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_储霞

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 223200

【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40例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钢针,以此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0.00%(2例),对照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35.00%(7例),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的过程中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不仅能够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也能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化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肿瘤、化疗、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26-01

化疗治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大多数患者接受化疗药物的方法为静脉注射,这就意味着静脉通道的选择十分重要,好的静脉通道不仅能够减少反复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能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静脉造成的局部伤害[1]。为了使化疗过程更加顺利,和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注,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穿刺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2]。本研究选择我院2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效果十分显著,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40例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共11例,女性患者共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为(44.52±5.30)岁,其中结肠癌患者共7例、淋巴瘤患者共5例、肺癌患者共5例、肉瘤患者共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共13例,女性患者共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为(44.13±5.28)岁,其中结肠癌患者共5例、淋巴瘤患者共5例、肺癌患者共5例、肉瘤患者共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钢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3],穿刺前护理人员需进行正常消毒工作,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准备好相应的器材之后采用碘伏和酒精对患者的四肢远端浅表静脉进行消毒。根据患者的手术体位、手感和经验来选择血流丰富、有弹性、粗直的血管,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且要远离神经与关节的静脉,以及受伤、硬化的静脉。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可将留置针打开,将套管针取出,先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进行连接,然后将肝素帽插入其中,用连接封闭式套管针,将气体排出之后将护针帽拔掉,将针尖调整至朝上方向。用止血带扎紧选择好的穿刺点上方10cm,然后轻拍穿刺部位,嘱咐患者握拳,再开始进针并确认是否有回血情况,之后将套管沿着固定针芯送入静脉之内,再将针芯取出保留留置针芯外管套,并松开止血带,最后用透明敷贴将其固定妥当之后记录留置的日期与时间,以及执行者。

1.3评价指标

化疗后2周对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根据静脉炎分型表现法对其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观察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一定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在留置套管针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透明敷料,每周更换2次,并对穿刺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消毒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对穿刺部位进行触摸,若患者穿刺部位有疼痛不适感,或有渗血、浮肿等情况发生,应及时对穿刺部位消毒并更换敷贴,情况严重的患者应及时拔除留置针。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因化疗药物的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稀释与充分溶解[4]。

另外,在静脉留置针期间,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尤其是要对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要注意患者穿刺部位的日常护理工作,告知患者穿刺肢体尽量避免下垂、压迫等,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化疗药物的滴速,以此来防止静脉输液速度过快而导致静脉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有所增加最终对血管和其他脏器产生损害[5]。

静脉留置针为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十分安全的治疗途径,其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穿刺痛苦,也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血管,达到预防静脉炎发生的目的。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不能过度依赖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并且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强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择我院4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钢针,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仅能够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荣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使用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296-296.

[2] 胡缤.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5):59-59.

[3] 兰彦红.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4-55.

[4] 刘俊,唐进华,王岷等.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2):1713-1714.

[5] 董慧,孙艳红.PICC和静脉留置针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的观察与比较[J].健康前沿,2015,(10):52-53.

论文作者:储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0

标签:;  ;  ;  ;  ;  ;  ;  ;  

肿瘤患者化疗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_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