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探讨论文_赵彦臻

(甘肃省临夏市枹罕镇卫生院 甘肃 临夏 731100)

【摘要】 目的:探讨用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给予西医疗法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内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P<0.05。结论:使用中药汤剂辩证治疗的患者,有效的降低并控制了血糖,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80-02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慢性血糖水平升高,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引起心脏、血管、脑、肾脏、眼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理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属中医学消渴症的范畴,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消渴症具有独特优势。我院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20例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水平高于7.1mmol/L;(3)无心脏病、恶性肿瘤、脏器器质性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等。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胰岛素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情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1)阴阳两虚型:菟丝子20克、生山药30克、熟地黄15克、枸杞子20克、生黄芪15克、云苓10克、肉桂5克、炙甘草15克。(2)脾肾阴虚型:熟地30克、砂仁15克、石斛12克、麦冬15克、党参20克、生山药20克、炒苍术15克、炒杏仁10克黄连12克。(3)气阴两虚型;生黄芪2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生山药20克、五味子15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炒白芍15克。(4)肝气郁结型:柴胡15克、炒白芍10克、丹参15克、黄连12克、生黄芪15克、炙甘草15克。以上中药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服,疗程为一个月,患者全部接受1个月的疗程[1]。

1.3 检测方法

所有纳入对象在检测前晚上进清淡饮食,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以3000r/min,高速离心,取上层血清,置于-8℃冰箱中备测FBG、FINS。2hPG采用血糖仪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症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症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症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症无明显改善;显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来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见表。

3.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过度劳累、喜食肥甘、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多涉及肝胆脾肾等脏腑,临床治疗要遵循补肾化浊,健脾和胃、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原则。辨证论治是主要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思想。传统中医通常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且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损及阳,从而导致血行不畅,滞留成瘀。根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表现,中医将糖尿病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肾虚、血燥阴伤三型[3]。

中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要比西医优越,该疾病是阴虚燥热之症。需要对患者进行阴阳平衡,中医治疗的稳定性高,虽然治疗过程长,但是对血糖控制情况理想,复发率低。本研究中,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

以上结果表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降低并控制血糖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雅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592-594.

[2]马恒.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57-58.

[3]王正环.中医治疗糖尿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0);117-119.

论文作者:赵彦臻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探讨论文_赵彦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