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吴忠水

关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吴忠水

无棣县农村供水总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1900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提出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要到位,加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技术运用,管理人员的培训落实以及确保水质管理制度完善性,水质监督与管理力度的提高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问题;管理对策

0 引言

在我国政府为了给广大的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饮水,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安全工程,以此来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的饮水问题。但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性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让这些惠民工程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需要让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落实到位,继而让供水工程成为居民安全健康的保障要是。

1 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的材料内容,实地考察、访谈咨询等方式了触到了目前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水质管理的现状问题。

1.1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规模差异与消毒处理之间的联系

我们发现乡、镇及大片区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与建设中,由于其覆盖范围较大、供水人口数量多,一旦出现严重的水质问题,将引发较大的社会危害和不良影响,所以,对于供水消毒问题的关注率更高。相对而言,村级小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中,对于供水消毒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消毒措施都没有落到实处,这也是引发农村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1.2 不同地区的供水消毒率存在差异

本次调查活动中显示,目前全市的所有农村地区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率是百分之六十,而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问题十分明显。这主要是技术条件、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工程建设中只能使用常规的工艺与处理设施,并没有按照要求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设施,从而导致供水消毒率较低,而供水质量与国家相关标准差距较大。

1.3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理中的水质检测存在诸多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具备水质自检能力的工程项目仅为10% 左右。水质检测对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工艺和技术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如果其水质检测能力较差,将导致供水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在调查工作中发现,部分乡、镇及大片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虽然配备了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但是为了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相关设备仅是作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饮用水的安全性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要素,同时,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农村水利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结合相关调查,以及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现状,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水质管理措施:

2.1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举措分析

一是净水管理管理工程要让水质实现提升,需要定期对池中的砂石进行处理,并且做到每隔一个周期的填料更换。沉淀池要经常进行清淤与冲洗处理,特别是在雨季进行引水时,一定要防止泥砂大量进入管道或水渠。二是在取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引水渠、管道的管理,在选取管材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引水渠,管道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局部渗漏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对于取水口的污物必须经常进行清理,防止污染物进入取水管道,而造成阻塞现象。高海拔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冬季的运行管理中,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管道出现霜冻的问题,常开水龙头,保持水流畅通是有效的防冻措施之一,但是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三是在配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对于供应饮水用的水池必须保持不垮、不漏,对开敞式的水池,要定期清理池中、池底的污物,并且防止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以保持水质和卫生状况。

2.2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技术运用与管理

第一,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设计中,必须注重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并且将水质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结合本地区经济、技术条件的不同,应选择最为合理的工程形式与处理工艺。在完成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后,必须经过水利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综合论证,实现技术方案的不断优化,以逐步提高供水质量。第二,根据各地区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的不同,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在水源的选择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综合各类水利资料和现场勘探结果,在保证水源优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区域供水能力。第三,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新型设备的应用,常见的供水设备主要有闸门、水龙头、水泵、水表、电机等。根据区域水资源类型的不同,以及地势条件、经济技术等因素,对于水质相对较差的水源,必须应用先进的设备进行预处理或深度处理。例如,在部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存在地下水氟超标的问题,为了保证水质达到检测标准,可以应用大型水处理设备进行电渗析或活性氧化铝吸附。

2.3 管理人员的培训落实以及确保水质管理制度完善性

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供水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与卫生知识的培训,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水质管理的相关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供水单位要健全各项水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于水源安全防护、水污染事故处理、紧急事件处理等制度,从而构建完善的水质管理体系。供水单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的要求,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到加强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各种设备的运行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并且按照工作规范定期上报检测报告,以保证供水单位对于水质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杜绝各种供水安全问题的出现。

2.4 水质监督与管理力度的提高

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和相关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督与监测工作,以保证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供水单位必须获取由卫生监机构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且定期采集样本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水质监测,相关检测资料要认真保存。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中,对于生活饮用水必须加强水质消毒检查和日常性检验,根据实际供水能力的不同,合理确定水质的测定项目与检验频率,在供水单位内部要构建完善的日报、月报与年报制度,并且由专人负责相关报告的审核。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价值是值得认可的,但是针对于水质管理的问题存在也需加强重视,通过对有效措施的选择来进一步地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性的,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供水工程的惠民价值。

参考文献:

[1]任静朝,张光辉,郝鹏飞等.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6):1230-1236.

[2]陈帅,吴传业,黄涛等.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698-700.

[3]张琦,陈国良,陶勇等.我国部分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32(5):412-415.

论文作者:吴忠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吴忠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