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时代的网络通信_sns论文

Web2.0时代的网络通信_sns论文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传播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

能向群(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3级博士生)

因为网络的出现,人际交流和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我们对BBS、聊天室、聊天软件等早已熟知,而近两年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和网络应用亮点SNS网站,又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它将把人际交流和传播带入一个社交网络化的时代。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或网络社交平台。它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离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

SNS网站2003年3月在美国悄然兴起。短短的五个月内就风靡整个北美地区。据统计,在硅谷工作的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SNS来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在国内,联络家、人际中国、亿友等提供SNS服务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SNS最具威力的一个功能是“社会网络”功能,它能仅仅基于个人的服务器便实现多人一起工作和娱乐的需要,甚至让上百人聚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共享照片、欣赏音乐成为可能。早期网络中的社会性软件主要完成通讯交流的功能,而SNS的功能则趋于完善,涵盖了从个人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的通讯到群体的网络协同作业的全面功能。

1.虚拟社会与物理世界通约

有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存在着“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的差异与不可通约性”,网络社会不能取代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世界。如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性会造成个体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网络人际传播的偶然性使萍水相逢的交流对象缺乏信任,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预热期,在他们达到真正的交流之前,有较多的冗余信息,由此造成人际交往的效率低下,广种薄收。

SNS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之间的不可通约性。SNS的价值来源于真实性。在Web 1.0或者门户时代,用户常常只是一个ID符号,而基于Web 2.0的SNS却能以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为特色,使用户以鲜活的姿态出现。

SNS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庞大的人脉圈,而每个会员都会有详细的真实信息,充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的信息。如国内SNS新贵联络家网站,它所提供的电子名片下载功能,就基本上保证了“实名注册”。如果你是咨询师,你可以搜索到其他的咨询师,或者找到“对口”公司的主管、CEO等。

SNS的走俏,与人们对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而是希望其能对工作、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因此,SNS提供的网络真实性的社交服务,自然得到了网民的信赖和喜欢。

SNS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在SNS真实模式下,网络化社区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群体,工作、感情和现实的生活都紧密相连,相互之间传达的信息是真实而可靠的,并付诸于真实的思维和行动,从而成为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整个“物理实在”已经或正在被“虚拟化”,这种“虚拟实在”正成为当下社会的本身,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渐趋融为一体。

2.人际关系网络化

在SNS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去中心化的特点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结构的扁平化特点也会进一步凸显。SNS由若干个点一人组成,人们应用技术的同时会自然地愿意分享,愿意交换,愿意透过值得信任的节点相互连接。这些点就是各种信息的来源,通过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收集和快速分享传播,参与者通过SNS来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

在SNS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资源网络,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你将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找到和你这个点最相似的点,你们可以交朋友,可以合作,可以成为学习的伙伴。这些点又会依据不同的职业、爱好等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人们将在各个小圈子里找到需要的信息。如联络家网站,它专门面向大中华地区拓展商务人士的交际圈,有严格的好友分类管理、层级设置,用户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和某人建立联系,以及要通过何种途径去接触或结识某人等,这也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有数据显示,该网站现在已经网罗了近两万名各行各业专业人士,1500位以上的高级主管,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真实资料的前提下。这样,原本在现实社会中才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实现了,而且交际的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更快,交流得更深入。

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这是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公式。人们曾经在部落化时代,面对面地进行口耳交流,而现代化的发展则使人类锁进了各自的“盒子”,不知道隔壁住的是男是女,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常态。SNS的出现使人类重新部落化,但不再是以居住地为纽带,而是以职业、爱好等等各自真实的面貌聚集成不同的“部落”,人们终于又回到了个人对个人真实交往的形态,这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于回归真实人际交流的内在需求与渴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SNS传播模式是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

标签:;  ;  ;  

Web2.0时代的网络通信_sns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