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研究_政府绩效评估论文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研究_政府绩效评估论文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评估体系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有关理论

1、政府绩效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绩效”一词,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成绩、效益,它最早用于社会经济管理,后来在 人力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含义就是“管理活动的结果及成效”。绩效是指:“ 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 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

把绩效用于对政府行为效果的衡量,反映的就是政府绩效。其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些 ,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业绩、效果和效率,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因此,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 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绩效、经济 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

而政府绩效评估,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定义。目前得到学术界肯定的观念认为,对政府 绩效评估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在微观层面,它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在中观层面,便是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如何履行其职权,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 量等;从宏观层面讲,是整个公共部门或狭义上指政府的绩效的测评,体现为政治的民 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等方 面。所谓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 判断,对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最终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进行评定和认 可。

2、政府绩效评估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它是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 府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政府绩效评估以绩效为本,以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 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蕴涵了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 工具。

在西方国家,以政府为对象的大规模绩效评估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美国尼克 松政府颁布了“联邦政府生产率测定方案”。依据这一方案,有关部门拟订了三千多个 绩效示标,由劳工统计局对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 政府绩效评估在许多西方国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英国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从1979 年开始的“雷纳评审”到1991年的“公民宪章”和“质量竞争”运动等,都推动了绩效 评估的广泛应用和评估技术的成熟。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克林顿政府依此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十年计划,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发展和使用绩效评 估技术,向公众通报各自的绩效状况。除英美之外,荷兰、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 威、新西兰等国家都引进实施了政府绩效评估。

因此,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即20世纪40年 代至70年代。第二个时期是大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第三个时期是规 范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 趋势:

(1)绩效评估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1993年7月,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 果法》,规定“每个机构应提交年度绩效规划和报告”,财政预算与政府部门绩效挂钩 。英国1997年颁布的《政府法》规定,政府必须实行最佳绩效评价制度,各部门每年都 要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日本也于2002年出台了《 政府政策评价法》。

(2)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在评估过程中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由单纯的政 府机关内部的评估发展到由社会机构进行评估。美国民间机构锡拉丘兹大学坎贝尔研究 所自1998年以来就与美国《政府管理》杂志合作,每年对各州或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 ,并发布评估报告,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一些州政府在对其部门年终业绩进 行评估时,也往往请专门的社会评估机构参与。

(3)评估主题的公民导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指标在评估指标 体系中大幅度增长,加拿大等国家还进行大范围的政府顾客满意度调查,将提升顾客的 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的目标。

(4)评估技术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提高。包括信息技术、量化技术、针对不同部门不 同的评估方式和方法技术。

(5)绩效管理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向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扩展,已经形成一种世界 性的潮流。西方各主要国家都在政府管理和市政管理中实行了绩效评估的技术和方法。 日本在总务省也专设行政评价局,在自治的道、府、县也广泛开展了“行政评价”、“ 政策评价”和“事业评价”。

3、政府绩效评估的难点分析

尽管政府绩效评估在英美等国家得到了很快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 府绩效评估仍然步履艰难,令人灰心苦恼。

虽然政府绩效评估是企业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借鉴和发展。政府绩效评估是由企 业绩效评估演变而来的,是企业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借鉴和发展。这种借鉴和发展 ,是由政府绩效评估与企业绩效评估具有的同一性所决定的。这种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以组织目标为依据,以规范化、制度化为根本,以组织行为分析为重点,以相关评估为 基础,以员工参与为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同一性,决定了企业绩效评估可以借鉴和运用 到政府管理中来。然而,政府与企业毕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组织,由于政府的政治性、 公共性、复杂性等特点,政府管理不能也不可能简单地将企业绩效评估移植到政府管理 中来;与企业绩效评估相比较,政府绩效评估具有更强的复杂性、艰难性、艰巨性,政 府绩效评估面临深重的困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难题之一。它之所以成为国际公认 的难题,是由政府绩效评估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性包括:

