予铺面透水性,譬如草坪砖等。此类铺面可对以往的不透水铺面进行取缔,且无需投入较大成本。透水铺装可改善雨水入渗效果,缩减了对硬化铺装区的冲刷力度,并对污染物流矢量有效控制。

3实例分析

项目处在城市上风向、上游,和市行政中心间隔一条河,自然生态较好,生态优势明显,属于城市新地标,是所在地开发潜力最好的城市地带。该绿色建筑小区规划面积为 85525m 2 ,绿化率在 35% 以上。该小区具备较大雨水排放量,加大了排水工程设施成本。故而,经由住宅小区内雨水资源对日常绿化用水加以补充,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能对雨水径流有效控制,规避内涝现象。

3.1 雨水渗透回灌系统

雨水间接利用可谓是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成分,能促使雨水下渗进入地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涵养,修复生态环境,减缓地面沉降等。雨水渗透回灌技术囊括分散式渗透与集中式回灌技术两大类型,前者可在规模各异的住宅小区内使用,设施简单,能缩减收集雨水的压力,丰富地下水资源,并借助表层植被以及土壤净化作用缩减径流所致的水体污染物,但渗透率差,在地下水位高等环境下的运用效果不佳;后者回灌容量大,能面向地下深层进行雨水回灌,但在地下水位等层面具备较高要求。中原经济区将近 7 成地表构建为广场、道路等,铺平地区以不透水材料为主,选择雨水渗透收集技术能对建筑物周边温度进行缩减,可借助地表面对水实施过滤处理,无需构建地面排水渠,实际做法为低洼绿地等就地直接入渗与回灌。

3.2 雨水收集

就屋顶雨水的利用来看,该项目主要参考了“屋顶花园”这一理念,将地面花坛当做屋顶雨水所需净化装置。花坛构造对屋顶花园基础构造进行了模拟,不具备较好防渗透性要求。位于居住区各栋单元楼背后单独配置花坛,所有花坛均通过其底部配置的外排水管连通,让邻近花坛“串连”,雨水依照排水管从滤池经过,滤净化处理完成之后,雨水进入蓄水池,蓄水池大小主要按照住宅建筑屋面雨水径流大小加以设置。在雨量多,达到蓄水池临界点后,雨水将面向市政排水系统排放。该项目经由喜水植物、鹅暖石构建旱溪景观雨季,旱溪为明沟对雨水采集、疏散,可促使雨水回流绿地,在过滤后进行绿化灌溉,可缩减小区绿化灌溉用水量,节约水资源,并把雨水收集系统和小区景观有效融合,具有较好美观性。

3.3 雨水一体化净化装置

该装置主要是对雨水水体内含有的 SS、COD 等进行去除,其囊括如下成分,一是雨水石英砂过滤器,对水体内含有的 SS 含量进行去除,去除率在 90% 以上,借助自动反冲顶装式阀门具有的时间控制功能,指定时间经由反冲对设备工作效能加以维持;二是杀菌消毒装置,对水体内的细菌病毒进行消除,从而对水体内余氯含量进行保持;三是雨水活性炭吸附器,对水体内的 COD 等进行消除,消除率在 70%以上。

3.4 雨水清水箱

净化处理过后的清水流入清水箱,箱内将五球式连杆浮球设置成液位控制器,高、中、低液位分别代表停止、自来水补水、水泵保护。清水箱侧面与底端均配置了雨水溢流管、雨水排污管和客水补水管,从而防范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3.5 雨水稳压供水设备

该设备经由压力传感器上、下限值的合理调整将设备输出压力维持在某一值上,伴同用水量变化,水泵频率也会随之变化。

3.6 雨水综合利用

经由清水箱水源,需要时可对自来水、客水水源直接利用以进行绿地绿化等。

结束语

现今社会极为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及雨水资源的利用,经由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节约水资源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此次研究先对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利用规划进行了阐述,而后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予以参考。

参考文献:

[1]袁冬平.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110.

[2]马鹏超.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方法分析[J].居舍,2018(31):62

论文作者:戴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7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论文_戴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