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论文_ 刘秀荣

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论文_ 刘秀荣

摘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中的趣味性,巧妙而恰当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快乐高效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性教学 数学教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数学知识的运用之广,学习数学的作用之大。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趣味性教学运用还欠缺一定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均感到枯燥乏味、艰深难懂,学习效果不佳。趣味性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能较好地推进教学进程,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运用的意义与方法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1.小学数学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1.1趣味性教学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

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而趣味性教学的巧妙运用,能较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效果都有较有效的提升。

1.2趣味性教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趣味性教学会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知识化为小学生可感知的情景、化为小学生爱玩的游戏、化为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许多生动而丰富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一下子爱上数学,一下子爱上老师。趣味性教学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我们会发现恰当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数学课堂轻松而活泼,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快乐。

2.小学数学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2.1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儿童对游戏是爱好的,应满足这个爱好,不但要有游戏时间,而且要让游戏渗透幼儿的生活,儿童的整个生活是游戏。”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天真烂漫的童年,对于活泼有趣的游戏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恰当的游戏情境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游戏有: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小蚂蚁搬箱子等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如:教师可以将“你拍一,我拍一”的拍手游戏,改编成巩固分与合的拍手游戏。首先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的两人组,然后以组为单位两人合作进行游戏。如在巩固8的分与合时,组内一个学生拍手说:“我拍2!”合作的另一个学生则可拍手说:“我拍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两人则拍手说:“2和6合成8!”经过一轮有节奏的拍手游戏,学生不但巩固了分与合,而且增强了互相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性。

2.2设置生动的故事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趣味故事不仅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数学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动的故事人物与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特色的故事角色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数学乐园。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懒惰的小猪、调皮的小猴、憨厚的小熊等等故事人物,来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百分数打折”内容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小猪明明想买一个掌上学习电脑,爸爸让他自己去电脑城转一转。当他来到电脑城之后,发现很多商店在打折。有一个商店的营业员说:“我们店里的所有电脑一律打九折。”又有一家商店的负责人说:“本店商品一律优惠10%”。小猪明明还在一家店里看到宣传牌上写着:本店全场九五折,买一送一。这下,小猪明明傻眼了,不知道该如何选学习电脑了。现在我们就来帮帮小猪明明吧。”于是,学生的求知兴趣被激发了,对百分数打折等知识也充满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2.3创建动手操作的契机,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很多数学知识不仅能运用于生活,也能在学生的操作应用中变得妙趣横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恰当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画长方形。但是,教师先不做指导与示范,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去大胆尝试画标准的长方形。于是,学生的好奇心与动手欲望都被调动起来了,教室里的长方形物品就成为了学生的观察与使用对象:长方形课本、文具盒、黑板擦……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如果要建一个大的长方形花坛,能用刚才的方法画出标准的长方形来吗?”如此一来,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实验,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从教材中的抽象知识,变成了身边的物体,变成了手中的图案,也变成了脑海中有趣的画面。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还有很多手段与方法,这需要各位数学教师不断挖掘和总结,本文所述的一些趣味性教学方法是常用的方法,只要数学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学有学生,一些有创意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定会在数学课堂上精彩地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能获得充分的展现。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吸引力,作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真地学,更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我们不能让数学课堂成为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加工厂,我们要让数学课堂成为一场知识盛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吃得开心;我们要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舞动起来。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趣味性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真正地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姜合新.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10期

[2]李小松.探究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妙运用.《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26期

[3]罗小刚.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45期

论文作者: 刘秀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论文_ 刘秀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