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腹症6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赫男

普外科急腹症6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赫男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99)【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发现,68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中,治愈例数有51例,占75.0%;好转例数17例,占25%。结论:正确诊断外科急腹症并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应不断丰富对于急腹症的认识,以提高自身对外科急腹症的诊断能力,及时给予患者正确治疗。

【关键词】普外科急腹症;急腹症;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85-02


急腹症是指机体的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病变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急腹症是比较常发的疾病种类之一,常见的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及异位妊娠子宫破裂以及腹部的外伤疾病等。急腹症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果出现误诊或诊断不及时,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本次研究就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68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我院普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2-39岁,平均(29.7±3.1)岁;病程6-34个月,平均(14.5±3.1)个月;其中阑尾炎8例,肠肿瘤5例,腹膜炎5例,肠梗阻3例,腹部外伤7例,其他4例。观察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3-38岁,平均(29.8±3.0)岁;病程6-35个月,平均(14.4±3.3)个月;其中阑尾炎10例,肠肿瘤5例,腹膜炎6例,肠梗阻4例,腹部外伤6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1.2方法68例急腹症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包括开腹胃手术、十二指肠修补术、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检查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临床检查有很大恢复;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加重。1.4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2结果68例急腹症患者中,治愈例数有51例,占75.0%;好转例数17例,占25%。3讨论急腹症是近年来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尤其是其中的急性阑尾炎,主要是受饮食习惯、食物不洁净、生活习惯不良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疾病。急腹症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腹痛,不同疾病类型对于腹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等各不相同。3.1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因为急腹症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果出现误诊或诊断不及时,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急腹症的治疗尤为重要。其中,常规检查是急腹症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并进行准确而全面的体格检查来鉴别疾病,必要时还需要开展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等。一般来说,大部分急腹症可以通过常规检查来确诊,部分难以确诊的急腹症,则需要在留诊观察后,等待不典型的症状转变成典型症状才能确诊。在诊断期间,医生需要重视以下问题:一是症状,肌肤整的症状主要是不同类型的腹痛,但腹痛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疾病;而且患者本身的体质不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在进行诊断时,要避免过度依赖腹痛来确诊。对于急腹症来说,可利用的诊断事项包括:腹痛起病的缓急;腹痛的诱因、部位、性质、演变;腹痛的伴随症状。比如阑尾炎一般是转移性右下腹痛、泌尿系统结合显示为腹腰疼痛等。二是体格检查,主要是腹部触诊,检查期间要严格遵守检查的注意事项,比如触诊手法、顺序、范围等。注意,有一部分急腹症患者的腹部症状比实际要轻,比如肥胖患者、衰弱患者、老年患者等,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也要注意对其他部分的检查,比如说胸部CT、直肠指检等。三是辅助检查,在开展急腹症的实验室诊断时,也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对于急腹症来说,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先确定患者的手术指征。肌肤整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修补穿孔、切除病灶、解除梗阻、清除坏死组织等。在进行治疗前,要先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并明确患者的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避免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但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要采取剖腹检查:严重腹膜炎以及腹腔渗出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继发性感染;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状况不稳定;腹痛伴有内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非手术措施治疗后,在观察8h后出现症状加重、血压变化;内脏梗阻伴发血运障碍,使内脏绞窄。因为急腹症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而且有一些病症难以确诊,因此需要同步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患者争取时间。在治疗时,对于不好确诊的急腹症,医生需要进行风险预测,如果预测结果是高危手术,则需要尽量做好术前准备,将手术改为风险可控的限期手术或择期手术,这样可以降低出现手术事故的可能。另外,围手术期的处理也是关系到急腹症患者是否恢复健康的关键,也是保证治疗方法成功的保障,因此医护人员还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所有患者需要随时随访,进行动态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已保证治疗质量。另外,对于急腹症的治疗,还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燃气技术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目前基层医院推广具有一定难度。总之,对于急腹症的治疗,要尽早确诊,尽早治疗,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参考文献:[1]王武,颜雁.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145例诊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4):126-127.[2]石伟.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48-549.[3]刘晓.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11):1461-1462

论文作者:王赫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急腹症6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赫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