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论文_艾超,郝翠甲,郝子辰,宋晶

配网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论文_艾超,郝翠甲,郝子辰,宋晶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中国国电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系统和电力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行业的竞争强度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就配网运行过程中供电可靠性影响以及完善进行相关讨论和研究。

关键字:配网、运行、供电、可靠性、影响、完善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ower system and the power industry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The competition intensity of power industr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引言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反映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国内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电网坚强程度和管理科学程度的标准之一。一般可以通过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指标加以衡量。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可靠性的提高,越来越被社会重视。

1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1.1配网运行设计和结构不合理

配电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大多采用放射式的网状结构,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线路互代能力、可靠性差,造成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停电时,往往影响面较大。目前,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单幅射线路,一旦故障跳闸或安排计划停电时,这些线路均无法采取转供电操作,影响配电网的供电。一些架空线路的运行受周围环境影响显著,天气、树木等原因均会造成架空线的停运。这些电网结构、布局设计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转供能力等。

1.2计划停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网、农网改造力度的加大,计划停电和施工停电的几率大大增加。计划停电,不但给造成供电企业损失,也成为影响供电可靠率很大的因素。

1.3自然环境因素

在自然灾害中,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雷电、冰雪、洪水以及台风等。雷电击中配电网后会出现绝缘子爆裂,甚至配变烧毁;冰雪灾害可导致电力供应中断。另外,洪水的发生可对配电网拉线以及杆塔基础进行冲蚀,最终造成倒杆事故的出现;而台风对配电网的影响则更为明显,直接将杆塔吹倒,并且当配电网弧垂过大的时候,还能够导致碰线发生,进而形成短路电流。

1.4中性点接地方式

当前,世界各国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仍未统一。我国每年发生的故障中60%以上为单相接地故障,因此,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非常重要。

外力因素

1.5外力造成的停电

我国一股由两类:人为因素(如交通事故、偷盗电力设施等)和非人为因素(如鸟兽意外破坏、风筝等)。近年来,外力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威胁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网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完善措施

供电可靠性是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改造、电网运行、供电服务等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整个电网从规划、建设、运行、服务、技术、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和提升过程。

2.1配网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配网设备的投入率较大,每天都有很多设备投入运行,每天也有很多工程退出运作,设备种类繁多、投退量较大是配网运行的主要特点;当然,配网运行的方式复杂多变,有各种各样的保供电,随着每年电网的扩大,设备的不断增加,管理人员的逐渐缩减,使得配网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任务量加大;另外,配网运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效率,其管理环节众多,出现错误的机会加大,使得可靠性变低。

2.2配网运行的完善措施

2.2.1综合定位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网是相对最为薄弱的环节,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使配网在结构设计上先天不足,特别是不能满足分区分层以及负荷中心各级支撑电源的要求,因此,综合考虑地区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配网规划纳人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达到配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的目的,把关日前移,以供电可靠性来校核配网规划,细化“一市(区)一册”、“一镇一册”配网规划和修编工作,作为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为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网架结构和高供电可靠性提供坚实的保障。按照电网规划技术原则,要实施分区分片供电,避免交叉重叠,分阶段实现合理的电源布点,解决线路和主变设备重载问题。

2.2.2完善的网架结构

完善的网架结构是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按照典型接线模式,实现线路分段、联络、环网供电、互为备用的网架结构,逐步提高线路环网率和转供电能力,不但满足N-1,对重要客户采用N-2或更高模式,还要满足合理的变压器容载比要求,以此,消除电源布点不足、不满足N-1、线路“卡脖子”和重载问题,改善容载比,使电网结构合理、运行灵活,设备可靠性高。

2.2.3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

提高配网运行实时监控能力,通过配电自动化设备使用遥控功能,可以在远方迅速隔离电网故障,进行不停电合环转供电操作,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免除了工作人员来回现场的时间,实现线路故障快速定位、隔离和快速复电的目的,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快速隔离故障、缩短故障停电的范围和时间。

2.2.配网接线控制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无备用的单电源接线方式,通常为树状式或放射式。二是有备用的多电源接线方式,通常为双回路、环形网、两端或者多端供电网以及由它们组合成的网络。对于无备用的单电源接线方式,一般10kV线路主干线宜分为2~3段并装设分段开关设备;树状配电网,应该在主要分支处装设线路分段装置,其作用是在故障或者检修时,有效减小停电时户数。而对于环网接线开环运行接线方式。当某段线路停电时,可闭合联络开关设备,使用户从另一个方向得到供电,从而有效地减小停电时户数。

另外,我们还应当合理地布置供电半径。若配电网中的线路相对比较分散,线路较长,就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选择合适的供电半径,就能够减少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2.2.5推进配网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

综合开展开关柜、环网柜、电缆分接箱的局放测试,连接点的红外线或热成像测温技术,电缆振荡波测试技术等,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有利科学制定检修策略,这种以状态监测为主导的设备维修有效地避免了检修的盲目性,降低了维修成本,减少停电修试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镇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不断增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增加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步骤,这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综合保障,其中配网运行方式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灵活调整运行方式,实现供电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黄匀飞.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赵智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邵伟明.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能源工程,2000,06:25-28.

[4]李伟.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71.

论文作者:艾超,郝翠甲,郝子辰,宋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配网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论文_艾超,郝翠甲,郝子辰,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