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_李秀青,孙新华,张晓星,张继战

山东省济宁卫生技工学校 山东济宁 272031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积极地采取对策措施,鼓励吸引更多护理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护理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

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现我国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数量不足。养老机构中存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体制不完善、专业素质较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养老护理质量和社会认同度[1]。我们前期对济宁市24家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现状调查结果与其一致。为使护理专业学生积极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现我们对高职护理学生进行了关于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选取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三二连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016级、2017级共计368人。在调研养老机构、咨询专家、查阅相关文献、课题组研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问卷发放前向学生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采用问卷星完成调查内容,施行匿名方式填写。

2数据处理

运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百分制表示。

3结果

3.1学生一般资料 见表1

表1 学生一般资料(n=368)

4讨论

4.1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老年护理服务形式主要有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照护等[2]。目前,我国注册护士大多数从事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从事社区与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数量很少,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更少,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主要来自于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工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专业化程度很低[3]。

4.2护生的一般资料分析

由表1可见:女生依然是护理专业的主力军;护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以农村居多,且多为非独生子女。男生少的原因分析,男生选择护理专业并不是因为热爱和认同护理专业,而是因为看好其就业形势;另一方面社会还不能较为普遍地认同男护士。女生选择护理专业是服从家长意见,基于当前护理人员紧缺、就业相对容易来考虑。本次调查的学生家庭中老人现况:88.86%的学生家庭中有65岁以上老人,并且家有2位以上老人的占69.02%。在被调查的学生家庭中老人独居占47.28%,主要是留守老人。与子女同住占42.66%,主要是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大于城市且经济收入低,再者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又落后于城镇。这些情况显示,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4.3护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由表2可见:护生基本上都认为职业院校应开设养老护理专业;认为在养老机构就职岗位应为养老护理员者占79.35%,不应为机构管理者占78.80%,但是认为就业不应该去基层社区和养老机构者占72.55%;认为养老护理人员应具备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27.72%、大专学历者占52.17%;毕业后是否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不确定者占43.21%,不愿意者占15.76%。表中的数据揭示出同学们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功能定位不了解,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认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应具备大中专学历,但在自己的就业意愿上仍不愿选择,说明学生对养老护理职业认同度低,认为养老护理服务就是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还有去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不体面、不光鲜、也很辛苦,只有到二级、三级医院工作才能实现职业价值。

4.4提高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的对策

4.4.1加强我国养老政策宣传力度

我国养老机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养老基础比较落后,养老意识不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具体的养老政策。作为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中职段和高职段都已开设了《老年护理》课程,同时还应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及时宣传我国现阶段社会养老服务的有关政策,介绍养老护理是一新兴行业,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其发展规模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使学生对我国养老政策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一个立体化的理解和认识。

4.4.2 师生共同实施养老护理服务实践活动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养老护理问题。作为学生在中职段已经历了二级或三级医院的临床护理实践,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社区、养老机构见习或志愿者服务,每2~4周一次,每次4小时。另在高职段第四学期安排养老护理实践3~4个月并实施考核,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养老护理人才匮乏现状,目睹老年人共有的身心特点、各自的不同身体状况及家庭状况,更深入、深刻地了解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需求。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自身对老人实施护理服务,使学生感悟养老护理工作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责任意识及职业情怀,深化职业认同感。

4.4.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致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作用,呼吁家庭参与学生的共同管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通过家庭教育优化社会伦理文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将品德教育、专业思想及素养教育渗透到课程、课堂及校园。专题开展孝文化讲座、养老护理典型案例介绍,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孝老的美德和行为,进而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使护理专业思想稳步成熟,提高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社会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敬老、养老的信念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习总书记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4.4.4构建养老护理服务行业标准体系

养老护理服务行业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朝阳产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体制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水平低,服务理念不合理等问题,应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养老机构在内外环境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内部运行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可借鉴医院管理模式。对护理专业人员管理应有系统的评价奖惩机制、提供职业成长路径及发展空间。

4.4.5 政府继续加强对养老护理服务行业的扶持与监管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注入了一定的资金扶持。我们在养老机构的调研中发现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是工作量较大,还要夜班轮值,待遇较低,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养老机构相应的扶持,改善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这样能更好地推进养老护理服务行业持续、良性的发展,促进更多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这个职业,保障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人才紧缺的矛盾。

养老服务的供给问题给养老服务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职业认同是做好本职工作、达到组织目标的心理学基础。我们护理专业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做好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丽萍,李兴勇,郑捷.“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提升措施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44-145.

[2]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2):1-3.

[3]田樱.老年护理课程优化设置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59-60.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以需求为导向实施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服务社会养老研究”(2018JXZ4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李秀青,孙新华,张晓星,张继战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_李秀青,孙新华,张晓星,张继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