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_货币流通论文

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实证论文,货币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理论关系

在对商品流通(注:商品流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商品流通又称纯粹的商品流通,是以商品和货币相交换、以买卖或者说以价值形态的变换为基本环节所组成的系列。这种运动,表面上是通过一次次用货币换取商品来进行的,实质上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所有权一次次的相互转换来完成的。广义商品流通是商品价值形态不断变换过程与商品体物质运动过程的统一。由于商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不仅要有纯粹商品流通,而且要有商品体的物质运动,使生产出的商品能顺利地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完整的商品流通应是纯粹商品流通与商品体物质运动的统一,纯粹商品流通是广义商品流通的本质内容,同时,商品体的物质运动过程又是纯粹商品流通赖以运行的条件。本文仅在纯粹商品流通范畴内探讨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与货币流通(注:货币流通同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流通是从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出发,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的过程。狭义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由于商品是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进行运动的条件下一步步由生产领域走向消费领域的,因而狭义货币流通本身就是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所说的“货币流通本身,作为商品流通的一个要素而存在”(《资本论》第3卷),指的就是狭义货币流通。此含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商品交易行为也会引起货币流通,如用货币偿还债务等。广义货币流通是从货币流通本身的特点出发,是指货币在流通领域中不断离开出发点,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手运动,即货币从一个所有者手中转到另一所有者手中的过程。此含义的优点在于包含了各种原因引起的货币运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有必要对二者的理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一)从静态角度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从货币产生和货币运动的最初动因来看,是商品流通决定了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运动;(2)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来看,是商品流通规模决定了货币流通规模;(3)商品流通速度决定了作为商品流通一部分的狭义货币流通的速度和其他形式的货币流通速度;(4)商品流通结构决定了货币流通的形式和特点。

2.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即狭义货币流通,是通过为商品流通提供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及对价格施加影响来反作用于商品流通;(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等,是通过对商品流通时间、商品流通费用和流通中实现的价值总量施加影响来反作用于商品流通;(3)货币流通通过全局性的销售困难和经济危机对商品流通施加消极的反作用。

(二)从动态角度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1.分离。这是货币职能深化和信用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即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逐渐表现出一种独立性,并呈现出日益分离的趋势。期货交易中金融期货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典型的例证。出现这种趋势的深层次原因是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各自遵循了不同的运动规律,其直接原因是货币职能的深化及信用形式的发展。

2.耦合。这是发达商品经济与风险利益机制的必然要求。(1)尽管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日益表现出分离的趋势,但这种分离终究是表面的和形式上的。事实上,货币流通永远都不可能摆脱商品流通而独立发展,即使它不与商品流通发生直接联系,也会通过与生产、消费的联系,间接、曲折地反映商品流通的要求,为商品流通服务。因此,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与商品流通完全无关或完全独立于商品流通之外,就意味着与商品经济完全无关或完全独立于商品经济之外,这样的货币流通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2)商品流通直接承担实现商品价值的责任,并以此分享利益。货币流通则通过为商品流通服务(具体说是提供一种效率,以“润滑”商品流通的运行)而间接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并以此分享利益。可见,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作用于商品价值实现的中间环节,也是货币流通实现利益的最主要的通道。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决定了二者在发展中必定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耦合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建立在上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理论关系基础之上。我们选择统计指标时主要基于三个原则:(1)密切性,即选取的指标必须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有密切的关系;(2)延续性,即选取连续多年口径保持一致的指标,使历史考察更加全面、准确;(3)可得性,即能够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获取尽可能真实的指标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选取下列指标来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2)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率;(3)各口径货币供应量(MO、M1、M2)及其增长率;(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及其增长率。

这里,我们要对统计指标的选择做四点说明。

其一,限于篇幅,本实证分析只考察国内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表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币流通量的相关系数表

其二,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衡量商品流通规模各有优缺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该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量,但这一指标不包括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作为转卖用的商品,也不包括服务业的营业收入,更不包括售给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资料,因而不能涵盖商品流通的全部内容。GDP是指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从价值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该指标的涵盖面很广,但其将未实现价值的商品库存包括在内,不能准确地反映通过商品流通实现的价值总量。

