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方式小议论文_刘兴建

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方式小议论文_刘兴建

(渠县涌兴镇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 635200)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已正式修改确立了新课程实施正式标准,从而规范了全国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为,迈上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时代。在这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手段及其新型的电影课程资源,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他们的渗透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必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教育方式,为课堂教学创造了立体化、直观化的教育学习环境。特别是运用现代多元化的电影课程资源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具体、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现代电影课程资源做了一些实践探究工作,获得了一些实践认识。

一、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解读小学语文教材,其教材结构大多是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和相应的插图来展现课文内容的,其中的图片内容多为学生感知的教材。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的能力。其中观察思维尤为重要,如何观察?这就需要现代媒体的支撑。新型的电影课程资源在我的实践感受中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可视性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效地观察与思考,在其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教学中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播放一段电影课程视频资源,以情景激情,以感受激趣,那必将给学生增添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心理。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将已有的影视资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剪辑,演播介绍泸定桥的险和战士们勇夺泸定桥的场面,将泸定桥及其战斗场面再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激情高涨,立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文本的感悟一下就达到高潮,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巧设质疑,拓展思维

电影课程资源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专业委员会,通过技术手段在全世界优秀电影中遴选编辑出来的。其资源容纳了重要名篇著作,科技与人类发展史等,是现代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可视性资源。电影课程资源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插入了三国的一段影片: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影片后我问学生:“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等等。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之后,我鼓励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解答这些疑惑。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根据现代型课程标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小学语文教材从课程容量,学习难度,学习要求等方面都是当地降低了要求。课程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以及语文学习的终身发展能力。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最为关注的是具有新奇性的事物,具有学习知识明显的兴趣性。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20 分钟最佳时间进行现代化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现代教育技术电影课程资源,采用“听音入境”、“观察说话”、“仿像读书”、“借事写文”、“读中悟意”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悟的语文有效训练。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有助于学生联系语文生活,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月光曲》这一课时,我采用电影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把皎洁的月光视频和曲调融合在一起,月光和曲调一起律动:茫茫的大海上,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电影视频资源放完之后,我请学生自主提出视听后的感受与疑惑:“贝多芬为什么写这首曲子?”,“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说明电影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催生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集中,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目的。可见,电影课程资源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解除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障碍,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四、开辟源泉,丰富积累

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积累必将储备必要的知识含量。何以积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达到积累目的的。无论一个人何等努力,何等刻苦,由于他受到常规教学教材单一、文本唯一、方法生硬等因素的局限,其知识的信息含量也必将受到极大限制。

信息源之限制,知识何以积累,这就好比“一个饿肚的人,何以健康成长”一样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聪明起来,我们就要不断地增大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保障学生学习的知识供给。这就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机智,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电影课程资源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电影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情景,提高学生思维集中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学到课文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教学《三克镭》时,我利用电影课程资源《居里夫人》与课文的语言文字教学相结合,先播放居里夫人取得科学成就的影视资料,让学生惊叹居里夫人的科学成果是如何的伟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播放居里夫人研究、奋斗、周折、坚持,终于从大量的沥青矿中炼出三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大门,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的视频材料。让学生领会了居里夫人不图私利,奉献全人类,拯救人类生命的科学思想,理解了她勇敢正直、坚持真理、持之以恒的伟大人格魅力。这些知识在文本里是学不到的,只有我们有效地利用了电影资源,就能打开学生求知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现代学生现代教育。

论文作者:刘兴建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方式小议论文_刘兴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