(1)目标的多元性。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对于这些多元目标的选择和权重排序,往往 受到价值观的左右和权力因素的干扰而难以形成共识。如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污染的控 制目标,与主张大力发展私人汽车的工业管理部门的目标可能会发生冲突等。在这种情 况下,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不同的目标选择,导致不同的绩效评 估结论。

(2)产出的特殊性。其一,政府的产出具有无形性。政府的产出大多数是无形的服务, 而不是有形的可量化的物质产品,其质和量缺乏确定性和可度量性。如提高人们素质、 实现社会公平等。其二,政府的产出具有间接性。政府的产出滞后于最终的社会效果, 它通常是一些中间产品,它对最终产品的贡献的程度难以捉摸、难以度量。

(3)政府管理行为的特征。政府管理主要靠管理主体的劳动过程来实现,机器代替劳动 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其产出也就不像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那样形成“标准化”的产 出。例如,一个公务员处理公文的好坏程度、一个领导者协调下属的效果等,往往都难 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估。

(4)评估标准指标的难确定性,是导致政府绩效评估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 由于政府服务具有垄断性、管制性和惟一性,公众既难获取那些被垄断的信息,又因缺 乏横向比较的标准,难以对某部门的服务确立科学的或理想的绩效评估标准。其次,由 于政府工作日益复杂,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全面性,难以科学、恰当确定哪些因素可以 构成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各标准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权重更难科学、准确确定 。最后,政府绩效,即使是某一行为或某一简单的服务的指标,也是多维复杂的,难以 科学、准确确定。

(5)评估信息的稀缺性。评估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信息本身及传输的数 量和质量。然而,政府绩效评估往往缺乏常规的政府产出信,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通常 缺少来自市场上的反馈信息。在政府机关,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没有管理信息系 统;有管理信息系统但不能提供评价工作绩效的信息,或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以致资料丢失或不完整、可获得的资料高度综合、资料含义随时间而改变、资料无法与 特定的事件或顾客相联系、资料不精确、资料属于机密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就从客观上 大大增加了政府绩效评估的难度。

二、中国政府施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研究的意义

在中国,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政府过去一直强调对 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大一统的管制,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腐败滋生。改革开 放以来,虽然已经沿着市场的方向前进了很多,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社会的公平公 正,政务公开、行政管理中的民主机制等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政府的 投入产出、政府行为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确定问题所在,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这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同时,随着体制改革,政府职能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许多 社会经济事务,政府将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政府绩效评估及其评估结果为这种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对于推 进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2、提高政府绩效。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绩效,要改进绩效就必须首先了解 目前的绩效水平是什么。如果不能测定绩效,也就无法改善。绩效评估为政府了解绩效 水平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绩效评估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具有计划辅助、监控支持 、促进、激励及资源优化功能。总之,政府绩效评估有助于在政府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 绩效意识,从而把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3、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是树立正确政绩观及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需要。当前,一 些党员干部只当官,不办事,或者说不办实事;对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 使,飞扬跋扈;工作中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献 礼工程”以及文山会海、办事手续繁杂;有人请功,无人担过等现象屡纠不正。除其他 因素外,现行的干部考评机制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评价干部的标准是诸如产 值、税收额度、再就业率、破案率、脱贫人数、计划生育人数、绿化植树面积、开传达 会场数、参会人数、印发宣传材料份数等数字,所以就出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的恶性循环,且屡禁不止。欲根本扭转这种不正之风,就要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加 强党风、政风建设,要靠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环 节。

三、当前中国政府施政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刚开始不久,无论在评估的理论准备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完善 ,甚至可以说很幼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不是把评估作为提高 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效绩预防的手段。当某一方面问题成堆,社会反映强烈 时,才采取诸如大检查、专项调查、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进,因而总陷于被动;政府绩 效评估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媒体监督。

