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张晓明

浅析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张晓明

(国网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 山东烟台 2641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任务重和工作环境的不定电力行业,电力施工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生产中维护生命安全的保证。本文针对维修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在创造生产的同时提高维修人员安全系数,做到安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施维修 违章操作 安全管理 分析

引言:从18世纪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进入了“电气时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然而电力设施维修过程中因其施工环境以及任务紧,工作复杂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如何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保障安全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分析安全权利的重要性,提出完善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一线职工的安全培训力度等,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减少不安全因素。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措施不达标

近些年来,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虽然各个安全事故都存在很多不同的客观原因,然而其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很好的落实。很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只是浮在表面,没有将安全工作细致化,对于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规程等落实也很不到位。他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而是为了做给上级领导看或者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对于安全事故的避免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许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浮躁的思想,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平时也不注重深入到施工现场实地的考察和分析,在工作中瞎指挥、走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1.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施工企业要以制度统一认识、以制度约束行为并以制度规范生产,要以职工健康安全为标准。然而实际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上并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管理体制。大多是表面文章,并没有贯彻落实,例如在人职前,企业应当组织好岗前培训,只有在他们完全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并通过考核后,才能给他们发放项目部上岗证,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但大多企业大多草草了之,致使员工面对突发状况无法做到准确有效的防护抢救措施。因管理体制的松解,致使员工养成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本身并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大事,有的员工不带安全帽,不扎安全带,甚至对严格管理产生反感,认为那是小题大做。且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反复出现,产生巨大的消极模仿,新员工有样学样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安全工作的警惕性。在工作中违反安全规章操作,而这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诱因,不仅威胁自身安全,更有甚者危机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1.3安全培训不符合规定要求

虽然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使我们很重视平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但是我们的很多管理人员却忽视了对一线职工在施工检修现场的安全培训。因为不在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学习和培训,没有具体的针对性,抽象性的学习导致职工们学习后往往印象不深。只有在检修施工现场结合现场实际电力检修设备进行的安全学习教育和安全培训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只有熟知自己所处的安全环境、学习和熟悉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的布置,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设备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

2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性的措施

2.1提早预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各行各业的基础方针,简单概括便是“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考核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安全与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共同体,不可避免不可回避,需要正确对待。我们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安全分析,确切落实相应的安全从事,将危险扼杀于萌芽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逐级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做好事故预想,制定好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进行一些事故演习,意识工作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最好的防护措施。警钟长鸣,杜绝违规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2.2充分认识安全重要性,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是电力事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在在很多企业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安全设施方面偷工减料,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使得企业得不偿失。例如2008年某电力工程,整个工程预计需要650万,工期预计为半年,而按照要求需要在安全方面投入30多万,这样才能保证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和教育培训到位,然而公司为了减少项目的开支增大利润,只在安全方面投入了10多万,并且安全员也由质检员代替。由于在安全设施的投入过少,很多安全设施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一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造成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三层脚手板没有铺满,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该项目不仅被停工,而且施工人员的医疗费用加赔偿一共40多万元,远远的超过了当时的安全预算。

2.3完善体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是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基本保证。为了消除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安全管理体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明确项目经理是该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从源头上增强对安全生产的认知感,细分至每一个员工身上,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工作有指标,人人身上有责任。例如举行安全管理例会,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等。同时,切实加强监督和考核管理人员职责履行情况,管理失职时按协议要求追究责任,从根源上落实责任制,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认真细致查处,坚持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等原则,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2.4设定明确的惩处规定

现在对于安全事故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其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这也是目前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大惩罚力度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应当严惩那些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企业内部也要对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组织和个人严厉处罚,从而在企业内部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此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应当给于安检部门和安监人员足够的权利,加大在日常工作中的监管力度。安监部门和安监人员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通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企业和政府还应当增强相关的的责任,对于中所有的安全事故必须要找出引发事故的原因,对相关的企业或单位要严厉惩罚,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全生产已经为人们所重视。安全生产是稳定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安定的基本条件。强化安全意识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安全生产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和保护了劳动者生命安全。那些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带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需注重安全管理。想要我国电力行业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一线职工的安全培训力度、不断地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真正的做到经济与人身安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志斌,龚文平.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1(01)

[2]刘晓强.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和管理对策[J]科技风.2011(21)

论文作者:张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张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