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论文_黄锦1,刘宇涛2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论文_黄锦1,刘宇涛2

西安孚信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电力能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能源,在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社会运行的稳定,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用电,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就必须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使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

1交电站电气二次部分与交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包括现在的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人们通过这些技术对变电站进行监控,现在形成了一个综合自动化的系统。我们可以控制各个设备之间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从而完成对变电站的监控。而变电站的二次部分是与第一次形成对比的,电气的一次设备保护调节监视,保证电路的顺畅,让电压能够稳定的变换和传送,变电站德尔综合自动化系统属于变电站的电气二次,都是为一次服务的。但他们的功能都是差不多的,我们对功能进行探析。

2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

2.1继电保护自动化设计

我们讲到智能变电站我们就应该在继电保护讲起,整个变电站运行的核心就是几点的保护,如果没有了继电保护,那就也无法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这就要求继电的保护单位与监控系统之间要有这相对独立的运行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继电保护单位都要保持运行的状态,不论是系统的软件故障退出程序还是硬件故障退出程序。如今而言,变电站采用的是110kV,在智能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下,要求我们对变电站中的每一个一次性的设备都要有保护测控装置,我们应该通过对该装置的应用,对电流和电压有精密的监测与控制,还应建立动态数据表。我们还应对内部的中央处理器进行安装测控设施,进行逻辑判断后,从而完成对间隔层的保护。

2.2跳合闸操作自动化设计

我们从跳合闸方面讲一下,综合自动系统有着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道闸等电动操作,然而这一些操作都可以通过远方的操作实现,在最后通过二次回路来完成操作,确保操作准确、可靠的进行。电气二次设计的核心目的在于:怎样进行准确和可靠的设计操作,确保在智能自动化系统运行下,实现跳合闸线圈的强电信号和跳合闸的弱电信号之间对立的电平转换。由跳合闸信号到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变电站的基本功能就是四通,通过通信网络才实现的遥控,在智能电气二次设计还要分析哪些问题需要四通量。对于电气二次设计而言,小电流接地方式是需要我们考虑是否需要接地选线功能,接地后是发信号还是跳闸;选线是否独立于通信,如果独立,还得考虑电缆接线问题。

2.3防误闭锁自动化设计

现场电气联锁技术被用到电气防误闭锁回路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要对可引起失误操作的高压设备,都采取防误闭锁的措施。电气防误闭锁是一种辅助接点连接的方式,它是一种能够实现闭锁现场的方式。计算机防误闭锁是通过用软件编写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断路器的操作闭锁规则,从而把现场的二次闭锁回路转到计算机上,用计算机的五防闭锁规则库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并可以实现以往电气闭锁不能完成或者难以实现的防误功能,所以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扩充方便等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备自投自动化设计

2.4.1母联进行分段供电方式

备自投设计的核心就是在分段开关在断开的前提下,电源开始向设备进行供电,在这个供电模式下,两个电源隶属于备用的关系状态。

2.4.2双进线向单母线的供电的方式

备自投方案的核心方案就是线路进行仅限作业、线路则作为备用线路。我们第一个方案为暗备用的方案,第二个为明备用的方案。在考虑好智能变电站基础下,要考虑电压电流的一系列因素。同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10kV智能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各自投装置和备投方式,设计装置与PT、CT、断路器辅助接点的电缆连接。

2.5后台监控自动化设计

从后台监控的角度上来说,对于110kV智能自动化变电站而言,从较常规意义上的变电站在后台监控方面的运行特性来看,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中央控制装置是否取消,是否转用监控器的方式。计算机是后台监控的主要设备,我们主要采用的就是在计算机中安装并运行监控的软件进行管理。集成还包括定期的传送、五防等一些操作在内的功能,是保证我们的变电站更好地运行,实现一体化的、集成化的运行。而在有人值班监督的情况下,可运行于后台的监督控制,向有关的操作人员只会、调整,如果实在没有人值班的情况下,人机的联系也可以在被监控下运行。无论是否有人都可以实现监控无误的运行。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后台监控自动化通过通信线的方式实现了后台监控系统与变电站智能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

2.6远程通信自动化设计

我们要将变电站里的信息传给外界,所以我们就用到了远程通信。我们要把变电站的信息传给调度中心和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然而这些信息包括了正常时的信息和故障时的信息,方便调度中心的人员了解运行的状况,以便进行问题的处理。实现四通和远方修改确定保护值和测距信号的远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与调度中心采用卫星时钟GPS对时。变电站设立一定独立的GPS的时间同步系统配一套标准同步主时钟,采用时间同步扩展,满足站内监控系统、保护装备及其它智能设备的对时要求。设计时应考虑用电气回路对时还是s码对时方式,用监控网络对时一般达不到精度要求。

3结束语

在整个输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变电站所发挥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其也可以说是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下的监控点所在。特别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与电力系统充分融合的背景下,智能自动化技术已成为变电站运行过程当中的关键载体与依赖。

建立在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散式的变电站智能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了现阶段变电站智能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宽锋.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分析[J].工业,2016(3):00282-00282.

[2]刘显文.探讨电气二次设计在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6):65-66.

论文作者:黄锦1,刘宇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论文_黄锦1,刘宇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