(二)评估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 ,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目前不少城市政府都设计过政府绩效评估指 标体系,内容包括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廉政建设情况、工作效率情 况。但这些评估体系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很多城市政府把GDP、招商引资的标准列为 重头,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推进,直接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不适宜 衡量政府绩效。另外,临时性的任务指标多,比如“三乱治理”等。这类指标不利于同 类、同级政府部门间的比较。再有,内部评估的指标太多,比如,上级交办的事项、内 部法规制度的遵守执行等。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属于内部管理,开放性不够,不利于公 众监督和民间评估。再者,目前不少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并不一定属于政府的 份内职责。比如,不少地方把强制性推广某种经济作物列为政府中心工作,严格绩效考 评,甚至采用一票否决。结果是,所有政府部门的绩效考评中,推广种植某种经济作物 就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在政府角色越位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评估,不仅把评估政府的 本意曲解了,而且会妨碍政府转变职能。

(三)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评估 方法多为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评估结果不够科学。评估政府官员的指标无论多么 详细周全,最终还得依靠具体的人员去对照核查。若是对照不周、核查不实,流于形式 ,那就等于废纸一张,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四)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或政府部门间相互评价 ,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这种自上而下式的评估容易导致评估结果不真实,唯上 不唯下,只顾眼前利益,遮丑护短,从而缺乏公允性。

(五)在评估的结果利用上,多是“荣誉或现丑”的排行榜。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 将绩效评估结果束之高阁,与干部任用、内部激励和资源配置完全脱节;二是在绩效评 估结果的利用上急功近利,不分场合地推行一票否决。

国际公共管理实践的经验认为,把奖惩作为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的惟一形式,甚至简单 地搞排行榜,往往会导致相关人员对绩效评估的抵触情绪,加剧弄虚作假和“玩数字游 戏”的行为。

四、完善现有政府施政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路

各国政府正在借助绩效评估来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面对中国传统的、失灵 的、被扭曲的绩效评估,中国必须重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一)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估目的

绩效评估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能,它应该是政府创新的驱动器。政府应该借助它 来提高政府问责程度,提升行政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组织能力。但如果仅仅将评估作 为控制的手段,那么上级部门的官员很可能利用评估的权力继续寻租,评估也容易引起 被评估对象的抵触。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更要将评估作为帮助组织改进工作,提升业 绩的管理工具。

(二)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内容

正确的评估有助于帮助政府实现战略目标,而不适当的评估则会误导政府行为的方向 。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难以建立和实施,与政府绩效评估本身难以客观测量有极大的 关系。新的评估体系必须优化评估框架与评估指标,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估程序,科学合 理的评估方法。既要有经济,效率与效果方面的内容,也要有公平方面的内容;既要注 重政府部门产出和结果方面的指标,要注重政府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指标,千 万不能单纯以经济为主导,片面追求GDP把评估变成新的数字游戏。

建立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政府绩 效评估的内容和评估指标应该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平衡发展、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内容;既要有经济、效率与效果方面内容 ,也要有公平方面的内容;既要注重政府部门产出和结果方面的指标,也要注重政府服 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指标。而且这些评估的指标应该既包括“硬指标”,又包括 “软指标”。所谓“硬指标”就是指可量化的指标,以经济审计为主要内容和评估的主 要途径;“软指标”是指难以具体量化的公众的满意度,其中以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 评估的主要途径应是中介组织进行的社会调查。