其三,用以上选取的指标尚不能全面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例如,没有反映商品流通主体状况的指标,主要是因为商业机构、商业网点及从业人员的统计口径历年的差别很大,不具有延续性。又如,没有反映直接融资状况的指标,主要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发育尚未成熟,筹资额、总市值等指标波动剧烈,很难从中找到规律。

其四,统计数据不一致。例如,《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市场统计年鉴》中1982年到1999年的GDP数据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证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二)实证分析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币流通量(MO、M1、M2)的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币流通量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总规模,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总规模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28页和《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第362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与MO(Y1)、M1(Y2)、M2(Y3)之间的相关系数。

由表1可知,在各统计年限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币流通量(无论是M0、M1还是M2)都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现金流通量的相关性,改革后22年比改革前25年要高,其原因是改革前票证消费和实物分配的比例较高。1978~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M1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MO,再次是M2,这表明改革后相当大一部分社会消费品是以活期存款支付的,现金直接媒介社会消费品交换的比例并不高。

表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币流通量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表

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MO、M1和M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1953~1999年:Y1=-218.4017+0.4043X1

(1)

1978~1999年:Y1=-351.5480+0.411ox1

(2)

1978~1999年:Y2=-1859.3363+1.3745X1

(3)

1978~1999年:Y3=-14514.8919+3.9732X1

(4)

对上述四个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F统计量、复相关系数R和样本决定系数及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MO、M1、M2均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这从一个层面证实了商品流通规模对货币流通规模的决定作用。从回归方程(1)、(2)的系数中也可以看出,同样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对MO影响很小,对M1、M2的影响却比较显著,而且呈现规模放大效应。由于回归方程(1)、(2)、(3)、(4)的拟合优度很高,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方程进行经济预测。如果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能计算出与该商品流通规模相适应的货币流通量,从而为货币投放量的确定提供政策依据。例如,2000、2001、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4152.6亿元、37595.2亿元、40910.5亿元,将其代入方程(2)就可得到这三年的货币流通量(MO)的预测值,即13685.171亿元、15100.079亿元、16462.668亿元,而这三年实际的货币流通量(M0)分别为14652.7亿元、15688.8亿元、17278亿元,预测误差分别为6.6%、3.75%、4.72%,三年的平均误差为5.02%。可见,回归方程(2)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能为国家的货币投放提供较准确的决策依据。

表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表

X1'与Y1'

X1'与Y2'

X1'与Y3'

统计年限1954~1978

1979~19991954~1999

1979~1999 1979~1999

相关系数(r)

0.242 511

0.501 442

0.536 545

0.471 646 0.618 000

a=5%时的临界值 0.396 0.4330.288

0.433 0.433

a=1%时的临界值 0.505 0.5490.372

0.549 0.549

显著性 不显著 显著十分显著 显著 十分显著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MO增长率对比图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M0、M1、M2)增长率的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规模扩张速度,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发展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28页和《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第362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X1')与MO(Y1')、M1(Y2')、M2(Y3')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相关性并不高,这在改革前尤为明显。从局部时间段和窄口径来看,两个增长率的相关程度不是十分显著。但从长期(1954~1999年)和宽口径(M2)来看,相关性是十分显著的。这充分说明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规模扩张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要低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1954~1999年间,X1'<Y1'的样本数为31个,占到全部样本的67.39%;1978~1999年间,X1'<Y1'的样本数为18个,占到全部样本的81.82%(见图1)。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流通扩张速度仍然不能摆脱商品流通扩张速度的制约。

3.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货币流通量(MO、M1、M2)的关系。如果用GDP衡量商品流通规模,则GDP与货币流通量(MO、M1、M2)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总规模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10页和《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第362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GDP(X2)与MO(Y1)、M1(Y2)和M2(Y3)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4 GDP与货币流通量的相关系数表