如日前有多家媒体报道,由国家人事部牵头的课题《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已经完 成,评估中国政府绩效的33个指标也随之浮出水面。相对于过去简单以GDP为核心的指 标体系,这一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显然要复杂得多。不过,有学者认为,从技术上看,这 个评估体系所包含的大部分项目,似乎更适合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指标。 比如,人均GDP、平均受教育程度等,只能说明某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政 府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考察。其影响指标到底有多大,各个地区非常不一样,其 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才有可比性。而有些指标,其制度激励效应甚至可能会 引起混淆。如刑事案件发案率越高,政府绩效就越低,据此评估政府绩效,在信息不透 明和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很可能因此而有意少立案。另外,有些评估指标如行 政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虽然也许可以表明政府的某种潜力,但一旦被作为一 项政绩指标纳入评估,则很可能导致人为的身份歧视,出现唯文凭而不是唯贤的用人现 象。而且,很多政府往往没有立法权,评估其法规完善程度也是考察错了对象。这些指 标显然设立得并不合适。还有些指标则不完整。如公共服务只包括基础设施和政务信息 公开,而没有包括教育等大量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只包括法规完善程度、执法状况、 企业满意度等主观指标,而没有类似其它指标那样的客观指标,比如违法经营发生率、 食物中毒死亡率等等。

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都表明,人们对绩效评估指标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 达成共识。但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现代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核心,应该是评估政府自身建设的成就,首先应该包括这 样一些项目的评测:政府职能转变的水平、政府行为法制化的水平、政府决策民主化的 水平、政府权力多中心化运作的水平,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的水平等;然后才是经济、社 会、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与政府绩效之间的关系。在评估过程中,不仅要看客观指标, 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与客观指标相关的主观指标。

2、在政府绩效评估具体指标的设置上,应注意:

(1)所有的指标应该是政府职能范围之内。不要以为忙忙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你做 的可能不是老百姓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政府部门抱怨,他们很忙,每年要出台 各种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政府职员也敬业、努力,但是公民并不认可。

(2)在具体的评估指标上,要突破单一经济指标。过去衡量政府绩效主要看量化的经济 指标,这使得某些政府只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财税收入,而这些指标的提高并不能反 映出经济建设的全貌。相反,这可能还导致个别政府官员盲目地以追求投资量来达到所 谓的经济繁荣,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由于 实行分税制,地方企业所得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使得个别政府不惜采用各 种方式保护地方企业,形成行政垄断。因此,笔者认为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一定要立 足于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发展,突破过去那种单一的经济指标体系,转变为经济、环保、 治安等多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这样,政府在指引地方发展时视野会更广阔、思路会更 多元。指标不宜太多,长效、短效指标相结合。

(3)指标不能只关注“大工程”,更要关注百姓关心的“小事”。现在有个别政府只看 重修路、修广场、城市亮化等“大工程”,以为盖了几幢高楼、修了几条大路、照亮了 几条大街就是一种政绩,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去管居民区没有路灯等小事,似乎繁华 的外表足以掩盖这些小小的缺憾。其实,群众最关心的往往是关系到自己生活的一件件 小事,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办好了,又何尝不是一种政绩呢?某些工程的建设是否 符合人民的意愿,造福人民,在短期内可能是看不出来的。

(4)出台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固然重要,但指标太多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对 地方政绩的评估指标可以分成短期和长期两类。具体来说,短期指标是指那些老百姓平 时就能切身体会到的问题,比如说社会保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这类问题具有一定 的紧迫性、现实性。长效指标是指那些涉及面比较宽、时间比较长、短期内还看不出效 果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在一个任期内都解决不了,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见效, 像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公共教育之类问题,应该划入长效 指标的评估范围。可能在这一届任期内不能完全解决,但这一届在这方面做了一定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下任官员继续开展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是在前任官 员的成绩上又更上一层楼,就应该给予肯定。

(5)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估政绩最重要的指标。政府的职能不是管制,而是服务,应 该用公众是否满意来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在评估的问题上,应该让民意作为最重要的 评估标准。施政能力怎么样、政绩如何,群众的体会都是最深的。上级满意的,群众未 必满意;上级高兴的,群众也许反对;上级认为“很有政绩”的干部,也许群众意见很 大。所以,群众满意的政绩才是最大的政绩。因此,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估政绩最重 要的指标。而满意表现为评估政府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评估 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企业、公众的需求。比如经济性评估是要求政 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测定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益 评估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质和社会最终结果,效益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发 展上;公平关心的问题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 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服务。

(三)培养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政府绩效评估要走向完善和成熟,一是评估的主体要多元化,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 泛参与;二是评估的过程要制度化、法制化。而以前单一的,自上而下式的评估容易导 致评估流于形式,评估结果失真。上级领导满意而群众不满意,相反却损害了政府的形 象。只有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的结果才更真实、公正、可靠,评估的结果才能更好地 满足不同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

为保持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性,西方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一般由独立的民间研究机构 进行。比如,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坎贝尔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就与美国《政府管理》杂志 合作,每年对各州或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 泛关注。

所以中国应建立多重政府绩效评估组织。评估组织不仅包括政府机关自身及上级评估 组织、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人大)的评估组织,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估组织; 更重要的是建立政府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组成的评估组织,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 民间评估并重。目前的关键在于让群众参与评估,培育民间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估。在 发达国家,政府只是评估的主体之一,更多的是由民间评估机构来承担,包括独立的民 意调查机构、学科研机构和媒体,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独立评估委员会等。

而目前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受甘肃省政府委托对其下属的政府和职能部门 进行独立评估,就是向第三方来独立评价政府绩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给我们发出了 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由民间机构参与政府绩效评价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政府和民 间的良性互动值得我们去期待。

(四)开发使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技术和方法

1、要建立评估模型,合理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重。评估指标体系应是切实可行的 ,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不同性质的部门还应设计不同的绩效指标。在评估方法上,一是 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单纯地进行定性分析,在评估过程不可避免的倾向于 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分析而有失偏颇;但有一些有价值的结果是无法用数量表示的。

2、定期检查和修改评估方法。没有一种评估方法是完美无缺的,由于管理不是自然科 学,要寻求一种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结果的评估方法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希望 有一种利用最佳替代办法的近似法。因此,常常修改和完善绩效评估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尤其是在实践中暴露出评估方法有缺陷的时候。

3、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完备的评估资料和数据,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基 础。绩效评估所需要的信息量大,涉及的部门多,信息来源渠道广泛。首先,应组织专 门力量,收集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进 行必要的统计、归纳、整理和加工,根据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 制定出应用于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数、指标和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 ,为评估工作对有关材料的收集与查询提供方便。其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信息传递网 络,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尽快反馈和扩散给有关各方,有助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正在实施的 公共项目的缺陷,增强公共项目的持续能力,完善公共项目管理。再次,要充分利用电 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把政府各项公共项目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的监测数据、已 开展的评估工作的资料、有关各地方和各部门乃至全国性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等,汇集形 成全国性的绩效评估数据库,实现评估信息系统网络化。

(五)树立科学的结果运用机制

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正如体检一样,体检的目的在于发现身体上的毛病,并及 时治疗。政府绩效评估也一样,它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一方面要将评估 结果与地方人事制度安排,与领导干部的升迁挂钩,与财政预算体制密切相联,起到鞭 策与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树立标,总结其好的做法,在更大范 围内推广,达到政府部门学习和提高政府能力建设的功能。

(六)制定政府绩效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

立法保障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上评估活动的趋势 之一。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政府绩效评估程序化、制度化,通过法律、法规强制 各级政府提高绩效是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 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的轨道。首先,要从立法上确立绩效评估的地位,保证绩效评估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基 本环节,促使政府开展评估工作,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其次,从法律上树立绩效评估 的权威性,绩效评估机构在政府中应具有相应的地位,享有调查、评估有关政府活动的 权力,不受任何行政、公共组织或个人的干扰;评估结论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和反馈,切 实用于改进政府公共管理;评估活动能引起公众的关注,有充分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再 次,颁布绩效评估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对公共管理过程哪些项目应该进行评估、开展什 么形式的评估、评估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 循,把绩效管理纳入一个正常发展的轨道。

标签:;  ;  ;  ;  ;  ;  ;  ;  ;  ;  ;  ;  ;  ;  ;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研究_政府绩效评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