X2与Y1

X2与Y2 X2与Y3

统计年限1953~1977

1978~1999 1953~1999

1978~1999

1978~1999

相关系数(r) 0.932 653 0.991 406

0.994 063

0.989 861

0.988 010

a=1%时的临界值 0.505 0.537

0.372

0.537

0.537

显著性 十分显著 十分显著

十分显著 十分显著 十分显著

可见,在各统计年限内,GDP与货币流通量(无论是MO、M1,还是M2)都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其中,GDP与现金流通量的相关性,改革后22年高于改革前25年,1978~1999年GDP与MO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M1,再次是M2。此外,GDP与各口径货币量的相关性均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各口径货币流通量的相关性,这与GDP在衡量商品流通规模时口径过宽有关。

表5 GDP与货币流通量回归方程显著性经验表

对GDP与MO、MI、M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1953~1999年:Y1=-173.5199+0.1481X2

(5)

1978~1999年:Y1=-201.6170+0.1487X2

(6)

1978~1999年:Y2=-1320.7467+0.4960X2

(7)

1978~1999年:Y3=-7723.5774+1.3451X2

(8)

对上述四个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中的F统计量、复相关系数R和样本决定系数来看,GDP与MO、M1、M2均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这从一个层面论证了商品流通规模对货币流通规模的决定作用。分析四个回归方程系数也可以发现,GDP规模的变化对MO、M1、M2的影响都很微弱,M0、M1、M2对GDP变化的反应均弱于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的反应。回归方程(5)、(6)、(7)、(8)的拟合优度很高,具有较强的经济预测功能,可以推算出与经济总量(GDP)相适应的货币流通量。

图2 历年货币流通速度图

表6 GDP增长率与MO、M1、M2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表

X2'与Y1'X2'与Y2'X2'与Y3'

统计年限

1979~1999

1979~1999

1979~1999

相关系数(r)0.501 442

0.471 646

0.618 000

a=5%时的临界值0.433

0.433

0.433

a=1%时的临界值0.549

0.549

0.49

显著性 显著 显著非常显著

根据GDP与MO、M1、M2的比值还可以计算出各年MO、M1、M2的流通速度(见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保持平稳,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MO的流通速度比M1、M2的流通速度变化更为明显。

4.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M0、M1、M2)增长率的关系。如果用GDP衡量商品流通规模,则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规模扩张速度,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发展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10页和《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第362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GDP增长率(X2')与MO(Y1')、M1(Y2')、M2(Y3')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表6的计算结果来看,GDP增长率除与M2增长率相关程度非常显著之外,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这主要是与GDP的统计口径较宽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扩张速度的不完全同步性。

表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相关系数表

统计年限 1953~1977

1978~1999 1953~1999

相关系数(r)

0.942~877 0.992 918 0.992 299

a=1%时的临界值

0.505

0.537 0.372

显著性非常显著 非常显著非常显著

表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表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关系。银行信贷是货币流通的一部分,也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这部分货币流通规模是否同样受制于商品流通规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15页和第28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Y4)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表

年份1954~1979 1979~1999 1954~1999

相关系数(r) 0.519 018 0.522 227 0.502 763

a=5%时的临界值

0.388 0.433 0.288

a=1%时的临界值

0.496 0.549 0.372

显著性

十分显著

显著 十分显著

计算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而且改革开放后,这种相关性进一步提高。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1953~1999年:Y4=-2339.9015+2.7933X1

(9)

1978~1999年:Y4=-5565.0447+2.9540X1

(10)

对上述两个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8。

从表8中的F统计量、复相关系数R和样本决定系数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而且回归方程(9)、(10)的拟合优度很高,这从一个层面论证了商品流通规模对银行信贷规模的决定作用,同时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也对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回归方程(9)、(10)的系数可以推断,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对商品零售总额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而且呈放大效应。另外,若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2001、2002年的实际数据代入方程(10)进行预测,则这三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预测值(分别为95321.736亿元、105491.18亿元、115284.57亿元)与实际值(99371.1亿元、112314.7亿元、131293.93亿元)之间的误差分别为4.07%、6.08%、12.19%,平均误差为7.48%。因此,回归方程(10)的预测功能是比较强的。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的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与银行信用的扩张速度,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能反映商品流通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的发展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3年)》第15页和第28页上的资料,可以计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

表9的计算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商品流通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的发展速度是基本同步的。

标签:;  ;  ;  ;  ;  ;  ;  ;  ;  

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_货币流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